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流动性储备是流动性概念的延伸,考察对象是虚拟经济部门中的货币滞留量。虚拟经济的运行离不开滞留在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以及银行间市场和黄金等市场上的资金,这些资金按照某种规律在虚拟经济部门之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流动不已,影响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些部门的资产交易量,从而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本文以中国虚拟经济主要部门的数据为基础,对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数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虚拟经济中的流动性储备近年来已占M2的10%~15%,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则是虚拟经济中流动性储备最主要的两个部门。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池”功能在相当程度上可作为外部货币冲击的缓冲器,利用好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池功能可以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货币利润与虚拟经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货币利润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目标.货币虚拟化以后,经济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实物产品的物质内容,而是其价值增殖的结果.货币利润的表现形式和创造过程决定着经济系统内经济主体的活动方式和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向,是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所在,虚拟经济的繁荣成为市场经济追求货币利润的必然结果.经济虚拟度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之比,体现了虚拟经济系统中货币利润的创造能力.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合理协调货币利润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配,是促进和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虚拟经济的测度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和经济虚拟度这两个反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关系的指标,以及虚拟经济的货币占用量、虚拟经济交易活跃度和虚拟经济灵敏度等反映虚拟经济与货币数量关系的指标的设置原理与意义,进行了逐一解释.用上述指标分析了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基于广东2003—2012年间的货币过剩数据、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VAR模型等方法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过剩程度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产生明显刺激作用,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目前应当高度关注过剩的货币发行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经常性背离关系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经常性背离。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构建货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模型,发现货币流动的非对称性和资产收益率相等的偶然性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对背离有所为,使其波动幅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并从狭义虚拟资本的角度考证了虚拟经济的规模 ;分析了虚拟经济与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区别 ,认为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相适应 ,近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发展中国的虚拟经济。  相似文献   

7.
张丽 《特区经济》2011,(4):289-291
马克思在19世纪就对虚拟资本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国内学者结合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新情况重新定义了虚拟资本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了以研究虚拟资本运动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学说。虚拟经济的理论研究包括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虚拟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因素、虚拟经济中风险的产生和防范、以及虚拟经济的评价体系等。大量经验分析证实虚拟经济的运行存在独立性,虚拟经济通过影响货币流动性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虚拟经济的稳定性对整个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虚拟经济的起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货币和价值符号是虚拟经济的原始动态,虚拟经济的所有秘密,都隐含在简单的商品经济关系中。虚拟资本是在信用制度和股份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一旦产生,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资本产生独立运动,这是虚拟经济膨胀和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虚拟经济与实体的矛盾必然通过泡沫危机的形式来解决,其结果必然是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价值回归。虚拟经济的这种运动,实质上是社会财富再分配和生产关系调整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风岸 《辽宁经济》2003,(12):58-5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社会经济活动总是由虚拟经济成分和实体经济成分组成。实体经济是指以社会物质资源为对象,并能够以实物形式和货币形式为社会带来实质性收益的经济活动。而虚拟经济则是以虚拟资本的运作和获取未来资本价值增值为目标的经济行为。理解虚拟经济的关键是虚拟资本。  相似文献   

10.
论虚拟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钱津 《开放导报》2006,(6):10-13,26
虚拟经济是从货币的运行领域作出的概括,而资本市场则是货币虚拟运行的具体表现,即是虚拟经济的具体表现。因此,资本市场的活跃就是虚拟经济的活跃。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更大力度地发挥活跃的资本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而另一方面,在虚拟经济性质的资本市场运行中,经济的稳定性更需要给以高度重视的。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不论是长期的稳定,还是短期的稳定,都必须是市场充分活跃的稳定,而不能是僵化的稳定。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国家对资本市场的调控应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但这种宏观调控并不是可以脱离实体经济运行要求的。宏观调控虚拟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为实体经济运行取得良好效益服务的。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对资本市场宏观调控的要点包括: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迅速扩容,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彻底地改造股票市场以及按照银行业国际惯例规范借贷市场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学者从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出发创立的经济学命题“虚拟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从实践中提出的虚拟经济理论观点,以及从虚拟经济视角思考的热点问题。其中包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虚拟经济核算理念与方法、虚拟经济贷币利润来源与动力、财富与风险的积累、人民币国际化、银行呆坏账的处置、房地产资金聚集效应和虚拟经济流动性储备池功能八大前沿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经济与中国工业化腾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津 《开放导报》2008,(5):24-29
现代市场经济的最突出表现是虚拟经济的增长。如果只是研究实体经济增长,而不研究虚拟经济增长,那么,这种研究就未能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但虚拟经济同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虚拟经济的真实存在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真实存在。虚拟经济的这种真实存在集中表现在它与实体经济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正是这同样的货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连接在一起。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出现了激烈的价格上涨,但这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必要的和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调整,只是这种价格上涨也必然引起货币的急剧贬值。而这种货币贬值既会影响实体经济领域,也会影响虚拟经济领域。就中国的股票市场而言,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前提下,股票的市值需要相应地爬升,而不是跌落,否则,就是市场尚不成熟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虚拟经济的经济学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虚拟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学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看作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强调市场经济虽然是物质生产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但是其本质属性是价值的不是物质的;强调在不断虚拟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货币功能的演变及其决定性影响,强调虚拟经济是第一序的资源配套机制的功能,更强调虚拟经济蕴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币供给量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膨胀的结果.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冲击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虚拟经济对于货币冲击的吸收能力大于实体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丰富其产品的种类,增加交易数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货币冲击,防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现代日本经济》2002,121(1):40-44
从虚拟经济(主要是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导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基本层面:日本的生产率低下,并且长期没有提高,从而实体经济缺乏发展空间,无法填充虚拟经济中产生的泡沫。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导致日本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则是缺乏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给予了当今中国的股票市场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美  黄达海 《科技和产业》2010,10(1):16-18,74
从临空经济相关理论出发,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以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发展为例,探讨了顺义临空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使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评价了我国主要中心城市临空经济发展成熟度。结果表明上海是国内临空经济发展成熟度最高的城市,而天津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7.
宋欣欣 《科技和产业》2023,23(7):111-116
数字经济时代就业质量的提升对稳就业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2011—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证检验产业升级与数字经济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就业质量。同时,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即数字经济能通过产业升级路径来提升就业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国家当前就业质量,需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虚拟经济膨胀:次贷危机的源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白屯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62-65
生态经济在关注人与自然、追求环境友好、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划清了界限,但生态经济同时面对着生态风险。生态风险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处于威胁和伤害的可能性之中,它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生态系统流变等新的变数以及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生态风险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We estimate the open economy new Keynesian Philips curve (NKPC) to characterize the inflation dynamics of Korea. While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he NKPC holds for the pre‐currency crisis perio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inconclusive for the post‐crisis period. Has globalization increased the role of global factors relative to domestic factors? Can labor income share still serve as a good measure of real marginal cost following the structural break?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for the post‐crisis period, we use two types of open NKPC: the relative prices model and the incomplete pass‐through model. The estimation of both models indicates that the forward‐looking behavior is important, and its role is reinforced in an open economy specification. Both NKPC models also show that the external factors are more relevant inflation drivers than the domestic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