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收入国家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需要完善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体制制度。本文浅析了我国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的原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实现包容性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分析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转型国家面临的一个战略性难题。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也有所显露。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初步研究了不同的发展类型与体制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探讨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与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薇 《中国证券期货》2013,(5X):217-217
从2007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至今,这一问题已得到各领域的一定关注。伴随着20世纪后期至今,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发展起来,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情况,中国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情况愈加重视。历史教训表明,面对现实的高度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特殊国情,要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首先需要提高对现代经济和现代经济运行的理论认识,本文通过与他国比较,吸取成功跨越的典型国家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进行比较借鉴,吸取日本经验,旨在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人均GDP从1980年的205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900美元(按13.7亿人口计),在跨进中等收入国家群的同时,同样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为了找寻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途径,许多国内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需要借鉴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本文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寻找新优势的问题。因此,本文简述了现阶段中国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收入分配、工业化与城镇化、市场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将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6.
陈健 《中国证券期货》2013,(7X):297-298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成功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只有部分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成功逃离了"陷阱"。中国在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时,一方面要注意总结和吸取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经验,又要结合国情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解决对策,如:(一)重视研发、人力资源的积累;(二)扩大内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三)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促成一个强大的"中等收入阶层";(四)适当把握城市化进程节奏;(五)推进体制变革,促进经济公平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为什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上不存在较大的争议,只是根据这些概念,我们难以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落入(或曾经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收入差距、外需萎缩与内需不足、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三个方面。而中国可能因为收入差距过大、人口红利消失、资源和环境约束、国际捧杀与遏制四个方面的原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型;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措施。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了中等收入陷阱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人均GDP3000-10000美元),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会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砖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的描述,这种状态称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从2010年我国的人均GDP约为4361美元,2011年约5414美元,2012年为6100美元,到2013年为止已经达到6629美元,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行列中。大多数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基本是经济长期停滞、贫富分化严重、事业率增加、腐败严重等现象突出。比如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至今难以自拔,而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如何避免中国长期的深陷"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可以从韩日两邻国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突破点。  相似文献   

9.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如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成为当下需考虑的主要问题。然而从当前实际发展现状看,"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表现仍较为突出,无法实现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的迅速增长,这就要求立足于"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明确当前经济增长动力。本次研究将从普遍现象视角、分工与交易费用视角等角度出发,剖析"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做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动力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进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不可持续及不协调问题给予破解,已然成为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当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同时也是中国对"中等收入陷阱"予以有效规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下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中所存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体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心中国长期发展趋势的人们大多有此一问。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指出,当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经济停滞不前、社会问题突出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当前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社会贫富差距巨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有效资本积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京同  柳勇 《上海金融》2012,(7):8-12,116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阐释。通过计算实际利润率和经济剩余,证明了我国资本存量小于黄金效率水平和平衡增长路径,说明我国资本积累空间还较大。通过对生产能力利用率分析得出,投资转化为有效资本的比率过低将导致我国大约在2014年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均衡。最后分析指出通货膨胀和采掘业价格冲击造成的利润扭曲是有效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我国如何迈入高等收入国家,避免走拉美国家的老路,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日韩国家的经验,吸取拉美国家的教训,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中国正式迈入高中等收入国家,但同时也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阶段,是否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成为了一个热点新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经济现状进行分析,从跨越陷阱的驱动因素和政策入手,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张茉楠 《金融博览》2011,(10):20-23
背景回放自2008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起,国内就陆陆续续出现了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2010年,我国GDP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突破6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背后,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等收入阶段应当正确处理福利赶超与经济赶超的关系,防止不当的福利赶超,坚持经济赶超。本文首先提出了中等收入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赶超的逻辑轨迹,接着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并分析了福利赶超的逻辑路径,最后以拉美经济发展为例,阐述了中等收入经济体由于过早实施不当福利赶超从而掏空宏观经济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逻辑路径,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8.
杨志勇 《中国金融》2012,(23):74-75
当前,应对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红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国正致力于建设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不仅对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不利,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开放红利,让社会更加和谐,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一些拉美和东南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时,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步伐缓慢,难以跨进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产生,跌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已经出现中等收入陷阱征兆。为此,要准确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和成因,及早采取有效对策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历史证明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分析了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提出了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