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4,(6):40-40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5月20日在京举行二十周年庆典。大公二十年走过的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张敏 《银行家》2012,(5):60-62
信用评级行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评级行业的重新审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国的评级行业也随之与全球市场接轨。本文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中国评级行业发展的最新现状,试图找出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雪芳 《中国金融》2004,(19):25-26
信用评级是市场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揭示风险、为交易产品定价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等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对信用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用评级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的。文章分析了在我国信用评级比较被动的情况下,评级需求仍比较被动的原因,并对目前信用评级的客观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为扩大评级需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地辅助市场监管,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雷 《征信》2017,35(6)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国内信用评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的初期,应持续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最终形成以市场评级机构为主体的信用评级市场,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评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协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闫衍 《中国金融》2020,(18):51-53
<正>2020年5月,国务院金融委发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以下简称"金11条"),其中一条明确提出"推动信用评级行业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评级机构和民营评级机构在我国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鼓励境内评级机构积极拓宽国际业务"。"金11条"发布后,包含蚂蚁信用、惠众信用、安融信用、惠誉博华等在内的多家中外资评级机构已经完成备案,评级市场或将进一步扩容。作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慕东 《中国金融》2006,(16):23-24
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根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债务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如约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评价。信用评级的核心作用在于揭示债务的信用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日益深入和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如何迅速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水平,从而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摆在金融监管当局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级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起着风险揭示、市场定价、防范信用风险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采取的措施、信用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服务于企业债券市场出发,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促进信用评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构想,以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难以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而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经济金融环境及信用评级业发展历史的差异,使得两岸在评级市场结构、市场准入条件、评级监管模式、评级法律体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在两岸经济交往与融合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两岸信用评级业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两岸应拓宽信用评级业务合作领域,加大评级机构合作力度,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监管协调,增进信用评级同业交流,共同推进两岸信用评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该文指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高度垄断,为此应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推动现有评级行业的改革,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措施,扶持和推动本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做大做强,并参与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建中。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美国评级市场的发展,中国信用评级起步较缓,发展较为滞后,信用评级机构缺乏行业自律、债券定价无法实现信用价差等弊端明显。如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企业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人民银行从监管的角度、商业银行从防范控制信贷风险的角度、企业从加强自身信誉的角度都深刻认识到信用评级的积极作用。2003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在颁布的有关金融产品指引中,都提出了对相关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的要求,例如,要求对债券发行人、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等,以便投资人以及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和授信活动时参考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报告,控制防范投资风险和金融风险。为了加快发展信用评级业,特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屈筱茜  朱合洪  颜凌 《征信》2011,(2):45-47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1987年3月国务院发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成为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端,最初的评级机构由人行系统和各地专业银行的咨询公司组成。1988年3月中国第一家独立于金融系统的资信评级机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7月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成立。199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向经认可的债券评信机构申请信用评级。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发债机构和债券…  相似文献   

18.
梁涛 《征信》2011,(6):43-4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19.
陈荣国 《甘肃金融》2012,(11):30-33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资后评估、资信评级)是信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由专业机构按照一定方法对社会信用行业的可靠性进行调查、分析并以特定符号做出评价的一种信用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百年金融发展中的国际信用评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它从美国铁路债券市场的一本小册子,水银泻地般地融入了全球资本市场。它被称为“金融警察”、“投资者利益的守护神”、“资本市场的看门狗”,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引路人”;也被嗤之为超级大国的“强权工具”。它就是国际信用评级业,一个在经济危机和金融资本风险中创建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