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安 《时代金融》2014,(8Z):223-224
本文讨论了普惠金融的内在含义,说明了普惠金融与反洗钱工作是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关系,在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做好反洗钱工作是遵循风险可控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的现实体现,深入分析了FATF对普惠金融中反洗钱机制的指引性要求,对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做好反洗钱工作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大力实施普惠金融工程,秉承“努力让每一位城乡居民都享有金融服务”的宗旨,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产品与金融服务体系,支农支小贷款总量、服务覆盖面稳居当地前列。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三农和中小企业领域的金融支持问题,拓宽了金融服务的惠及人群。  相似文献   

3.
冯怡 《金融会计》2022,(5):54-60
目前,反洗钱监管不再是传统的打钩式检查,由“规则为本”逐渐向“风险为本”转变。我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工作也已经起步,但仍存在风险为本理念贯彻不足、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工作机制不成熟、风险评估的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应全面贯彻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理念,提升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质量,确定支持风险为本监管的适当措施,强化对反洗钱监管人员的培训,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反洗钱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该论文针对当前反洗钱工作形势的新变化,分析了当前模块化反洗钱检查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美国反洗钱检查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我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检查模式选择,即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化检查,并阐述了该检查方法的特点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新安 《时代金融》2014,(7Z):259-260
金融业是产生大数据的典型领域,金融机构作为我国主要的反洗钱义务主体,从关于客户、交易的大数据中有效挖掘高风险客户和可疑交易信息,对于防范和控制各类洗钱活动,提升反洗钱工作有效性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技术为反洗钱工作带来的机遇,基于大数据反洗钱系统的构建,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是产生大数据的典型领域,金融机构作为我国主要的反洗钱义务主体,从关于客户、交易的大数据中有效挖掘高风险客户和可疑交易信息,对于防范和控制各类洗钱活动,提升反洗钱工作有效性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技术为反洗钱工作带来的机遇,基于大数据反洗钱系统的构建,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晨晨 《甘肃金融》2021,(12):69-72
本文基于反洗钱执法检查工作现状,深入分析了反洗钱执法检查在检查对象选择和防控风险、检查内容和效率方面、资源配置和检查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适当增加对非法人机构的检查、开展针对业务或风险的专题检查、优化现场检查流程、多维度运用现场检查成果、提升检查人员科技化水平、规范现场检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风险为本已成为普遍认可的反洗钱原则,包括了对反洗钱监管和义务主体两方面的要求。本文将从反洗钱监管要求出发,对风险为本监管原则的含义特性、基本内容,具体实施进行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已成为国际反洗钱监管方式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反洗钱监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概念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反洗钱工作转型的需要,贯彻落实"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要求,本文立足工作实际,从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探讨如何推进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有效提升反洗钱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2.
实施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是国际反洗钱变革方向,也是当前国内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核心。本文从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出发,分析了国际上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的主要做法,针对我国保险业反洗钱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反洗钱是银行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风险防控工作,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本文从深刻认识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推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循环履职、坚持风险为本正确处理三对关系、守好风险为本尽职调查首道防线、促成风险为本反洗钱工作新格局等五个方面对银行反洗钱工作展开研究,提出银行应抓住新时代反洗钱工作风险为本转型机遇,在形成三点递进认识、建立三点持续循环、处理三对重要关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推进三个具体转变等方面,推动反洗钱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反洗钱工作实质有效,促进银行各项业务风险为本、安全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廖晓雯 《金融会计》2021,(12):64-71
评价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大小,不仅要评估金融机构可能遭受外部环境、客户、产品带来的固有风险,还应当考虑金融机构针对各种潜在风险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本文将以银行业为例,从固有洗钱风险和履职风险两个层面,尝试构建风险为本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评价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综合评判、预警信号输出、系统评价与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实证应用,力求客观、全面地掌握风险状况,选取更优的风险治理对策.本文提出要将评估结果制度化,充分发挥风险评估的杠杆作用,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金融机构,采取分门别类的差异化监管措施,从而实现按照风险程度合理配置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选取山东省2011至2017年的相关金融数据,借鉴Sarma普惠金融测度方法,首先,从金融服务接触性、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服务使用性三个维度来分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其次,选取9项具体指标,在分配各项指标权重时使用目前较为通用的变异系数法;最后合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普惠金融整体发展较好,普惠金融发展阶段性明显,山东省普惠金融服务接触性增长乏力,涉农贷款方面出现下降趋势,成为限制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坚持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结合中部地区的洗钱特点和反洗钱工作实际,对在中部地区推进风险监管模式进行探索,设计了一套适合中部地区的风险监管程序.鉴于风险评估工作是提高风险监管工作效率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风险评估内容,定义了各项风险含义.最后对新形势下中部地区推行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理念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涵,论述了创新与风险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和数字普惠金融创新风险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监管应合理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关系,重构金融监管范围,结合互联网技术完善风控体系,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信息共享系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创新是推动普惠金融保持良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进程中,依托于大数据、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得以产生,其已成为新金融领域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服务成本、扩大资金来源上的优势作用,同时将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所带来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审视,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风险为本”是我国反洗钱工作发展的必然阶段,是反洗钱工作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也是反洗钱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最终选择。文章介绍了“风险为本”的内涵,总结了“风险为本”内控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商业银行应建立“两个体系、三道防线、四个保障”的反洗钱风险管理体系,即“风险为本”的制度体系和突出风险特性的自评估体系的“两个体系”,客户尽职调查、指定反洗钱职能部门及合规专员、独立审计职能部门的“三道防线”,以及组织、人力、系统、考核的“四个保障”。  相似文献   

20.
小微企业普遍由于信用不足、无法提供有效抵质押物而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供应链金融凭借与生俱来的核链联动服务模式,成为推进普惠金融的利器。本文阐述了供应链金融推动普惠金融的优势,探讨了重点客群、适配产品和风险防范措施,最后从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监管环境角度提出发展目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