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永胜 《时代金融》2014,(6Z):29-29
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及改革对于碳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碳排放的强度分布,显现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对于低碳排放有着显著的成效。主要从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格局的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的转型两方面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最后得出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代目标下,金融科技可以凭借其数字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绿色产业的广度与深度,为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利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的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但不会对周边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影响。从中介效应来看,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助力能源结构优化来减缓碳排放强度。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金融科技与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正向空间外溢。基于此,我国应注重引导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继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利用其数字技术精准实现绿色项目高效落地,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新旧能源平稳转轨,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2020年的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增量与碳排放增速,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呈现区域性特征,在省域层面数字经济对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人口集聚、城镇化的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如何通过控制贷款碳排放强度促进双碳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2005~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金融机构贷款的碳排放强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然后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金融机构贷款的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贷款的碳排放强度每降低1%,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将上升1.939%。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相对高收入、OECD与发达经济体,贷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低收入、非OECD或发展中经济体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运用绿色金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山西省的"高碳"型发展之路对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及碳排放强度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另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高达9.8%,工业迅猛发展,资本劳动比大幅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碳排放量大幅增加.本文从技术及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明晰绿色金融影响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量化评价我国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更好地实现政府目标、实现碳市场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1-2020年的样本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投资对碳排放强度会在不同时期开始产生抑制作用,绿色投资发挥抑制效果速度快,但贡献度不足5%,且当期投资不会产生较长期的作用;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产生作用速度较慢,但具有深远意义,绿色信贷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贡献度最高在10%以上,而绿色证券不足0.5%,绿色证券的发展还远远不够。因此,应注重各融资手段的协调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来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以更快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是否也能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文章选取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才聚集为中介变量,运用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区域碳排放,且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人才聚集是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区域碳减排的重要机制;从不同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促进我国东部、中部地区降低碳排放,而对西部地区碳排放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论水权改革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城市经济的高增长,目前迫切要解决水权问题,通过界定水权,建立起高效运行的水权市场,进而构建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级差水价机制,实现水资源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的合理配置,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量原始数据对河北省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从能源消费构成、产业结构、生活出行和能源价格等方面入手,应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构成对河北省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价格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不能快速实现降低碳排量的目标,能源价格的调整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有效抑制碳排放量的作用;出行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已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从不发达的市场体制到计划经济的过度;从1978年到现在是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两个主要的经济制度变化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那么经济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对我们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又有什么样的借鉴之处?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发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碳排放量过高所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发展碳交易制度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此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碳排放量过高所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对发展碳交易制度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此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分析框架,并探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及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其中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比城镇更强,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及低收入地区更大;产业结构升级在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消费结构升级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的上升。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是逐步增强的。最后文章从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从消费与生产两端同时着手实现碳减排,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Super-SBM模型构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并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从推动数字金融加速发展、加强数字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推动区域间资源与技术优势互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袁濛  盛巧燕  马桢干 《海南金融》2012,(11):33-35,47
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的生存、经济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便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核算1994—2008年我国分行业碳排放总量,并对分行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了归类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第二产业的碳排放量占有最大的比例,并且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紧随第二产业之后的依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在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在节能减排的国际大趋势下,我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面临着迫切调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梁猛 《新疆金融》2010,(5):103-112
<正>尽管低碳经济最初只是被发达国家视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途径,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的压力,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我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抓住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经济成就,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增长模式正受到国际国内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责难,发展瓶颈凸显。与此同时,低碳发展是全球近几年来出现的最为明确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国内的碳排放市场.这些都为地方政府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要通过创建区域内的碳交易试验平台、构建完善的碳交易信息平台、建立碳交易的法律保障机制等措施,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市场手段来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马向前 《中国外资》2011,(18):63-64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仅能有力地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而且能够扩大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增强世界各国对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币的信心和期望。但庞大的外汇储备也会增大外汇储备成本,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时也势必影响到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主动调控能力进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