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期间,我在黄桥中学读高中.那时停课闹革命,有些美术字基础的我,便跟着学校美术老师画国画,找点闲趣.无意摸进中国画的门槛,倒也感悟些许灵感,得到一丝启蒙.后来,进了工厂,做了管理者,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亦可巧妙利用中国画独有的"留白"形式,艺术地予以解决.将此创新思维,应用于管理实践,不仅寻找到了全新而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丰富了文化管理的思想,弥补了传统管理表达意境的不足,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玠 《中外管理》2004,(12):85-86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杨总编.认识了《中外管理》。尽管认识时间很短.但《中外管理》的品位、对管理的认识深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连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很多论坛邀请我去演讲我都拒绝了.却亳不犹豫地接受了杨总编的邀请。  相似文献   

3.
管理大师曾仕强说:“30年前不看西方管理,那是傻子:如今不看中国式管理而全盘西化,才是傻子。”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迅猛发展,必须注重我国所特有的文化而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但是.中国管理模式大多不够科学。还停留在思想层面。与当今环境有许多相悖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先哲所提出的管理思想中进一步发展创新,形成适合我...  相似文献   

4.
《中外管理》2007,(5):8-8
我刚从湖南的“瓷都”华联瓷业集团回来.与许君齐董事长相处三天.使我兴奋。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新一代年富力强,有头脑、爱学习.懂管理的企业家的茁壮成长。是的,我们需要更多乃至一代的卓越CEO。  相似文献   

5.
邓纯雅  刘奔 《中外管理》2014,(1):114-119
在“现代管理学之父”杜拉克看来,医院其实很难管理.也更难管得好。 “我希望自己成为他们的优秀表率.通过我自己的力量,来感染更多员工投入这项伟大而特殊的事业。”韩小红说,有了共同理想,管理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和管理界.对于战略管理的讨论可以说是不绝于耳。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如何制定适合中国本土的管理战略,一直是讨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西方的战略理论其实只有“术”没有“道”.它更多的是解决短期问题而不是长期发展的工具;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管理理念中不缺“道”而乏“术”.应准确认识西方的战略理论;还有学者认为,战略困惑的源泉在于,战略并不等同战略管理,战略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是“道”与“术”的统一体,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代审计》2005,(6):F0004-F0004
近几年来.我公司把加强财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摆到办好“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的重要日程上,并在健全财务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从强化财务基础工作、资金筹集管理,货币资金结算管理,存货管理,费用管理等方面,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回身看管理     
二十年前,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行政单位的管理几乎没什么大的区别,而今天我们已经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外的管理.也反思了国内的管理现状.对企业管理的认识、理解及实际的管理水平,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今天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企业的管理到了探索总结突破的阶段:总结二十多年来的实际经验与教训.探索先进的方法与工具,在形成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制度上要有突破。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仍是管理上的差距。我认为:中国现在的企业管理状态,如果用“万里长征”来比喻的话,还在“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9.
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产的投资效益分析是大型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通常.资产管理属于财务管理范畴,从财务角度进行的资产管理侧重于对资产价值的关注.缺乏对“实物”从采购、入库、调拨、出库到安装上线。返修、报废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也很少分析资产存量带来的”消耗”。而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管理     
王缨 《中外管理》2005,(4):103-103
读“杂”书的老板 第一次见到中国发动机行业名宿玉柴董事长王建明时,他就坦然地谈道:”我从来不读“书”.唯一看过的一本西方管理著作还是当年要应付领导干部考试才拿过来翻翻。那是一本杜拉克写的书。所以选中这本书,也是因为它非常薄,很快就翻完了。但是随手一翻,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其中有一句话:“谁都可以做管理”,那就是说,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搞管理,  相似文献   

11.
章建钦 《东方企业家》2004,(12):162-162
如同艺术,企业管理也存在着鲜明的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而《东方企业家》第11期特别策划“管理无原理”,通过介绍中国企业家族式管理、家长式管理、伦理型管理、军事化管理四种管理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式管理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高建华 《中外管理》2005,(11):71-73
对于那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我认为在未来5年里,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职业经理人体系和制度。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经理人“诚信不足”等问题.但是对于中型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其它选择:要么企业家和家族成员自己变成职业经理人,要么请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来加盟参与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3.
激励的实务     
张文 《新前程》2007,(10):I0033-I0035
“绩效管理”相信很多企业都推出过.但在企业当中推绩效管理的感觉如何?”难,难于上青天”,因为它涉及每个人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所以非常之难。其实.在这个令许多HR经理人感到棘手的问题上,根据自己多年的职业经历.我认为只要在做绩效管理之前,注意一些实务性的问题.结果就会非常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魏家福 《中外管理》2005,(12):40-40
我们是同道者 《中外管理》杂志是一本我很喜爱、很优秀的企业管理杂志。在1999年到今年5月.担任理事长期间.我曾先后参加并主持了两届《中外管理》杂志主办的”官产学峰会”.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外管理》杂志及其举办的“官产学峰会”14年时间里在广大企业界、学界所积累起来的品牌与信任.  相似文献   

15.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Zero Defects).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耕立“无醴点”的观念为指导.要隶生产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台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管理思想家克劳斯比(Philip. B. Crosby).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路运动.后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近年来,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作为西方的管理之道.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耍“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  相似文献   

16.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管理.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企业运行中的系统核心工程和管理方法。而实施精细化管理,则是一个修炼“化育之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美国商业大师疾抨“学者之道” 最近.大名鼎鼎的《注意力经济》作者达文波特在刚推出的《最优理念》一书中提到:“在理念管理决定企业命运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理念在企业管理中能自然得到应用.都需要向企业‘推销’.谁去推销?应该是智商很高又专一而自由的研究管理的教授们.这是责无旁贷也是当仁不让的。我想如果商学院的使命不是传播理念的,那么它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等学校加强成本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给高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但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和资源配置的“扶强”特性,将使得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居安思危.高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求生存、求发展.我认为同企业管理相类似,高校内部同样需要加强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东方企业家》2006,(4):138-140
凭着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智明集团走出了因公司快速发展而混乱的泥沼.但也带来如何管理“悟空型”人才的问题。典型的“悟空”代表Tim.因不堪忍受统一严格的管理风格而提交了辞呈。是否该让他离开?智明老总姜东涛一时间没了主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刘章胜 《会计之友》2007,(2S):92-93
中庸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制度。“中庸之道”所蕴之内涵是把握分寸、顾及全局、争取双赢,应成为企业理财选择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利润分配管理等理财实践中.无不闪烁着“中庸之道”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