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尽管诸多媒体报道房价回落,但市场感受和统计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保障房被纳入新建住房或新建普通住房的统计范畴,并对整体房价的下降"贡献"良多。将保障房价格混入商品房价格中一并计算,掩盖了真实房价,有混淆视听的嫌疑。而且,这种混淆经过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加重城镇居民的生活负担,而且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本文选取西安市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数据作为研究,保障房的发展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情况作为代表,通过保障房建设对西安市商品房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保障房建设对西安市房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宁的这种想法不无道理.限价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政府为买不起房的中产阶层准备的,定价标准理论上仅为同等地段、同等类型商品房价格的70%,房价原则上低于普通商品房.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采用我国2001—2017年30个省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老龄化、居民消费和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老龄化、居民消费与商品房价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整体来看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为负,居民消费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为正。在控制房地产投资、就业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后,老龄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存在消费水平的门槛效应。消费水平较低时,老龄化的增加能促进房价的上涨。当消费水平较高时,老龄化的增加能抑制房价的上涨。地区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以后老龄化的增加并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11年的住房土地供应计划,其中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供地7.74万公顷,比去年的实际供地量增加一倍还多。在巨大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压力下,各地土地出让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近两个月以来,各地政府开始试水商品房配建保障房的土地出让模式,即在普通商品房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商品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房价成为政府和民众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商品房价格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文章以商品房价格运行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商品房价格的现状,通过建立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分析地区差异的影响。提出在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和商品房价格的过程中,不仅局限于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更要从根本上统筹安排,注重实施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推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1,(14):42-42
2011年房地产行业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行政调控基调,主要城市2月份成交量跌幅已经超过去年“4.17”调控时的水平,一线城市价格也开始回落,政策收效明显。另外,需求方面,限购令、限贷政策和保障房建设是影响商品房成交量的三大重要因素。限购令使购房需求在城市之间和时点之间发生转移;限贷政策影响了资金实力稍弱的投资型购房者和收入较低的自住型购房者;保障房也将分流一部分商品房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商品房价格的现状 (一)商品房造价、销售价上涨过快。1988年,全国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多在600元/m~2以上,1991年,北京、广州已突破2000元/m~2,1993年房价继续上涨,北京、上海房价超过3400元/m~2,有的高达5000元/m~2。商品房价格的暴涨,不仅使大多数居民望房兴叹,也超过了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承受能力,导致滞销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住有所居是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目标.在当前普通商品房价格高企背景下,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困境日益凸显.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保障房覆盖率显著提升,但资金不足、分配不公、管理低效等问题制约了保障房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引入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机制作为保障房领域的新型发展方式,通过对PPP的特征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PPP在保障房领域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西商品房价格自2005年后逐年飙升,高房价使普通大众望房止步,加剧了广西地区的社会矛盾,给社会和谐带来极大挑战。弄清楚广西地区高房价的原因已经显得及其重要,本文通过搜集广西房地产的相关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广西房地产价格进行了解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人买不起房,政府推出了3600万套数量的保障房建设,一方面解决了当前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调控了过热的商品房市场.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此规模巨大的保障房,然而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性来源成了制约保障房建设的一个瓶颈,解决好了财政资金配套问题,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才能如期完成,同时也弥补了政府在住房保障领域多年的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一、预告登记的起因和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预告登记的起因预告登记制度源于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的商品房预售房制度,所谓商品房预售制度,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当时我国为加快商品房建设、增加住房供应量,加速开发商建设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开发商资金使用成本,各地政府大力推出了预售房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房地产  相似文献   

13.
我们选取我国2003-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及影响房价的因素、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小于东、中部;房地产价格在需求和供给市场违背一般价格规律;银行信贷对东部地区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中、西部当期需求的增加会促进下一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最快到2016年,拥有多套商品房的普通人,恐怕就要考虑拥有的房产如何交税了. 作为居民必需品的住房,这些年房价一路飙升,甚至远远超过普通民众的购买能力,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乃至几乎所有省会城市的房价,无不让普通老百姓望房兴叹.  相似文献   

15.
保障房建设的投资诱发效应——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帷幕已经拉开,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和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将取代商品房成为经济新的拉动点。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将带动上游行业快速发展,本文采用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三类行业需求增加最快:非金属和金属建材业、运输服务业和能源行业。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保障房建设对其上游行业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并对保障房建设引发的投资布局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银瑞 《时代金融》2014,(14):31-32,40
本文在基于1998年房地产业才开始进行商品房的改革,所以选用2000年到2010年11年华东7个省际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FDI与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HP的年度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FDI与HP之间的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房价变动引起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针对一系列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政府应该寻找其他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关键因素来控制房价,通过合理地控制房价水平,从而更好的进行房地产业的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17.
房价波动对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资产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财富,房价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支出行为.对全国和特定地区的数据进行稳定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和加入房价变量的消费函数模型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发现,房价上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房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商品房屋的财富效应是不同的,财富效应分析可作为考量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和价格合理性的一个测度.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0年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均GDP、土地价格和房产税为控制变量,运用层级回归方法探讨了经济适用房价格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适用房价格未能抑制商品房价格的表象是不真实的,两者存在着正向关系。而且,经济适用房供给量正向调节经适房价格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人均GDP和房产税均显著正向影响商品房价格。经济适用房供给量对商品房价格有显著负向影响。土地价格正向影响商品房价格,但不显著。最后,从合理确定经适房价格、增加经适房供给力度、调整房产税征收内容与范围和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等方面给出了降低商品房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考察货币供应量和商品房库存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去杠杆和去库存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2008年到2015年之间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商品房库存与12个主要城市房价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了如下三类效应:一是货币效应,不同城市商品房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呈强正相关,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中的深圳与二线城市中的杭州与北京相比,更为突出;二是库存效应,不同城市商品房库存与房价负相关,从城市看,二线城市中的杭州与二线中等城市中的成都与北京相比,更为明显;三是交叉效应,货币供应量上升会缓解库存增加带来的房价下降压力,但库存增加却会强化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带来的房价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主要应该体现在建设标准上,应该多建一些适合工薪阶层购买的普通商品房,少建一些高档商品房和公寓。而不是单独拿出一些地来给予特殊政策,这样对健全规范商品房市场不利,对开发商也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