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2.
邵娇  岳颂 《税务研究》2023,(4):64-70
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与公平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题中之义。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呈现边界重塑、内容重构与格局重建的典型特征,这对新时代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提出了新要求。为此,结合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特征事实,立足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的直接与间接逻辑机理,本文提出数字经济背景下助推居民消费量质齐升的税收政策优化方向,即:以促进消费扩容增量为导向,加大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以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为导向,增强税收政策对居民需求的牵引效应;以实现消费公平均衡为导向,统筹好税收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  相似文献   

3.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为了在当前条件下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以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税收政策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手段.应当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角度,对现行的政策措施进行相应调整,适度降低居民个人的税负,相对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伪城镇化是以经济为导向的生产要素的城镇化而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居民消费水平的角度可以考察城镇化的质量并判断城镇化的“真伪”。利用1978~2014年城镇化率和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及 Granger 因果检验后发现:居民消费与城镇化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居民消费显著提高了城镇化率,但后者并未显著引起前者的提高,故两者是带动与被带动的单一关系而非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且居民消费对城镇化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这表明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伪城镇化特征。为此,应将要素城镇化转变为人本身的城镇化,在推进人口城市化的同时必须兼顾农业部门的发展,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以收入政策为核心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经典消费需求理论、分析税收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扩大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对当前背景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十年来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总体特点,对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计量分析,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未来五年山东省居民消费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拉动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靠机构建设模式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种种努力,因受成本和资金约束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同步发展以银行卡为载体的小额贷款开发之路,则可以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产品和技术等优势低成本地拓展市场,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满足城镇化背景下日益增长的农村小额贷款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数量大规模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日益涌现。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城市病"问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通勤半径长、空气质量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这一问题在"特大城市"中反应更加明显。因此,研究如何缓解"特大城市病"问题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主导的转型发展期,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提供了机遇。因此,研究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对扩大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先溥 《中国金融》2006,(12):40-41
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和贸易摩擦频繁的现状,努力推动消费快速增长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当务之急。有关部门为此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但央行公布的“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仅为28.6%,较上季和上年同期分别降低0.9个和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宋汉光 《新疆金融》2013,(9):147-158
<正>一、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在投资乏力和出口疲软的双重约束下,提振居民消费,增强经济持久增长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决策层和学界的共识。不同于以宽松货币政策为核心手段的总需求管理,由贾康等(2013)提出的新供给经济学在充分借鉴各经济学派政策得失的基础上强调供给管理,其基本主张之一是从制度供给端入手,通过对阻碍城镇化的系列制度进行变革,加快城镇化建设,并借此创造大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形成扩大内需的不竭源泉。那么,他们的理论主张能否得到城镇化实践的印证呢?本文试图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结构性减税背景,阐述商品税、财产税与所得税的经济效应,考察我国税制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固定效应下运用系统 GMM 估计方法实证检验税制结构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及实际效果,并分析居民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及税制结构的空间外溢性。研究表明,商品税和财产税调整的替代作用正向刺激了居民提高当期消费,所得税调整并未改变收入效应挤出居民消费的事实,而居民消费在相邻省份间存在高度空间正向自相关,同时商品税、财产税改革措施能够外溢至邻省刺激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济南市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济南进入发展新阶段,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综合来看,地处济南的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济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指出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职院校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是引入市场机制的城镇化融资模式。本文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目标,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基金需求初步探讨了相关的测算方法,力图为进一步的实地调研提供方法论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量能和结构两处入手分析我国消费现状及现行问题,提出对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1978-2012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对我国城镇、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都存在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于农村居民.在社保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提高城镇化率未必能有效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反而可能增加,最后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快速增长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城乡发展,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在2013年6月26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也为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了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13,(11):83-87,92
与城镇化进程中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不同于以大中城市、大中企业和大中项目为导向的城市商业金融制度安排,也有别于传统小农经济的政策金融制度安排。应调宽市场准入以及调整风险防范和化解思路,推动形成竞争性的基层金融服务体系,建构适应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基础设施、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需求,也会带来工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投资需求,并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进行测算,对可能面临的资金供给瓶颈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对金融服务进行新的布局。  相似文献   

20.
股票波动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金融市场稳定与发展、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资产定价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家庭消费数据入手探究家庭年龄特征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决定关系,提出并计算宏观层面基于人口分布信息的居民消费变量,捕捉我国行业股票波动率的中长期动态趋势.本文AR-CS模型和市场波动率模型的实证结果均表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特征很好地捕捉了行业股票波动率的长期趋势,能提高现有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可为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