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沥青路面开裂原因及裂缝的形式 1.原因。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二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由于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或推荐沥青路面需采用半刚性基层。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在化学反应、荷载、温度和湿度变化等条件下,由于各种材料的变形不一致而在其间产生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微粒的粘结面产生微细裂缝。随着荷载的继续作用或进一步的温差和湿度变化,微细裂缝逐渐扩展、贯通,从而产生较大裂缝。  相似文献   

3.
楼板裂缝是由于设计、施工、环境、外力等原因引起而产生裂缝,裂缝通常分为两大类,一是变形引起的裂缝,也称为非结构性裂缝,如温度变化,砼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裂缝,二是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结构性裂缝或受力裂缝,其程度与荷载相应,预示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裂缝是民建结构中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一般裂缝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或刚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另—种是施工时由于质量缺陷而出现的裂缝.对于这些裂缝,要掌握其形成原因才能更好的控制裂缝的发生.本文分析了工民建结构裂缝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1.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6.
一、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荷载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相似文献   

7.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这将成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气体组成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拉应力或剪应力,生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串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  相似文献   

9.
何建平 《大陆桥视野》2012,(16):156-156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分析了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等方面的控制措施。一、裂缝的种类1.按产生的原因分类。混凝土裂缝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种类型:(1)由荷载产生的应力引起的裂缝;(2)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动载和静载所引起的,处于运动和不稳定扩展状态,应考虑加固和补救等措施。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温度变化、不均匀下沉、受冻、钢材锈蚀、化学反应膨胀等引起的,当裂缝出现后内应力得到释放,这种裂缝对结构承受荷载的影响较小,但对耐久性损害大。2.按产生的机理分类。混凝土裂缝按产生的机理分基本类型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干燥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化学反应裂缝、沉降裂缝、受冻裂缝、徐变裂缝、凝缩裂缝、人为裂缝等等。  相似文献   

10.
王林 《城市建设》2010,(6):304-304,306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混凝土的裂缝也较为普遍,而温度裂缝的出现是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它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大量的工程和实践理论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基本上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只是有些裂缝很细,甚至内眼看不见(缝宽〈0.5mm)。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允许其存在。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及化学因素作用下,不断产生和发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及钢筋锈蚀,使钢筋混凝土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因此研究商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本文基于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以下简称“砼”)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砼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砼裂缝是施工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大类。微观裂缝是指肉眼看不到的、砼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它是不连贯的,宽度一般在0.05mm以下,这种砼本身固有的微观裂缝,荷载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条件下,一般视为无害。但是在砼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  相似文献   

1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较小,而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因而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将是其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这些裂缝往往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发展,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查找出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是结构裂缝.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析,提出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相似文献   

14.
一、几种常见裂缝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超过砌块和砂浆的共同抗拉应力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面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下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砼柱和砖墙的结合处的垂直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高得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应力在墙体早期的分布为两端附近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砌体建筑,由于荷载、物理、化学以及施工操作等因素,通常会产生温度裂缝、干燥及收缩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等.  相似文献   

16.
在水工建筑中,裂缝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对于承受水压力的建筑,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抗渗性和抗冻性,加速混凝士表面剥落,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当混凝土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或混凝土拉仲变形大于其极限拉伸变形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还是由于荷载、温度、干缩、地基变形、钢筋锈蚀、地基冻胀、碱骨料反应、混凝土质量差等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很多民用住宅属砖混结构,很多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屋顶下顶层墙体裂缝,这些裂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由于室外温度变化或材料收缩、钢筋混凝土屋盖与砖砌体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的不同,它们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变形,结果必然引起彼此的制约作用而产生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本文将对温度裂缝的形式、产生温度裂缝原因、影响顶层墙体裂缝的主要因素、预防顶层墙体开裂的主要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裂缝的修补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建设投资的发展,市政工程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各类桥梁在市政工程的应用日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而且主要应用于主要受力部分,但是,相应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外对机械荷载引起的开裂问题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对温度荷载引起得有关裂缝的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防止危害结构的裂缝产生。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内温度应力与裂缝控制也多集中在水利工程中的大坝、高层建筑的深基础底板。而对于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得到大量推广和应用.但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较大(建筑长度接近或略大于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现浇混凝土结构(尤其是普通楼板)易出现许多裂缝,调查分析表明,真正意义上,由外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裂缝很少,而由间接作用(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引起的"间接裂缝"则占了绝大多数."间接裂缝"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现浇混凝土易产生较大的收缩、温度变形,且由于混凝土结构基本上都是高次超静定结构,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形得不到释放,必定要引起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反力.此约束反力随结构平面尺度的增加而积累,当约束反力达到一定程度上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相似文献   

20.
大体积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砼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将成为大体积砼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