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殷鸣灿 《时代金融》2014,(9X):53-53
近年来文化产业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以创造的方式建构中国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逐渐形成中国文化改革的新体制。辽宁省自然资源丰富、社会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加之辽宁独有的市场区位特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显著优势。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辽宁省应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开创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优势,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促进辽宁省区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万宁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辽宁地区经济大发展,促进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着力分析和论述了辽宁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期对促进辽宁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辽宁营口高新区濒临渤海,具有临海优势,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渤海黄金海岸的"中国的新硅谷"。营口正在打造成科研集散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吸引外业资本和高科技人才,正在建设具有活力和独特魅力沿海经济产业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营口高新区依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面落实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规划,正在加快发展,努力把高新技术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区,科技研发产业样板区,充分发挥高科技含量和区域优势,营口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营口正把握信发展机遇,搞好发展规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发展,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引领作用,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使营口高新产业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系凭借其资源整合优势,有利于形成不同渠道、多层次的资本集聚,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在对比国内外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要模式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从不同维度剖析区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厘清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优化体制机制与创新产品技术四个方面提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辽宁营口高新区濒临渤海,具有临海优势,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渤海黄金海岸的“中国的新硅谷”.营口正在打造成科研集散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吸引外业资本和高科技人才,正在建设具有活力和独特魅力沿海经济产业带,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营口高新区依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全面落实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规划,正在加快发展,努力把高新技术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区,科技研发产业样板区,充分发挥高科技含量和区域优势,营口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营口正把握信发展机遇,搞好发展规划,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实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高起点、高水平地加快发展,建立新型工业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好国家高新区的引领作用,提高整体经济实力,使营口高新产业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的中国,文化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同时,我国有些区域的实践证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能够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并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重点探讨了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拥有2292公里海岸线,其中宜港海岸线1000公里,深水海岸线430公里,如此丰富的岸线和港口资源,是辽宁发展沿海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辽宁省提出必须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扩大沿海对外开放双重机遇,努力跃入东部发达省份的行列,决心充分利用辽宁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重点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五个区域,打造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用临港经济带动腹地经济,实现沿海经济和腹地经济互动双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保险研究》2011,(10):J0032-J0033
日前,“辽宁省信保融资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辽宁大厦隆重举行。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与辽宁省外经贸厅、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广发行沈阳市分行共同签署了“辽宁省信保融资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立足文化产业效率的本质内涵,建立简单可行的指标体系,系统、全面测度评价2006~2012年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情况。测度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东、中、西、东北四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源于我国未能充分发掘东北部和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潜力,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竞争力。对此,我们应珍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提升省域文化产业整体效率;促进省域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分类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效率;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培养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许光烈 《中国税务》2022,(11):16-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统揽全局,系统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发展阶段辽宁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辽宁省税务系统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推进税收工作,不断强化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为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贡献更大税务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文、自然资源丰厚,珍贵而独特,是西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形成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人口与资源分布的特点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要协同发展;而实现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府际间的高效合作.府际合作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以促进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协同与顺畅、快速与高效.  相似文献   

13.
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的障碍,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本文结合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以华北五省区市文化发展战略合作为例,从区域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现状、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目标以及促进区域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制度安排几方面,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如今的国家区域经济版图上,辽宁已经承接起一个多纬度的发展使命:环渤海重要省份之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东北振兴的龙头,辽宁省的经济规模和金融资源占据东北地区的半壁江山,同时,位处东北南部门户、兼占环渤海经济圈北部要地,  相似文献   

15.
来钰 《投资与合作》2014,(5):167-168
本文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出发,分析辽宁省新兴产业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用“整体均衡”代替“局部突起”的理论联系和发展规律,对如何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优势,抓住大规模发展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对新兴产业链的辽宁核心企业和产业配套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系统研究,形成基于新兴产业链的辽宁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履行人民银行反洗钱职责,打击行政交界区域洗钱犯罪活动,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人民银行宁城县支行充分利用地处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的区位优势,与毗邻的人民银行辽宁省凌原市支行、河北省平泉县支行按照“防范在先,严格保密,依法办案,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建立蒙冀辽三省(区)三县(市)支行反洗钱监管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法国作为全球文化艺术大国,采取以政府公共投入为主、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多方合作的策略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在税收政策调控方面尤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本文在借鉴法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从法国税收政策中的借鉴思路,以支持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唐凌 《时代金融》2012,(24):117
文化产业担保行业作为金融与文化间的纽带,如何去为目前这个文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提供全新意识的金融支持服务,在目前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形势下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担保行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规范文化产业担保行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辽宁为个案,结合辽宁省情,研究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应当在充分考虑市县关系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对于大都市区,应通过全域城市化等措施进行都市管理和发展县域经济。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建设成为大都市管理的必然选择。为防止以市县分治为目的的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改革造成县(市)间的无序竞争,建议通过有效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凌 《云南金融》2012,(8X):117-117
文化产业担保行业作为金融与文化间的纽带,如何去为目前这个文化高速发展的大环境提供全新意识的金融支持服务,在目前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形势下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担保行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规范文化产业担保行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