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属于石油资源紧缺国,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采用了“加大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提高石油自给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油气资源战略。我加加入WTO后,只有通过上游的管理体制创新,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油气资源,区块资源,资金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才能确保上游获得较大的发展,保证中国石化集团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七大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文章结合我国石油需求流程图提出了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的七大战略 :(1)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 ,尤其是西部地区和海域 ;(2 )开发我国未动用 ,即低效益、高成本的石油储量 ;(3 )加快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4 )尽早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 ,建立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体系 ;(5 )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境外石油资源 ;(6)实行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7)加快国内远洋运油船队的建设 ,促进运输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石油自给能力不足,进口来源市场单一,石油战略储备尚未成熟等因素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国必须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积极发展新型可替代能源,构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体系,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石油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截止2011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剩余储量2087亿吨,天然气探明剩余储量191万亿方;石油产量36.28亿吨,天然气产量32283亿方,继续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天然气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页岩气作为全球能源领域新的热点,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为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而导致的地区冲突还会继续,亚太地区和新兴经济体的能源安全将会依然严峻。我国政府应建立境外风险勘探基金,支持石油企业开辟新市场;石油企业"走出去"应重点开辟潜力巨大的地区;利用现有通道,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5.
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纵观世界各国的石油安全措施,无外乎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国内开发、海外开发、节能、石油替代等等,但最重要的措施应该是实施积极主动开发海外石油资源的战略。文章分析了美国油气进口和海外开发实况,对美国油气进口安全进行了简单评价。简要介绍了日本保障能源稳定供应所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对日本长期能源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日本油气进口和自主开发近况。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的成功做法对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资源产业要坚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行资源节约并举方针,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健康、集约型发履,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国家石油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石油战略要求,从维护石油经济稳定和安全出发,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配置国际国内石油资源,加大石油科技、教育和人才投入,加大石油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自主科研、自主创新力度,完善石油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模式,建设资源及能源节约型、技术和质量效益型石油产业,实现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从速度型到效益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外延型到内涵型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油能源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南海地区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和独特的地缘战略区位价值,愈来愈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能源地缘政治学的角度看,南海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和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关乎我国的能源和贸易安全,中国南海石油安全的对策应是旨在为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继续倡导"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对话,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逐步谋求解决南海地区争端的途径,促进南海局势的稳定和中国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能源的需求,对环境的保护,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全球性的石油动荡再次提醒人类,石油资源是很有限的,有人预测,世界石油稳定供应只能维持20年,已发现的石油资源最多能供使用41年。  相似文献   

9.
石油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石油资源税成为资源税改革的核心.分析表明,一定条件下提高石油资源税不会影响石油价格和石油资源最优配置;即使资源税会产生边际品位效应,也会有利于石油资源的长期最优配置.从资源收益合理分配来看,提高石油资源税和资源税收的合理使用,会促进石油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石油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受资源丰度、勘探进展及开发强度等因素影响,世界石油供应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世界石油供应多元化的格局不仅形成,而且正不断得到强化。在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石油市场构成已从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供求关系将在决定油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投机行为仍将左右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的步伐和幅度,一定范围内的油价波动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巴西的石油平均日产量为188万桶,位居拉美第三位,相比位居第一位的墨西哥(272万桶)和第二位的委内瑞拉(235万桶),巴西与之迥然不同的是它的石油产量正日益增长.巴西计划2020年以前使本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一倍以上,并有潜力成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随着巴西2030年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更使其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巴西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因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而出现上升态势,使得中巴能源领域的更深一步合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特别是海外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本文对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已经成为大国间经济、政治、外交斗争与合作的焦点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发展中消耗大量的石油等能源,因此目前研究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1、石油消费快速增加,石油储量不足。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3年与2001年相比石油消费净增总量超过4200万吨,年递增8.7%。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2亿吨,增长更是达到了34.8%。2010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规模将达到3.5亿-3.8亿吨,而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1.4%-52.6%。我国陆地石油探明储量较少,2002年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而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石油供应紧张,同时国际油价起伏不定,给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已将石油资源储备作为缓解石油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而建立油价与石油储备间的联动机制是储备中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石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石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和财务管理是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二者发生了嬗变,不仅会计集中核算的方法得到了创新,而且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也发生了变革,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现行的石油资源税费制度与其制订初的目的相悖甚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石油资源税费制度的现状出发,就石油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比例和征收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逐年增加,但国内石油资源不丰,不能满足需要,加之国际市场风险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等原因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严峻。为了保护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本文在提出制定我国石油安全战略目标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利为谁所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中国改革》2005,(5):21-25
国内油市随涨不随跌、民营油企楚歌声声、外资石油大鳄虎视眈眈、俄罗斯对华输油管道步履蹒跚、油荒此起彼伏、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落英无处。本以为,打造出两三个世界级的石油航母会令世界仰视不已,令国家受益颇丰。未曾想,在宏观调控频出重拳打压时,我们的航母却非但没有起到调控国内市场的作用,反而是推波助澜,一价高一价,撩拨得消费者纷纷抢购忽多忽少的油票。中国民(私)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均说得好:实践证明,用行政力量保护的石油产业垄断的状态,并没有达到当初的政策预期,没有增强我国在世界上开发石油资源的竞争能力,没有更有效地配置我国国内石油资源,反而使我国社会和政府可能处于被行政力量垄断挟制的境地。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列序前两位的改革年的核心任务。而中国石油行业与这两项改革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石油能源的现状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的石油不论是当前的生产量还是石油的总体储存量都是严重短缺的,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存储量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还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低下,大部分企业依然是粗放型的成长模式,设备陈旧,节能意识差;同时石油资源的回采率低,浪费严重.这种自相矛盾现象后的原因是我国石油能源的定价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石油资源短缺,价格已在高位上,还在继续上扬,到了用户难以承受的地步。但由于石油的特殊优异性和难以替代性,石油需求量仍不断增长,特别是我国石油需求量很大,由于本国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原油,同时还要进口以油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如果按表现当量记,进口石油量将更大。2006年全国石油消费量34876万吨,其中进口19453万吨,占5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