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电总局正在代替广大人民群众拿起遥控器。这种现象会对电视发展及营销产生怎样的影响?百折不挠的卫视们又会如何应对呢?新闻链接广电总局限娱令及其解释一、加强新闻报道力度从2012年1月1日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至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每档新闻节目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各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还要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  相似文献   

2.
新闻节目制作市场表现 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我国共制作电视新闻节目约11.12万小时,其中各级电视台共制作新闻节目近8万小时,占全国新闻节目制作总量的70%以上,在综合新闻和新闻评述类节目中,电视台几乎包揽了全部制作量。  相似文献   

3.
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类节目中的重要环节,与新闻节目的质量直接相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新闻类节目造成巨大冲击,也对新闻编辑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新闻编辑工作亟须转型发展,才能适应融媒体下新闻编辑工作的新要求。本文在分析新媒体对新闻编辑工作所带来冲击与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以及实现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所有卫星频道与地面频道中,有近400个同类型的新闻故事栏目。节目内容关注普通百姓民生民计,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家长里短,进行故事化的传奇演绎,因此故事新闻类节目成为了观众追捧的新贵之一。有学者认为,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对选秀类节目的限制,以及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回归,新闻故事类节目将逐渐扮演电视舞台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9,(15)
随着2005年《今日视线》方言民生类新闻节目的播出,此类型新闻节目不断更新与衍生,并且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其收视率相比于其他类型新闻节目来说,逐步占据优势和较高市场份额。方言民生新闻节目以其独特的新闻视角、题材选取和多元化播报形式等特征而获得公众一致认可与喜爱,并提高了收视率,成为了新闻行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随着民生新闻节目不断兴起与发展,其播报形式也不断创新与改变,其中方言播报形式就是其中一种独特的语言播报类型。这种用方言播报新闻的形式,是利用各个地方本土语言,以贴近百姓等叙述方式,进而拉近了节目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站在百姓的角度,赋予公众话语权,用亲民化方言播报形式,传递给观众社会新闻信息,形成具有地区文化的民生新闻类节目,从而提升收视率和观众认可度。基于此,本文就以辽宁卫视《新北方》栏目为例,对民生新闻播报语言,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层面,首先通过了解新闻的类型及播报形式,对民生类新闻的特点及播报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其次通过不同情况不同播报形式、方言播报的发展,以及方言播报的主要特征三个方面的分析,了解方言播报的价值,并找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从根本上促进民生类新闻节目更好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7,(7S):117-118
电视台主导新闻节目市场,综合新闻为主,分类新闻有所突破 2006年,全国新闻节目制作总量逾64万小时,综合新闻占50%以上,综艺、体育和法制等分类新闻制作有所增长。2006年全国127个样本市县480个电视频道播出电视新闻节目28万小时,综合新闻播出15万小时以上,综艺娱乐新闻占据10%以上播出份额。  相似文献   

7.
<正>发现一:电视台主导新闻节目市场,综合新闻为主,分类新闻有所突破2006年,全国新闻节目制作总量逾64万小时,综合新闻占50%以上,综艺、体育和法制等分类新闻制作有所增长。2006年全国127个样本市县480个电视频道播出电视新闻节目28万小时,  相似文献   

8.
高杉 《中国报业》2014,(22):6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作为大型的综合性传媒,电视新闻逐渐在人们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逐渐复杂化,新闻节目所涵盖信息量的大小、画面构图是否美观,都成为影响其收视率的关键性因素。在新时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除了其本身涵盖信息的实际意义外,欣赏的艺术特征也逐渐显露出来,使新闻节目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欣赏性,新闻节目的美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新闻节目的定义出发,进而引出新时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四个艺术特征,帮助人们分析其艺术的体现形式,以及影响新闻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摄像因素的特点及拍摄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欣赏新闻中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光头播新闻,记者说新闻,百姓谈新闻,随着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新闻类节目在定位、视角等方面进一步多元化,新闻节目的题材与类型趋向完备,表现手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开办较早的时政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外,其它如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法制新闻、时尚新闻、旅游新闻、都市新闻等题材的新闻样式,或纷纷出现,或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10.
吴媛媛 《消费导刊》2014,(5):170-171
新闻和娱乐是电视发展的两条主线,自电视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其发展壮大。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电视提供新闻的功能逐渐弱化,而娱乐的功能则迎合了受众的需求,这就使融二者优点的娱乐新闻节目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当今我国的娱乐新闻类节目虽然趁势而起,具备了比较完备的节目框架和题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欧美甚至是香港台湾相比,在信息质量、报道范围、节目形态上,还是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提高节目质量是中国娱乐新闻节目获得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革  王守安 《中国市场》2012,(28):114-116
采用因素分析与识别的DEMATEL方法对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进行识别,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增长关键因素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指数即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及中心度,给出所有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从而在众多的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中找到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记者型主持人”仅仅与新闻节目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广播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节目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对新闻人“采、编、播”于一体的具体要求,都迫使在社教节目中也应努力培养记者型主持人。所以社交类节目的记者型主持人要注重自我的外部培养和内在培养。  相似文献   

13.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制播模式开始进入电视、网络和手机等传播科技融合的、具有多媒体特征的电视新闻形式;节目形态,从以消息类的动态性综合新闻节目主打开始,到今天的新闻评论、深度报道、新闻性专题、新闻性谈话、新闻性纪录片、新闻杂志等多样化的专栏性节目,形成了异彩纷呈、反应迅速、涵盖全面的新闻节目群。新闻也从口口相传,到文字表述加图片说明,再到视频记录、音频旁白解说,逐步过渡到现场直播、现场评论,新闻的传播正在回归其本身的定义之中。  相似文献   

14.
民生类新闻节目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当前,人们对民生类新闻节目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民生类新闻节目是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老百姓的事的新闻。在这里,百姓的喜怒哀乐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百姓的主张得到最大限度的反馈。民生类新闻节目之所以受到欢迎,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其根本。  相似文献   

15.
韩杨 《中国报业》2014,(6):65-66
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节目形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广播和电视作为传统大众媒介的地位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给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经济社会,受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也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如果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仍旧使用一些老套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吸引受众,那么广播电视媒体将会裹足不前,甚至连其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而.广播电视新闻要想赢得受众青睐,其出路在于新闻策划的创新。本文从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出发点,分析广播电视新闻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的相关制约因素,并指出策划中有效运用创新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宇偲 《中国报业》2012,(12):90-91
当前,电视新闻以其独有的传播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真实性高的特点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各电台也都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以往的单向传播到现在的双向交流,新闻的发展实现了从"播"到"说"的转变。而资讯类节目也顺应电视新闻的发展态势,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逐渐成为受众喜爱的节目,这其中,语言风格上的变化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全球资讯榜》为例分析了现代资讯类节目的语言特色,以期通过这个代表性的栏目来透视现代新闻节目的语体用法。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首次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新闻报道。文章以央视的《两会大数据》以及《据说两会》两档数据新闻节目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新闻生产、新闻传播以及新闻价值判定三个层面探析数据新闻的创新模式,并尝试从重构新闻生产流程、回归受众本位以及提升传媒公共性三个方面总结数据新闻对未来新闻业态发展所体现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0)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稳步发展,为了提高新闻类节目的质量,对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新闻类节目而言,播音主持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效率,促进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播音支持人应对电视新闻播音技巧进行全面的把握,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进而满足新闻类节目发展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电视新闻播音技巧把握的意义,并为播音主持人提供了几点建议,旨在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编作为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且较为关键的一环,对新闻节目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新闻采编工作的标准与要求,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够优化采编方式,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马瑞娜 《中国报业》2014,(10):39-40
本文回顾巴西电视新闻发展历史,以及巴西最重要的新闻节目全国新闻(JN)在新闻界的重要性,尤其是该新闻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同时,本文也将反映JN的新闻内容组建和对中国的报道情况。本论文是巴西国内中国形象研究的一部分,巴西国内中国形象研究分为媒体产品和公众视角两个角度,本文主要介绍媒体产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