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C井杆管偏磨严重,检泵周期仅为126天,远小于其所在区块的平均检泵周期。因此,解决偏磨问题成为了保证该井正常生产运行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偏磨机理的角度分析了于2C井偏磨的原因,并通过对内衬油管技术应用后得到的效果分析,阐明了该技术所达到的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生产时率、节能降耗、延长清蜡周期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漏失的存在,造成泵效降低。为了提高泵效,增加产量,需要进行检泵作业。但漏失到什么时候检泵比较合理,还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本文针对不同的目标即产油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检泵周期最大化,确定了不同的检泵时机计算方法,对漏失检泵合理时机的确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油井检泵率和返工率(简称"两率"),延长检泵周期,开展了油井生产过程4个关键节点管理实践。将油井井下作业管理外延,在油井生产过程中设置正常井、异常井、待检井、作业井4个关键管理节点,对每个节点均实施全过程控制,从而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通过油井生产过程中4个关键节点管理的实施,油井检泵率和返工率分别降低了4.1%和3.3%,平均检泵周期延长101天,油井管理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日常采油作业中,常用的设备主要有杆泵、离心泵、活塞泵等,基于稠油以及砂生产井的高能耗以及生产周期较短等特性,在作业中一般不采用有杆泵或是离心泵等,从油井中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油井进行测试。通过对电动潜油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运用新的节能技术,有效减少油井的负荷从而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设备使用周期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
张蓓 《化工管理》2015,(2):68-70
水平井技术在国内油田开发生产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由于水平井生产井段长、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驱替速度均匀等优点,在非常规油气藏的开采上有着直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旨在对水平井在稠油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以及边底水油藏的生产效果及适应性进行分析,为水平井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产低渗透油田地层能量低、供液能力差、单井产量低等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短的问题,改进日常洗井方法,优化扶正器位置和数量,下冲砂管柱清理管柱泥砂,实施间歇采油系列技术.试验证明:该系列技术在延长低产低渗透油田检泵周期上成熟、可靠,推广应用后,检泵周期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7.
吉木萨尔页岩油区是2019年公司钻探的重点区域,施工井以水平井为主,该区域钻遇地层多,地质条件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水平段长度增加,对钻井液抑制性、封堵防塌性、井眼净化和润滑防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合理应用复合盐钻井液技术后的单井指标多次刷新新疆油田吉木萨尔页岩油指标:J10057_H井,创新疆油田水基泥浆水平段最长、水平段周期最短等多项纪录;JHW152井,创吉木萨尔页岩油区三开水平井斜井段用时最短纪录。  相似文献   

8.
王心 《化工管理》2013,(8):27-27
齐40块莲花油层属于典型的边底水稠油断块油藏,应用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现已进入高周期、高含水、低油汽比的吞吐采油中后期。针对该油藏特点,我们运用侧钻水平井技术对潜力油层进行挖潜。该油藏利用侧钻水平井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稠油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油田开发受其特殊的条件限制,与传统开发相比多采取高速高效的开发方式,为此合理的水平井井网优选将会提高海上油藏开发经济效益,降低方案实施风险.结合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XH6区块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合理井网优选,确定了合理的井网、井距、水平段长度、采油速度及合理注采比5项指标,从而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研究对同类的海上稠油油藏水平井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1选题理由在新疆风城油田双水平井SAGD开采过程中,需实时跟踪井下生产数据变化,由于长期的高温、高压及腐蚀等原因,导致井下系统测试数据准确率降低,其中SAGD试验区明显较低,仅为87.6%,这给注汽压力优化、汽液界面控制等SAGD精细调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小乔之佳QC小组将提高"SAGD试验区井下测试数据准确率"作为活动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抽油机井作业管理水平,实现油井作业分析-预判功能,归纳了油井检泵作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单井综合风险系数的确定方法。通过与平均风险系数的比对,划分了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以及合理区,实现了油井检泵作业的预见性,为延长检泵周期措施的对应实施提供依据,提高油井作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缩短钻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塔北项目部率先提出了以标准井及标准工艺流程为经度,以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工期及费用、标准化质量控制及考核机制为纬度的"五标"管理理念,而标准井及标准工艺流程为构建"五标"管理理念的关键。根据对哈得区块已完钻的直井、水平井、侧钻井、定向井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开发情况,确定了以直井和水平井作为哈得区块标准井的井型;根据标准井产层的各项地层参数,确定了相应标准井的钻头尺寸组合、钻进深度、套管规格、套管下深、泥浆体系、测井等参数,从而构建了哈得区块直井和水平井2种井型的标准井;同时依据各标准井构建了相应标准井的标准工艺流程。通过塔北项目部的生产实践表明,标准井及标准井的标准工艺流程的构建大大有助于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挖掘小洼油田剩余油潜力,2005年以来共完钻水平井、侧钻水平井33口中。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原油粘度高导致杆管偏磨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并且油井出砂,冲砂作业卡阻频繁,作业时率低,注蒸汽后伴生硫化氢气体,增加了作业安全风险。通过优选抽油杆防偏磨技术,改进水平井冲砂管柱,应用正反连续冲砂等技术提高了作业时率,延长了水平井检泵周期,并制定水平井作业管理办法,加强作业现场监督管理和硫化氢气体防治,实现了水平井安全作业、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SAGD(水平井蒸汽辅助泄油)工程伴随生产运行产生大量"中、低品位"余热热能,由于不能在产能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作为"废品"处理后外排,造成极大的浪费。曙一联矿区距离SAGD工程现场6.5km,现为燃煤热水锅炉供暖,成本高,污染大。SAGD工程"中、低品位"中的高温分离水水质好、温度高,完全可以通过目前成熟的板式换热器换热等成熟技术,利用到供暖等民用项目上来。利用SAGD高温分离水余热,实现降低SAGD工程生产运行成本,民用供暖清洁供暖,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15.
现有水平井完井总表皮系数的计算方法,只把各区域的表皮系数直接相加,这样在计算生产井全寿命周期内的产能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对海上油田筛管砾石充填防砂完井的表皮系数进行定量化分析,建立考虑各防砂层修正因子的总表皮系数模型,并结合现场的实验数据对固定及瞬时表皮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筛管在堵塞前后表皮系数的最大变化可达98.43%,且解堵周期对筛管类型的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2)加入修正因子后的表皮系数,其计算误差最小可为1.66%,误差范围最小可降低到4.59%。分析结果可为水平井防砂完井方式的选择与完井参数的优化设计、水平井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油井检泵周期短、生产时率低的问题,从管杆泵等设备、油层物性和原油物性、技术配套、作业施工和采油管理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查找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5个方面的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大了体系的控制和考核力度,取得显著效果。与2006年相比,减少断脱45井次,油井平均延长检泵周期63d,全年减少栓泵183井次,提高生产时率增产原油1293t,获效益1689万元。  相似文献   

17.
彩南油田井眼轨迹复杂、产出水矿化度高、富含硫酸盐还原菌,造成每年因为井下失效而进行检泵作业大致在400多井次,且每年略呈增加之势。直接经济成本估算:按每井次作业费3.5万元计,平均每口检泵井因为偏磨腐蚀导致40根油管及对应抽油杆报废。2004年因疲劳杆断、偏磨和腐蚀结垢造成检泵430井次,费用约1977.6万元。即使不计产量损失,其造成的生产成本也是很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如何延长检泵周期,降低检泵作业次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油田大多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常规柱塞抽油泵已成为采油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高含砂、高含水、高温蒸气稠油开采、注聚合物开采及强腐蚀的介质环境和井况差等因素影响,柱塞泵井平均免修期越来越短,有的甚至不到30d就需要检泵,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分析柱塞式抽油泵的失效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高抽油泵效,提高油井开采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软件采用先进的拟三维模型对裂缝进行准确的设计,根据裂缝尺寸设计合理的泵注工序,模拟裂缝在地层中的延伸情况及泵压变化情况,并根据地层及生产工艺计算出压裂后的产能.是国内目前唯一采用最新压裂设计理念的一套压裂优化设计软件,与实际生产数据拟合度高,在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草古1潜山稠油油藏注汽热采效果不佳的状况,根据不同区域地质、油藏特点,先后应用井筒电加热、电喷泵及阀式泵泵上掺水等以井筒降粘为主要目的的新工艺开展了冷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实现了该区块的高效规模开发,同时也形成了适合油藏特点的草古1冷采系列技术,为制定企业相关生产工艺标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