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作为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市),新民市坚持产业化、科学化、设施化、特色化原则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农业化生产向工业化生产、南农业增收向“非农”增收的转变.开辟了区域清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县(市)领导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工作当中有关问题的意见和看法,最近,河南省农调队在郑州、开封、洛阳等16个省辖市的中牟县、开封县、伊川县等25个县(市)中对50位县(市)党政领导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对经济走势、农民增收和  相似文献   

3.
宜州——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一座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1993年撤县设市以来,宜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强市、工农互动”的发展战略,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以工业大会战,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战深入开展,促进劳务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供销社坚持三级联动、整体推进、助农增收、提供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树立榜样、搭建平台、政府推动、上下联动等方法,积极组织和引导市、县两级供销社创办农民经纪人协会,从而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农民经纪人提供了创业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李志钰 《发展》2012,(3):31-32
乡镇工作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的一年,清水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5551”发展战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4116”增粮增收富民工程的发展思路,以农业产业化和项目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荷泽市巨野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有878个行政村,农业入口82.7万。占总人口的81.8%,农户22.8万户。作为农业大县,解决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问题已成为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巨野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路子,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百千万”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1,(6):82-82
2011年.为丰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市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7459万元.大力扶持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相似文献   

8.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腹地,辖3市1区6县,是闻名全国的产粮大市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改革的深入,全市农村经济遇到了新问题: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负担愈加沉重,消费一獗不振。绥化市各级老促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帮助老区农民群众,各打各的优势仗,各找各的突破口,各念各的“致富经”,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令人振奋的发喂路子?  相似文献   

9.
上庄乡共有24个村,6500户,2.4万人,耕地3.6万亩。去年以来,该乡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多措并举,使“122”富民工程成为全民创业的大舞台,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大突破。去年,市补资金597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200万元,发展冷棚1500亩,实现农民增收1800万元,人均增收750元。今年,全民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全乡农民已先行投入1980万元,新上冷棚2000多亩,全乡设施果菜发展到近5000亩,有13个村实现了户均一亩冷棚。今年,全乡仅冷棚一项就可增收5500万元,人均增收2300元。棚室被群众高兴地称为“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长三角沪、杭、苏、锡四市为例,从收入总量、结构、增长速度及城乡差距等方面入手,对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地区间农民收入特征、增收方式等个性差异,作者分析后认为,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与激励的不同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最后,结合四市的农民增收经验,提出了发达地区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淮安市有223个省列经济薄弱村,分布在5个县(区)、61个乡(镇)。全市经济薄弱村为在“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八有”目标(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田、有特色产业、有配套设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确保每年20%左右低收入农户实现脱贫,积极寻求增收之道,思考留“根”之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干村万户帮扶”工程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围绕“两个增收”(集体增收、农民增收)把“根”留住的扶贫经济理念,全市确立了“集体增收要有工业经济支撑、农民增收要有特色产业支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整村推进资金、南北挂钩资金、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原则实行“两个50%”(50%用于集体增收,50%用于农民增收)的工作要求,实行扶贫资金滚动使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省、市委扶贫工作队和市、县(区)扶贫办的共同努力,初步探索出六种经营机制,尝试了九种帮扶方式,收到了初步成效,达到了“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永红 《发展》2011,(2):50-50
2010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3.
"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的农村科技服务工作,由省委农工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林厅联合牵头,省信息产业厅、省科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等16个单位共同参与。活动开展4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影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推进措施。2008年,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南京、泰州、宿迁等三市实地调研,三市非常重视"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形成了各自的做法和特点,带动农民增收158.5万人次,农民增收总额4.47亿元,人均增收300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丈章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建议尽快加大活动专项经费投入,加强各地经验交流和推广,树立活动的统一名称和品牌,增加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工程。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从农业、农村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从农业内部来说,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增效的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根据全市11个县(市)、区农经信息户全年收支预测分析,农村经济总收入将达463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0%。第一产业收入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收人达到88.81亿元,比匕年增长3.2%牧业收入3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10元,创近几年新高,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县域内各次产业的发展,乡镇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而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已接近饱和.事实证明,贫困县农民县域内实际务工增收要比大城市务工增收更多,所以县域之内应是贫困县农民务工选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互联网科技提供金融服务,具备更为广泛的触达能力,从理论上讲,更有利于实现增收减贫。围绕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问题展开,利用“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用各地市 2011-2019 年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的增收减贫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机理。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山东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低于全国水平,且差距逐年拉大,各地市发展水平分三个梯队,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差异最大。(2)山东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减贫有显著积极影响,收入增长是数字金融减贫的中介变量。(3)山东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随城镇化、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2,(5):60-60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这五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度超过90%,城乡统筹发展综合得分达到90.1分,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在全省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奥运即将来临之际,营口市地方税收再传捷报:截至6月30日,全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地方税费收入33.92亿元,同比增收10.43亿元,增长44.4%.其中,全口径税收收入23.16亿元,同比增收7.62亿元,增长49%;市以下一般预算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收4.75亿元,增长45.6%;社会保险费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收2.69亿元,增长35.6%.税收收入总量位居全省第四位,税收收入进度、增幅和市以下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二位.税收收入各项指标突出体现了营口市经济在全省的位次.  相似文献   

19.
令续鹏 《发展》2010,(5):23-23
通渭县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重点推广区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旱作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大面积推广,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国兴 《发展》2010,(3):35-37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永昌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央和省、市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农业“一特两化”的要求,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县富民举措,通过兴产业、建龙头、创品牌、抓流通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使全县农业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较好地缓解了用水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逐步探索出河西走廊传统农业县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