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国内通胀,模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同时,该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胀造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以下结论: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胀水平构成了显著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通货膨胀、产出缺口、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运用卡尔曼滤波进行估计和分析,分别得出美国常规与量化宽松两种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力的不同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惯性和通胀预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效果基本稳定;美国货币供应量M2增速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次之,并且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出现明显的跳跃式的增加;由于我国资本账户没有实现完全开放,以联邦基金利率为代表的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持续低迷.为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去杠杆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和就业增长,美国先后三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流动性增加不但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第一轮、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影响,定量分析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形式多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正在削减购债规模,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不但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政策效果,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从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传导渠道,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综述研究,同时探讨了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底,美国的QE2将如期结束,而且并未提及进一步的量化宽松计划。由于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因而在美国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美国结束QE2有利于减轻国内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为世界其它经济体所诟病,该政策对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美国不再进行QE3,那么,美国结束QE2会给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6.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涵义入手,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之策,力争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未来可能的退出步骤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较大。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欧洲是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伙伴之一,其政策变动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利用GVAR模型分析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措施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溢出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措施对国内大循环的价格水平影响最大;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较大,但主要金融指标对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措施单位冲击的响应均不超过5%个单位;对外汇市场及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均不超过0.5%个单位。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传导效应来看,一方面,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通过欧元区和美国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日本商品市场通货膨胀以及英国商品市场产出增速等主要影响中国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动,但对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其它领域的影响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中国通货膨胀和资本流动对自身存在相对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同步影响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传导欧洲央行量化宽松冲击的主要渠道。因此,中国要进一步夯实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维护多边经济贸易体系,审慎管理国际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具体选择。本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能够为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时,中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受国际大宗原材料涨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自然资源涨价和基础货币超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基础货币超发是导致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汇率政策以及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源 《云南金融》2011,(7X):79-79
当前,受国际大宗原材料涨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自然资源涨价和基础货币超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基础货币超发是导致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汇率政策以及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了其自2008年来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如何?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和上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年期Shibor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人民币具有贬值的压力;对上证综合指数有负向冲击,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降低;对一年期的Shibor有正向冲击,一年期的Shibor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上浮.  相似文献   

15.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7):19-2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四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以减轻其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退出时机、操作目标、退出模式等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雅琳 《时代金融》2011,(20):10+1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次实行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减轻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雅琳 《云南金融》2011,(7Z):10-10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两次实行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此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减轻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通货膨胀预期抬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退出的选择,为何退出、何时退出以及怎样退出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背景,进而研究具体的退出策略,并指出退出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预测美国的退出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