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中国的读书人,历来重功名。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人人都想干一番大事。这当然很好。但大事不是人人都可以干的,且都去干大事,谁来干小事?韩愈的“伯乐相马”说,既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现实,也反映了古时知识分子的抱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做小事的人很少,愿意把小事做细做好的人也许就更少了。其实,我们并不缺少雄韬大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也不缺少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缺的只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老子说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从细节做起,必须做对细节,做好细节。  相似文献   

3.
齐物论 《经济》2004,(9):92
中国人喜欢谈政治,美国人也喜欢谈政治,不过二者取向与旨趣不同:中国人关心“大事”,指点江山,纵论寰宇,而且一谈就上升到高度;美国人关心“小事”,远取诸州,近取诸身,其间虽也夹杂“主义”、“社会”等大词,却多是为身边琐事作注解的——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浪费理论资源。 其实美国政治生活并非没有“大事”,只是“大事”已经上了轨道,很难谈出多少新鲜东西,连两党竞选纲领都越来越接近,美国人自然对“大事”兴趣不大。而美国人之所以关心“小事”,乃是基于美国社会结构之中根深蒂固的社区传统,美国人常给世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4.
使用青年干部三戒郭成一戒用纸上谈兵、华而不实之士。青年人热情高,但志大才疏者不可用;青年人有理想,但好高骛远之士不可用;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但夸夸其谈者不可用。我们要把青年干部培养成既有理想又脚踏实地、既有知识又有实践、既能干大事又肯干小事、既能唱主...  相似文献   

5.
本然 《经济纵横》2005,(11):96-96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经理对我说:“什么是管理?我看就是三大块事儿:第一、开会:大事小事都得和有关的头目开会商量,不能一个人独断专行;第二、训人:生产上、销售上出了什么事情,都不能不闻不问,是谁的责任就训谁,不然还不天下大乱了:第三、应酬:见上级、见客户、见协作单位、拍广告、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宴请,就是剪彩、新闻发布,不露面还不行,简直像是套上笼头的马,别想尥蹶子不干。什么双休日、节假日从来不敢想,工作压力太大了……”  相似文献   

7.
《经济咨询》2007,(6):32-34,36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经济大势正在变化。当前要面对的问题,首推通货膨胀。超过5%的通胀率绝不是小事,当然也不好说已经是很了不得的大事。问题是,小事也可能转成大事。能否化解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判断、措施和发出的信号不能含糊。含含糊糊要误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仅要办大事,也要善于办小事。但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按照温总理的"加减法"计算,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人那就是一个大问题,家庭内部产权安排是"小事",但是它涉及到13亿人、3.9亿个家庭,就成为"大事".  相似文献   

10.
多年前看过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书中描述了主人公一系列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激起的小小涟漪构成了其酸甜苦辣的人生。企业同样是这样,虽然会有战略重组、业务变革这样的大事,但在企业生命历程中占主角的同样是一系列鸡毛蒜皮的小事。企业的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部门经理,有的单位称为部长、主任,或是部门主管.从级别上来说,部门经理属于单位的中层干部;从权限上来说,部门经理从管二三人到几十人不等.当然,有的部门经理是光杆司令,手下一个人没有;也有的部门经理能管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比如某跨国公司某事业部的经理.部门经理做得好的,能成为副总直至CEO;做得不好的,则被贬为平民甚至卷铺盖走人.部门经理每天都要面对上司与属下,上下受气.做得好与不好之间,除了业务水平之外,在管理艺术与人际关系上,也是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2.
按照温总理的“加减法”计算,任何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人那就是一个大问题,家庭内部产权安排是“小事”,但是它涉及到13亿人、3.9亿个家庭,就成为“大事”。哈尔滨女教师为报取暖费突击“离婚”、宜宾女虐夫七年致其10级伤残、2300多万的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异常、对家庭不满意而  相似文献   

13.
学步桥所是一个只有6个人的小所,下辖624户纳税户,80%为个体户,税户零散,工作难度大,征管工作很不好做。 1999年,马丽君被任命为学步桥税务所所长。当时她感到思想压力很大,担心干不好,有负领导的培养与厚望。原所长看出她的顾虑,不断给她打气。领导的支持让她暗下决心一定把这副重担挑起来。经过两年多全所合力同心的不断努力,学步桥所税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上海市市长韩正谈到了上海人的就业观,认为“上海人过分爱面子”也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就业。他说,上海正在针对上海人的这种特点推出一种“体面就业”,实施“万人就业计划”。为别人做保姆、服侍人,上海人不大愿意干,但如果把他们组织起来,设立“社区服务人员”岗位,一方面形成了一个群体,另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容易为大家接受。又比如清洁工,上海人不愿干,但如果组成社区保洁队伍,在上海就业市场上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孙陶然 《新经济》2011,(3):72-75
第1条 创业者,人生之大事也,不可轻启 创业是带着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儿,九死一生,如果没有做好破釜沉舟的决心,最好不要启程。  相似文献   

16.
走进合水县国土资源局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的是一条条勤政廉政的警句:“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廉字有节”……在这里不管是局班子领导还是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把热情和激情融入各项主题活动,时时体现着“我是国土人、国土是我家”的国土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7.
在中人网论坛上最近有这样一条帖子:我从一家外资企业的人事主管跳槽至一家民营企业担任人事行政经理。做了近3个月后,我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我做经理没有实权,大小事情都得请示。副总是老总的外甥,营销总监是老总的小舅子,生产经理是副总的老婆,食堂承包人是生产经理的弟弟,财务经理是老总的干妹妹,谁也不能得罪!我真的很烦,有时真想不干了,又不想让某些人看笑话。这条帖子引起大量会员的共鸣,兴趣和讨论,浏览了数百条跟帖后,记者采访了其中一位主人公,记录其在职场中所经历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产品与人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质优价廉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进而赢得市场。然而,怎样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呢? 一位经济学家有次到亏损企业调查,和工人的对话发人深省。工人对经济学家说:厂里发不出工资。经济学家问:为什么?答:产品卖不出去。问:为什么卖不出去?答:质量不好。又问;为什么质量不好?答:做得不好。又问:是做得不好还是不  相似文献   

19.
曾仕强 《新经济》2006,(4):55-57
欲成大事,必走中道。人生的目标是要做大事。什么叫做大事,有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异化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理论界讲异化,大体上都是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的。这部《手稿》,本来是1843年马克思移居巴黎以后,主要是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写的。当时,他打算写一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书名是《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45年1月20日,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里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恩格斯催促他一定要在四月以前写完,尽快出版。信中指的可能就是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