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针对这种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以银行垄断暴利的问题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利率市场化为核心,保证我国金融体系稳步创新,使得经济形势倒逼金融改革,循序渐进的推进发展。  相似文献   

2.
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北京金融市场体系面临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问题,从国家金融改革发展导向来看,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未来北京金融改革重点要突出三个方面,推进建设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三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经过10年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当前仍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北京金融相较全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银行结构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银行结构变化的原因,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小银行的发展.而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都是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的,因此我国的金融体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内生性.由于内生性的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重构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供给外生性的政策建议,从而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构建与"双循环"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已是中国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失衡和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构建高效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应急融资体系,为"双循环"提供常态化跨周期的金融支持;构建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的匹配度;构建现代化的金融产品体系,提升金融供给经济"双循环"的配置效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确保金融体系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尹灼 《中国金融》2022,(7):90-91
<正>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信用为基础并以间接金融为主体,有关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讨主要集中于货币银行系统的资金配给不均、融资效率待改善等。当前,构建保障实体经济循环畅通的现代金融体系,还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我国金融体系横向金融短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商业信用成长,进一步完善实体经济部门间的横向金融功能。笔者以票据交易所电子商票模式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促进金融向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将是一国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也是一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承接点.之后的金融发展和过度的金融膨胀都会对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而言,只有在正确理解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之间内在关联机制的前提下,才能稳步建立和巩固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从而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彼此促进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既是金融服务的逻辑起点也是落脚点。但从我国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过度强调金融功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业、投机炒作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因此研究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路,发挥金融的储蓄——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功能,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探寻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国家金融结构演变的过程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重会不断提升。非银行金融机构比重不断提升的原因在于其业务灵活多样,能有效满足一个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居民和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全面实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提高金融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旭  易彬 《西南金融》2006,(12):4-8
本文从金融结构变化、银行业并购、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迭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趋势。三十多年来,这些变化体现出全能银行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迅速壮大和各国向市场导向型金融系统演化的趋势。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体系结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性金融改革则是突破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瓶颈的有效途径。自2012年末泉州市获准成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泉州金改区建设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泉州市经济金融对接中的瓶颈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在回顾梳理国内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泉州金改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并从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和政策环境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捷克金融体系的改革成效显著。我国经济转轨尤其是银行业改革可能面临类似问题,深入研究捷克金融改革的做法,可以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沿着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应找准突破口,确定改革优先顺序,明确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协调推动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改革的重点可以概括为:加快金融要素价格市场化定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金融市场准入对内对外平等开放,实现充分市场竞争;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康霖 《银行家》2013,(1):92-93
十八届党代会上,关于金融改革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两点的新意:前一点强调支持"实体经济",而且把它作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报告的另一处还包括"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治措施"。后一点强调"加快发展"。这两点新意值得关注。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规范"实体经济"这个概念,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广义的制造业有工业,农业,建筑业),也包括服务业。金融怎么支持?金融的支持就是要把货币资金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而能不能进入,不仅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资金动脉,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有助于释放实体经济活力,推动金融体系脱虚向实。本文选取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赋能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赋能推动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其中对金融支持第三产业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多种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果。在金融供给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强金融机构竞争程度、提升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缓解资源错配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金融需求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加企业贷款可得性、深化实体企业与金融体系关联程度来改善金融需求结构,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金融科技赋能助力金融体系脱虚向实的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较少和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改善金融供求结构不平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曾康霖  罗晶 《征信》2021,39(1):10-17
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都必须着力于实体经济.在着力于实体经济的同时,有增大虚拟金融的必然性.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运作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之间作出区分的意义在于防范风险,但同时必须认知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建立什么样的金融体系,首先要考察金融资源的形成和配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中国金融体系.中国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金融体系是支撑一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改革并完善已有金融体系使之与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印两国金融体系改革历程和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改革后的金融发展情况和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两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效率差异。研究发现,两国金融体系都对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但各自的国情背景和传统体制路径依赖特征,导致两国形成了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不同的金融体系。本文最后从深化金融市场结构改革、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和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三个方面,对我国后续金融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谁来配置中国的现金流--中国筹融资结构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得出在新经济条件下股权资本主义伏于银行资本主义的结论,然后分析了股权资本主义下,也即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金融体系下,宏观金融结构和微观金融结构。以此为参照系,又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分别指出了中国目前银行、债券市场、股市所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三部分,针对中国目前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