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侯芳 《商》2012,(16):137-137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财税政策作为保障、协调和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情况分析,就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对解决国内"城乡二元结构"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综合国内学者关于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内涵,归纳了影响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动力系统和驱动因子,并构建了城乡旅游统筹发展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延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政 《江苏商论》2012,(7):144-146
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矛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之道,延安市被确定为陕西省城乡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来研究延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促进延安城乡统筹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2015,(13)
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还曾向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效应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然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互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乐雪  周杨 《华商》2008,(6):56-57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正确选择。公共服务是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使其在城乡统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勇 《商业时代》2012,(13):138-139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但统筹城乡的发展和实现又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依赖于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河南省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目前正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阶段,本文结合当地特色对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拉萨市城关区"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拉萨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拉萨市城关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城关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构想,对于指导拉萨市城关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桑 《致富天地》2012,(12):4-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是中国特色"三农"工作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的丰富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刘国斌  陈禹 《中国市场》2013,(40):80-82,8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日趋明显,城乡经济割裂式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政策运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及时提出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互动模式提高城乡统筹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基于此,通过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经验,得出启示和思考并以此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七台河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认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安徽省是个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7)
江苏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城中村改造,逐步消除农村户籍,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而后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得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甚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江苏模式"。而较有特点的是启动"小病免费,中病进入保险,大病统筹救助"的全民医保模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之后实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门诊统筹办法突破城乡户籍界限,在解决二元医疗体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江苏省在医疗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品牌》2010,(11):5-5
<正>我国"十二五"期间基础养老金要实现全国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专访时说,统筹城乡是党的十七大按照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针,社会保险也要按照这样一个方针来实施。《社会保险法》在解决城乡社会保险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方面有很多规定,我简单的归纳一下,至少有这样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浙江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牢牢把握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契机,以打造"统筹城乡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全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而乡村旅游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和特色化发展原则,并选择适合当地民俗和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才能"又好又快"的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辽宁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积累加速增长,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需要建立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实现辽宁城乡统筹发展,应更新观念思维、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加大财政支持、促进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层次及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永国 《商业研究》2008,(4):121-123
统筹城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层次,指出了我国在中等层次的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12)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为解决城乡矛盾而提出的新思路,它是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它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解决日益突出的"城乡矛盾"。那这一重大举措对于发展社会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推进作用?本文将从推进城市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增加人民收入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二元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现行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各种流转方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农民的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因此,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来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