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到经济因素、教育培训和劳动力的供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灰关联分析,掌握各个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便根据研究出来的影响力,制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制度因素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消除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芳序  文革  朱文豪 《价值工程》2021,40(21):10-12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后,成渝两地乡村地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下成渝两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也面临着转型.文章从城市群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出发,结合成渝城市群"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的特色,分析了城市群内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的重要性,从打造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的角度,构建了成渝两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水平评价指标,为成渝城市群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最大的就业群体,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我国扩大再就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东平县劳动就业办公室对本县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情况报告入手分析,总结出历史与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民工社会保障、产业结构五个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改善劳动力转移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更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正逐步显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有限,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劳动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劳动力的转移,其中农村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已日渐突出,已成为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广度和深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认真分析农村劳动者素质以及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积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快转移的对策、途径,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伟  笪鸿雁 《企业研究》2011,(12):201-20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更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正逐步显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24-125
文章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进行了解释,在基础上讨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拓展的推-拉理论能够比较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两者具有共同的"推力"和"拉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找出当前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论证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河南省现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1843万,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空间.挖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形式,是有效地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景区边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满意情况和对未来工作的打算,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景郊型农家乐,从而有序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焦点问题与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间不平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纯收入的逐步提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劳动力转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劳动力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中,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岩松 《活力》2011,(3):43-43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制度因素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消除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田静  罗锐  李婷 《企业导报》2012,(10):149
本文从陕西省资产业结构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促进充分就业,结合陕西省的产业结构提出了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探析新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描述了加快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意义,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新情况,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但东部沿海某些地区出现了局部性的"民工荒"现象,劳动力变得尤为稀缺.虽然沿海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短缺,但农村仍有一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面对这一不合理的现象,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利用1980~2010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的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虽然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从在长期来看,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下列特点:转移领域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转移地域主要是省外,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外出转移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广西工业化程度低与城镇化滞后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合理的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制约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题,而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基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而且中国决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民族地区.所以,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农民发展更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为实现西部地区劳动力持续更好的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