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牟其中“一度理论”的引伸意义六安市木厂镇政府吴广进南德经济集团总裁牟其中先生发明了一个著名的“一度理论”,其公式是:99”C+1”C一沸腾(沸点)。这条理论及公式简单明白:一锅水烧到了99”C,仍然是生水不能喝;如再添一把火.增加一度,水烧开了,水能...  相似文献   

2.
审视知识经济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提出“知识经济”,到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给予“知识经济”以明确定义,再到1998年2月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长达46页的报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短短数年之间,“知识经济”从一个新鲜陌生的词汇已经变得炙手可热,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从各种角度谈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几乎成了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概念。对于“知识经济热”,学术界也有人表示疑虑或旁观,然而,各种媒体所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进入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也将是教育的世纪,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兴盛与综合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生产力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人类社会已经度过了三个经济时代: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现在已飞跃上工业时代最辉煌的巅峰,并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一、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在这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历史时刻,知识经济这一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其意义深远。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呢?知识经济,有人称为“信息经济”或“新经济”。联合国研究机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知识经济合理性的展现过程,并就“知识经济时代”阐明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谈论知识经济,特别是对于西部开发的策略建议。台湾讨论知识经济的学者专家也很多,甚至高层人士也提出,未来台湾经济发展若“舍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将无路可走”。不过,有些人忧心知识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先生说:“知识经济的社会将出现数位落差,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过去十几二十年来,知识经济带来的问题,我闭起眼睛来就会担忧。”知名学者李家同先生说:“听到‘政府’的高级首长提出知识经济的看法,我对此非常担心,因为我根本不赞成知识经济这一种说法。知识经济的确有一…  相似文献   

7.
1998年2月 ,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及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长达46页的报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一时间 ,“知识经济”一词热遍大江南北 ,成为流行术语。上至专家学者 ,下至平民百姓 ,每个人都在从各种角度谈论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几乎成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概念。正如有人开玩笑所说的 :“知识经济是个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殊不知 ,这世界如果有一个什么都能装的筐 ,那这个筐肯定有漏洞。关于知识经济还没有一个无可争议的权威定义。流行观点认为 ,知识经济是建构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  相似文献   

8.
朱晓刚 《科学决策》2005,(10):37-38
自1997年底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知识经济”的讨论曾一度出现过迅速升温的态势,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国内外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就连在“知识经济”发源地的美围,也有许多学者表示并不真正了解知识经济。我国围绕这一主题的讨论,尽管一度比国外还热,但一些文章仅仅是在外围兜圈子。甚至散布了一些令人愈加困惑的信息,加剧了国人对知识经济理解上的错位与混乱。本文打算就知识经济的理解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5月30日,新华社一则通讯石破天惊 :南德经济集团总裁牟其中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牟其中称得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风云人物 ,他那海阔天空的神侃、惊世骇俗的创意、天马行空的壮举 ,着实曾让人们敬仰过、礼赞过。然而 ,早在几年前就曾有人预言过 :牟其中早晚要出事。不幸而言中 ,牟其中东窗事发 ,将以花甲之龄在牢狱中度过残年余生 ,抱憾终身。并非说成则为王 ,败则为寇 ,客观公正地总结牟其中 ,使后人哀之而鉴之 ,应当说是很有必要的。传奇人生从小商贩到倒卖飞机 ,从“大陆首富”到“首富”到“首骗” ,从北京被捕到武汉庭审 ,2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被视为各国现代化发展楷模的"知识经济时代"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近十年来,西方社会的"去工业化"、高福利化、虚拟经济化和"过度服务化"面临严峻挑战,此次世界金融危机和欧洲的动荡,以及欧美发达国家重提"实体经济",倡导"再工业化",弱化福利型社会、虚拟化经济等表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已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一个朋友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在报纸上看到许多讨论“知识经济”的文章,他作为一个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虽然对这类文字颇感兴趣,但并不清楚“知识经济”和企业的管理行为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希望我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邓小平理论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其究竟在哪些方面对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将如何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致力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面,笔者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粗浅地探索。一、邓小平理论为我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命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也包括科学”的论点。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现代…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坚持创新原则尤为重要,其重要性需提升到“战略核心”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4.
1998年2月,中国科学院向觉中央及国务院提交了一份长达46页的报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一时间,“知识经济”一词,热遍大江南北,成为流行术语。上自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都在从各种角度谈论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几乎成了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概念。正如有人开玩笑所说的:“知识经济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一些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充满了恐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会造成失业下岗现象的加剧,失业率的上升.怎样认识和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文章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经济时代注重的是“物本管理”,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注重“人本管理”。只有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工程,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众多的农田和丰富的劳动力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时代是以富有的自然资源和矿藏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目前 “知识经济”在我国炒得过热的情况, 提出 “知识”未必都 “经济”, 认为 “知识经济”在我国实行尚不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与会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 ,最早是 1 990年联合国有关机构组织专家讨论 ,提出了这一概念 ,1 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明确定义“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 ,“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在工业经济时代 ,资本是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代表创新能力、以人力资源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成为推动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传统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的核心动力”这一基础上的 ,是为工业经济服务的。面对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不少省市都在抓紧准备,创造条件,采取对策,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陕西来说,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重新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应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一、依靠知识经济是陕西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指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利用基础上的经济。这一术语产生是源自对科学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充分认识。”这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20.
翻开林林总总的报刊,最抢眼的词除了“下岗”、“法兰西之夏”、“数字化生存”之外,莫过于“知识经济”了,这使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知识经济时代跃动的脉搏。它之所以频频成为媒体炒作的题材,并不是报刊老记们一味地追时髦赶新潮,而是确确实实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