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信息与经营》2014,(11):73-73
房贷新政 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发布"限贷"松绑新政: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14,(9):9-9
9月30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3.
楼市的险棋     
正MBS或许是提振楼市的好办法。国庆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新政在房贷上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首套房首付3成,房贷利率可调整至7折;"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再次申请贷  相似文献   

4.
央行、银监会9月末发布的房贷新政即将"满月",但多数银行的房贷细则却依然不见踪影,近1个月的政策"真空"已经让沪上银行的房贷发放量锐减。房贷新政规定,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然而该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5.
"钱荒"在银行间爆发,银行惜贷,延缓甚至停办房贷的谣言四起,甚至有消息称全国多家银行已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优惠。购房人到底还能不能从商业银行贷款买房?安家记者对有房贷业务的14家重点商业银行逐一求证。从调查的结果看,"钱荒"的确波及个人房贷市场,银行贷款额度有限,首套房利率优惠减少,变相降低买房人购房能力,增加购  相似文献   

6.
建立基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结构,购房支付方式等动态房贷还款能力模型,对天津市城镇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可承受的房贷利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如果购房采用公积金贷款不会出现房贷危机;如果购房采用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只要适当的还款模式也不会出现房贷危机;当房贷利率调至9%时,如果没有代际首付支付以及年代际支付,则会出现还贷危机。  相似文献   

7.
金融出重拳:第二套房首付提至四成上榜理由:本年度最具"杀伤力"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央行、银监会2007年9月27日共同发布通知,要求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通知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相似文献   

8.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为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条例》规定,职工有缴交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也享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权利,应支持缴存职工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享受低首付、低利率贷款政策的需求。《通知》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个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根据购房动机将房贷者划分为自住型房贷者和投资型房贷者,并将违约划分为主动违约和被动违约。分析认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市场供求决定房产市场价值,首付比例和还款年限决定房贷余额,支付能力和还款意愿决定是否违约,房产市值和贷款余额决定实际损失。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房贷余额短期下降速度较慢,房价存在快速下跌风险,住房抵押贷款首付比例偏低导致房产市值小于房贷余额,这些情况都会增加违约风险,严重的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控制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贷前应认真考察房贷者信用水平,提高首付比例,确定合适贷款期限及提高资产证券化比率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产     
北京推出房贷预审业务日前,北京凯盛经略担保有限公司携手深圳发展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共同推出"贷款预审"业务,即通过预审购房者贷款额度来引导客户理性购房。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同顺认为,"贷款预审"这一新的贷款服务项目,颠倒了传统的"购房在前、贷款在后"的模式,购房者拿着银行的"预审通知函"买房,能够对自己的支付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选定房屋后,只需提交房屋相关信息便可立刻办理贷款,提高了贷款买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侯晓丽 《商场现代化》2010,(23):207-207
<正>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一种个人信用贷款,同时更是政策性贷款,它面对的是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然人。相对于商业性贷款,它具有贷款利率低、贷款期限长、门槛低的优势,为广大职工购买自住住房提供了融资渠道,减少购房融资成本,改善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广大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继2009年密集出台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后,中央再度出手打击炒房。国办2010年1月10日发出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该通知分五个方面共十一条,因此被简称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十一条。  相似文献   

13.
鲁婕 《理财周刊》2022,(6):46-47
<正>随着近期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围绕房贷与房地产市场的议题层出不穷,其中,“是否应提前还房贷”的话题热度更是居高不下,屡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央行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  相似文献   

14.
盛夏  王擎  王慧 《财贸经济》2021,42(1):62-76
近年来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引发了较大关注,高房价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家庭不同的购房动机是否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这个问题对理解家庭杠杆形成机制以及实施精准的住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认为,若购房的投机性动机比较明显,那么房价升高就会使得非首套房家庭的杠杆增加程度超过首套房家庭.为此,我们采用2016年某国有银行70个大中城市全部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分别从城市间和城市内两个维度对两类家庭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房价升高确实促使非首套房家庭的债务余额和杠杆率增加程度显著超过首套房家庭.本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所购房产没有明显实质差别的情况下,房价升高促使非首套房家庭更倾向于极致利用房贷政策,这证明其更多地"加杠杆"行为背后存在明显的投机性.因此,为平抑家庭部门杠杆率的过快增长,在调控房价升高预期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非首套房家庭购房的信贷约束,限制其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马骏  曲翔  周志强 《市场研究》2007,(12):18-22
<正>☆调查显示:房贷新政实施后,对已有一套住房的市民影响最大,暂缓购房成首选调查背景今年9月下旬,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加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各地房贷政策明显松动,在房贷利率下调的同时,放款时间也明显缩短。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出台了鼓励住房消费政策。随着政策面的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有望迎来新的购房"窗口期"。房贷政策明显松动种种迹象表明,一线城市房贷政策出现了松动,陆续出现了房贷放松的情况,放款的节奏明显开始加快。这种迹象首先表现在房贷利率出现了下调。比如广州,首套房利率从5.85%下降至5.65%,二套房则从6.05%下降至5.85%,各自下降了20个基点。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市场上的共识是,基于20多个热点城市出台调控政策,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上升,以及今年底中国房地产税政策可能出台的预期,上涨了十几年的房地产价格将出现重大拐点,长期上涨周期将逆转为长期的下降周期. 这种观点成立吗? 如果想让房地产价格进入长期下降周期,首先得用税收政策把住房的投资与消费区分开.从目前的调控政策看,尽管提高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控制了二套房的按揭贷款,但只要房价还在上涨,购买首套住房者仍可以通过购房进行投资或投机,而且不使用银行信贷者仍可以进行住房投资或投机.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建设部财综[2001]18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可以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由财政、单位原有住…  相似文献   

19.
房价的涨落和贷款比例早已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而房贷新政的公布就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回应,其中关于购买第二套房的界定和其对购房能力的影响都是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8,(7):83-83
目前银根紧缩,楼市前景扑朔迷离,对贷款购房有刚性需求的市民,应如何规划理财?银行房贷顾问建议:“刚需一族”面对琳琅满目的新品房贷,应从个人实际出发,选最适合自身的还款方式,让贷款做到“随己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