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深入研究了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供给总量安全、粮食供给结构安全以及农户总收入水平的影响效果。基于构建的农业DSGE模型,从宏微观结合的多方位视角考察了多种农业补贴政策以及政府一般性服务支持政策对农业生产要素资本积累水平、农户投入行为决策、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农户总收入的影响效果和传导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的真实反馈分析,全面考察了核心经济变量在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间的真实影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农户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提高,深层激发和释放了农业生产力;(2)农业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保证农户基本经营收入水平,并显著增加农户可支配转移净收入水平,对保障农户基本总收入起重要作用;(3)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托市价格政策会刺激农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并不利于农业种植结构不平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的安全保障越来越主要围绕经济和其相关领域来讨论,在不同时代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和政策体现出不同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安全保障政策的缝隙中寻求经济复兴与安定;60年代,安全保障政策中经济手段的出现;70年代,经济安全保障的提出;80年代,作为综合安全保障中心的经济安全保障;90年代后,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安全保障。任何理论和政策的产生与演变都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只有把日本经济安全保障的理论和政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才对其有真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就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而言,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农产品出口经常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而被进口国退货,不仅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也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国外农产品安全体系的现状与启示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政策经历了从保障食品供给安全为生产导向到以公众健康为生产导向的发展阶段,如何提高农产品与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21世纪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政策与目标,对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控制体系覆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例如…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基础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保障国内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克服市场失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指出应当从经济法维度对粮食市场运行加以规制。应当加快制定粮食安全综合性立法、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和健全粮食市场供销体系,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粮食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物资.对粮食政策取向及措施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解决粮食的安全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解决粮食问题的粮食政策,加快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科学制定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庄浪县水资源相对不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饮工程将成为庄浪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来,庄浪县水利人充分捕捉政策和投资机遇,通过大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等措施,保障了农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坚持和完善以及国外以食品安全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措施持续上升,对我农产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会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反倾销等维护公平竞争的政策工具来保障国内市场的安全稳定,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是正当的,也是一段时期内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反倾销措施要想有效应用于农产品贸易领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要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为中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和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全力服务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左权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体系建设、能力建设、执法行为、执法监督日益规范,执法能力得到提升,执法效果明显增强,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农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围绕当前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农业物联网改造升级、农机智能化水平提升、农业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及保障农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四个方面,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中央财政决定拿出10亿元资金在部分省份进行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并在今后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使保费补贴政策逐步常态化、正规化,并纳入中央预算。政府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有助于推动农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有助于保障农民收入和农业的持续有效供给。但是,从新疆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看,中央农险补贴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离实际需求尚有较大的距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中央农险补贴政策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South Africa has reported national food security for decades, current production patterns, land uncertainty and consumer preferences put future national 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in question. 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in South Africa is at unacceptable leve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legislative framework in terms of food security and the right to food. The review found that South African agricultural policies do not actively promote food security and the lack of enforceable food security policy makes it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existing policies. The lack of food security legislation means that the right to food has no enforceable framework. A comprehensive food security policy,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re urgently needed to address hunger poverty to progressively achieve the targets set out for nat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realise the right to food enshrined in the Co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2.
China's small farmers face increasing challenges because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the strengthened agricultural stimulus policies, poverty redu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s, as well as the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food trade, up to now China has achieved food security through small farm agriculture. During intensiv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smallholders still coexist with large‐sized farms and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but are in a vulnerable position in market transactions. Oriented to 2050,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ood security policies should work to improve domestic market structure, to further release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rol and to empower smallholders.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难点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穆瑞丽 《改革与战略》2010,26(10):78-80,86
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许多制度性的难点,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土地供求、农业保护和政府权责等制度性难点,分析了影响农村发展的行政、财政和农业补贴等体制性障碍,提出了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粮食安全与土地流转的关系,改革农业经营体制和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农村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中国政府反应迅速,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最大亮点就是倾力改善民生,并将改善民生作为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方面。2008年11月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的民生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改善民生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能否建立,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伊始,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承前启后的农业策略,主要体现在农业保护、农业立法、粮食安全、比较优势、有机农业和饮食结构等方面,鉴于中日两囤三农领域较多的相似之处,这些策略对当前我国政府发展农业、改造农村、扶助农民等极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2-3):297-312
This paper examines important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land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HRS). It uses a data set gathered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o measure land-tenure sec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markets in several regions of China. The paper describes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ies toward land and demonstrates that tremendous heterogeneity exists in land-tenure policies at local levels. It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s such as demographic changes that motivate land reallocations.  相似文献   

17.
李莺 《改革与战略》2012,28(3):48-50,183
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资源风险、生态风险、农业风险和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风险,风险的症结在农村,化解风险的关键在政府有作为。文章认为,对农民工应"缓办户口,多发工钱",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支援农村的能力;在农业发展上,应聚集人才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并重,走现代化农业之路;在城市建设中,应解决好建筑二步制施工与安全设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有文献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质疑与担忧,作者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从"去粮化"到"趋粮化"的历史性转变。文章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长期且连续的增长,并非由外生的经济因素直接激发,亦非农业税减免和农业补贴政策的直接诱导,而是由农户在要素流动与卷入农业分工的过程中所内生的自我执行机制来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小农的种粮逻辑是通过要素配置、地权预期、分工深化三个方面来共同表达的。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并不构成中国粮食安全的阻碍,相反,却内含着重要的组织优势与可动员潜力。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策略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霞 《新疆财经》2014,(3):27-34
我国干旱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在全国来说相对较为缓慢。为研究其原因,本文以新疆北疆地区、东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389户农民的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新疆农户农地转入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条件、家庭人口、农业收入、农业优惠政策等;影响转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人口、非农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因此,要推进干旱区农地流转。必须从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