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像新基建这样新发展思路的支持.积极响应推进新基建的建设发展,使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抓住新基建时代的机遇,创造出一批新兴产业.基于此,首先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创新转型升级的态势与趋势,再结合新基建对黑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终提出开发基建新领域助力新兴产业开发,集聚基建新地区强化地区优势互补,探寻基建新方式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以及关注基建新主体,支持产业资金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茹佳  朱英明 《财贸研究》2013,24(2):110-113
建立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功能,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研究对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风险、金融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新兴产业的分类进行了研究,提炼出了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和培育准则,探讨并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西部作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市场、技术条件不同于发达的沿海地区,从而导致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异和市场结构形成、演变的独特规律.实践证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市场结构模式只是市场结构范式的具体运用.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链环节,将会有较多的大型企业进入,分享其利润并构成竞争关系,其市场结构也由原先的垄断市场结构演变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金融支持。交互式融资模式是金融资源配置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密切结合,是由政府引导、市场选择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资金配置机制,便于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最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本文简要回顾金融制度创新理论,分析金融制度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契合,提出支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交互式融资模式,并在交互式融资模式的运行机理及影响、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新兴产业在国内发展势头非常迅速,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诞生并应用而出现的新的经济部门或行业。通常新兴产业的标准、业务流程还有待开发,先驱企业往往获得先发优势。如同所有企业的发展,新兴产业也有生命周期。本文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新兴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策略选择,意在寻找最适合的融资策略,帮助新兴产业预防财务风险,更好满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伴随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而出现且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作用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加上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哄而起、重复建设,急功近利、低端制造,商业缺位、集聚不足,体制僵化、机制障碍等问题.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追随超越与自主创新互补,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激励与机制创新互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选择和培育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选择和培育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了基于DEMATEL的修正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选择模式,提出了一套充分发挥与传统产业互动关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策略,对我国新兴产业选择和培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本文实证分析了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状,提出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选择重点领域,加大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略模式,积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为我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创造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已成为辽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创造科技与金融互动的环境,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科技与金融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对可能选择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确定战略新兴产业背景下辽宁科技创新与金融互动发展模式,并结合该模式提出"政府搭台、银行唱戏、企业获益"的共赢模式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健康产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产业格局并未形成较大的品牌化与规模化,因此发展中存在一定阻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之一,其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发展可优先考虑健康产业,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内需与就业提供帮助。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发展规模化健康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策略。旨在优化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促进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的更优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走向经济复苏的重要选择,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尚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更好地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廊坊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廊坊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实现产业结抽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廊坊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运用SWOT分析法,对廊坊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廊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低耗能高成长的产业。一个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既要结合当地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又要考虑本地区一些制约因素,避免形成投资冲动,造成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系统的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统计预测并分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特征,从而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明确方向,构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系统的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统计预测并分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特征,从而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明确方向,构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机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沿海国家和地区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日益重视,对海洋产业的研究尤其是对海洋新兴产业的研究逐渐兴盛,目前国内的研究偏重理论性,注重定性分析,国外的研究偏重应用性,注重探索海洋新兴产业的长远发展问题。国内学者应在海洋新兴产业理论体系完善、主导产业选择、产业集聚、国际比较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余伟萍  谭娟  余园明 《商业时代》2008,(8):92-92,94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国内文化产业特征,分析了现代文化产业中常见的六大盈利模式:专业化利润模式、速度创新模式、为国内文化产业在选择赢利模式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进行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方向,已成为"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和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宁波地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点区域,也是我国较早地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之一。对宁波市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探索和总结我国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