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经过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资源正在耗竭,空气质量状况堪忧,森林面积萎缩,可利用水资源枯竭,耕地退化,国土不合理利用现象严重等等。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好在这样的人类行为和这样的结果已经得到了世界各界广泛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在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着应对生态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我国也不例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十八大花了较大的篇幅去描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和伟大意义,也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去指引各个实体和人民群众去发展生态经济。怀来作为京西重要的生态屏障,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责无旁贷地挑起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大梁,但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该文也对怀来县域生态经济的继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是金融的发展,在深入推进和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金融行业的创新速度也需要进行提升,这样才可以实现生态文明和金融发展的有机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被强调出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更成为重中之重,提出了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新形势下的客观要求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我国相对落后的绿色金融科研和实践,不利于新形势下的金融行业发展,该行业急需深入和提高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财税政策作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本文阐明了财税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现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财税政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性发展。本文结合实践,重点阐述了在推动金融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揭示了金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当今之世,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痼疾。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从而在全国发起了一个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运动。环境审计适应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通过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等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发展。探索如何很好地将环境审计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去,是新时期我国审计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环境审计的起源及其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全球生态问题愈发严重,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存发展,唯有绿色的发展方式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这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极具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绿色金融标准化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化现状,总结了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并以国外绿色金融标准化为借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在刚刚结束中共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发展低碳经济,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对于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增加,在环保生态方面的话语权也亟须增加。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实现国内发展与提高国际地位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在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文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们今后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我们更好地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经济增长范式的革命性思考。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产业系统是连接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因此产业生态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路径,生态文明是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后,从产业系统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接踵而来。如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东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废塑专项政治”行动,逐步消除污染,促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实现了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为各级政府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众专家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机遇做出分析,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环保产业有三个发展方向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保护环境进入四个新常态环保上市公司是环保产业界的主力军,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也进入了新常态。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用生态文明的理念统筹谋划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用制度保护环境。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形成激励与  相似文献   

12.
《青海金融》2014,(11):47-49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化隆县为例,就县城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需要方面看,采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对我国各个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距进行测度,从而为各地有的放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客观依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依据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及生态治理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及差异分析,可以揭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均衡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本地生态文明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的隐忧,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绿色信贷。通过金融标杆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挖掘绿色信贷的优势,通过一系列措施改进绿色信贷在以往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使其在社会、经济、人文与环境各方面有效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碳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碳减排的重要突破口。本文从世界碳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机遇与基础入手,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发展和创新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2007年,有一些热词、新词进入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折射出这一年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和变化。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说明我们党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经济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个体和机构信用成为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个体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的现代社会,居民的信用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城乡居民体系方面的建设还有待发展,进一步地完善。我们小组以无锡居民为研究对象,以信用体系建设为研究出发点,对我国的城乡居民信用体系的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其中现存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城乡居民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美丽中国,才能进一步实现中国梦.它重点强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文明的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并针对现有状态下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被誉为“全球最绿施政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前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等一系列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意识、社会、经济、环境四个层面着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加强领导责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治环境污染等十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冯淼 《中国外资》2013,(2):259-2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的地位,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现实经济转变为一种生态经济,找到一种让生态产业平衡的一种模式。本文立足于吉林省生态环境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保护湿地和促进吉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