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分类 企业合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的,通过兼并、控股等形式控制和操纵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企业合并主要包括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家企业,其中只有一家企业继续保留法人资格,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随着合并而消失,合并后留存的企业对所有被合并企业原来的资产实行直接控制和管理。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由于被合并企业已清算解散,合并后的企业仍然是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因此合并后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合并前的相同,有所变动的只是会计报表反映的对象,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创立合并是指几家企业协议合并组成一家新企业。在创立合并的情况下,原来的企业不复存在,其资产全部转由新企业控制。由于创立后的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仍然是一个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因此也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合并会计报表是当今会计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被称为“国际会计领域三大难题之一”。本文拟就不同的合并理论及其相关的若干深层次会计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方面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一、企业合并相关知识企业合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兼并、控股等形式控制和操纵其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三种方式是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取得控制股权即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取得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净资产而后者宣告解散,也称兼并。吸收合并的结果是只留下一个单一的经济主体和法律主体。创立合…  相似文献   

3.
王蕾 《集团经济研究》2007,(19):368-369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 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变为一个公司的行为.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吸收合并;二是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解散.由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意义上的合并还包括控股合并.控股合并指一家企业买入或取得了另一家企业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或出资证明书,且已达到能控制后者经营和财务方针的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按照合并的法律形式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注册成为一家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各企业均注销法人资格,由新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  相似文献   

5.
王芳  余家健 《财会月刊》2008,(12):25-26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其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法律形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与控股合并;按照合并时点可以分为期初(期末)合并与期中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  相似文献   

6.
企业合并按照合并的法律形式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注册成为一家新的企业,参与合并的各企业均注销法人资格,由新的企业持有参与合并各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根据企业合并的类型和法律形式,新设合并分为同一控  相似文献   

7.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签订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企业合并已成为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有效扩张手段。本文主要从企业纳税影响的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合并”定义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根据合并法律后果的不同,合并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合并定义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根据合并法律后果的不同,合并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合并的两种主要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彼此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证券、资产、签定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一家或几家其他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经济实质可以分为权益法和购买法。  相似文献   

11.
并购是兼并与收购的统一。兼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企业,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收购指通过任何方式获取特定财产实质上所有权的行为,可以是股权收购,也可以是资产收购,无论哪种收购,都只是取得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但该目标公司在名义上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该目标公司仍具有法律上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签订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企业合并已成为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有效扩张手段,体现了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可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主要从对企业纳税影响的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部分企业来信询问企业改组改制中税务问题如何处理,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为适应企业合并、兼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改组、改造的需要,推进企业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对企业改组、改制有关所得税纳税人认定、资产计价、税收优惠和亏损弥补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一、企业合并、兼并的税务处理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合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签订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5.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并购方式,吸收合并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中,其中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成为存续公司,而被吸收公司注销法人地位的合并形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减少行业的竞争对手,提高行业集中度,又有利于缩短上市周期,提高上市效率。当前通过母子公司吸收合并实现整体上市已经成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另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按照国际惯例,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兼并是企业变更和终止的方式之一,是企业竞争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周宇 《事业财会》2005,(1):23-24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方式进行拓展,以期获得规模效应与竞争优势。从各国实践来看,外部合并已成为趋势。企业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纽带而置于一个管理机构或集团控制之下的企业组合方式。美国是最早规范企业合并的国家,本比较美国和我国对于企业合并中的会计处理,希望为合并准则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并购市场的运行效率分析邓荣霖,李琦企业并购(M&A)是企业产权交易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包括企业合并和企业收购两种形式。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依照当事者所制定的契约关系,并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及权利义务关系,归并为一...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联合,或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中指出:“企业合并是指通过一个企业与另一企业实行股权联合或获得另一个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而将各独立的:企业组成一个经济实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中将企业合并描述为:“企业合并发生于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或若干个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净资产或股份并取得其控制权。”上述概念强调了两点:一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是彼此独立的,而合并后,它们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就处于单一的管理机构控制之下,所以企业合:井的实质是取得控制权;二是强调了单一的会计主体,即企业合并是以前彼此独立的企业合并成一个会计主体。一切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的问题,都是建立在这两点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