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源,“江西的东大门”,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上的绿色明珠,誉满中华的“绿茶之乡”。要开发婺源特色经济,必须从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茶乡特色出发,深度挖掘其全国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的优势,做足“茶”文章,大力推进婺源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婺源县风景林景观资源的现状,针对不同的景观类型提出改造婺源风景林景观存在的树种单一、林相单调、风景林景观较差等问题的相应措施,以促进婺源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婺源位于赣东北,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镇市,浮梁县,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5年10月23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其中就有婺源。本期所刊登的《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带您走进这座美丽的乡村。  相似文献   

4.
目前江西婺源"傩舞"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正确处理婺源"傩舞"的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两者的长足发展。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快"傩舞"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建立婺源"傩舞"博物馆等。2010年5月婺源"傩舞"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婺源"傩舞"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傩舞"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商》2015,(2)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商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婺源旅游商品产业已初步形成集群效应,有利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婺源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秦皇岛市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的构想,即规划一城、两带、三色、六精品的生态旅游开发格局,实施生态旅游产业化管理运作模式和生态旅游网络营销模式,促其生态旅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实现秦皇岛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武陵源是世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资源。当前,制约武陵源发展生态旅游的因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观念滞后,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产品单一,特殊产品缺乏创意。要使生态旅游在当地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应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体验性生态旅游三个不同的角度开发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型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旅游地居民受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保障生态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就应走社区参与型发展道路.本文在对生态旅游的涵义给予界定基础上阐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型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社区居民对旅游者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最后探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景象。然而,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背后,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和矛盾,影响其进一步深入发展。该文首先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及实践,总结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经验,提出对策与方略,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红英 《商场现代化》2006,(12):255-256
针对贫困地区面临摆脱贫困和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可以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本文根据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优劣势分析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恒春 《商业时代》2004,(36):70-71
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定义及政策保障,说明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到实现定义中的要求,把生态旅游变成现实都隐含了社区参与思想,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有着内在的、客观的联系。接着介绍了与生态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社区、社区发展、社区参与概念;最后深入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当地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决策、规划和管理中,他们基于共同资源的相互依靠是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基础,他们共同形成的一体化决策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大众化、彰显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河北因其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独特的地理区位、悠久灿烂的文化而使得发展生态旅游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分析了河北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后,对其生态旅游的分区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着管理者思想观念陈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管理运行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对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统一思想,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加快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采用多种模式发展生态旅游;多渠道宣传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剖析了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政策背景,提出了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指出了浙江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思路,建议从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推进全域旅游、生态富民、跨区域合作等多方面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渐发展,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也已被逐渐认识,只有社区利益得到保障,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重目标.文章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提高社区参与能力的途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层次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内蒙古生态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珍 《商业时代》2005,(29):75-76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既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保护了自然环境,最终达到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内蒙古的生态旅游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发展内蒙古的生态旅游,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游客管理等,进一步促进内蒙古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白山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长白山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引起了旅游界的广泛重视,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形式。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生态本底条件,理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为此运用SWOT方法,分析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构思。  相似文献   

19.
孙伶俐 《中国市场》2013,(16):70-71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人类生活发展的基本需求,其比例也显著增加。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关于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及发展困境的原因,以探讨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内蒙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存在诸如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旅游项目污染、社会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