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机构改革如何跳出"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但是,一次次改革过去,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政府机构改革如何才能跳出这种怪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坚持“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机构改革方向历次机构改革未能走出恶性循环之怪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较好地为政府定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行政机构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朝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努力。所谓“小政府”,就是要将高度集权、无所不能的政府改…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推动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下,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需求不断加深,民众对于政府公共事务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这加深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动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机构,其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也必然形成改革与创新机制,过去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沿用的财务管理措施不再适用。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多种问题,需要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提高政府财政资金效益,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从乡村实际出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地县级政府体制改革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在探索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机构设置的理念、职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乡镇机构改革是优化乡镇政府组织结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层面,也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的必然产物,为此,必须及时调整优化再重组乡镇机构,加强职能转换,建设服务型政府.纵观多年来乡镇机构改革的历程,这项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机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次。但是,一次次改革过去,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怪圈”。政府机构改革如何才能跳出这种怪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省和全国一样先后进行了五轮机构改革,其编制体制、职能设置进行了许多重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大进步。也正因为如此,才大大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此应予以充分肯定。如果把我们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看得一团糟,那么就无法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将遵循一些什么样的原则调整机构设置,对林业机构的影响如何,值得研究和关注。文章认为,根据我国的国情林情,没有强有力的林业行政机构,要加快林业发展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县级行政机关是我国最低层次的宏观管理机构,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不断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管理与服务脱节,官僚衙门作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改革县级行政机构,转变职能势在必行,特别是涉农部门的改革更应该先行,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行政职能上,强化管理、服务职能,最终实现“小政府,大服务”,形成一个廉洁、精干、高效、务实、创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有生机的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设计、政府主张和政府推进,政府既是改革的主体,又是改革的对象,改革进行到今天,开始触及到改革者的核心利益,只靠改革者已经动力不足。行政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行政体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为公民服务,公民应该是行政体制改革最大的推动因素,文章从公民参与的理论渊源出发,认为应该从改革设计民意吸纳,改革过程公众监督,改革绩效公众考核三个层面加强公民参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重整农技服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显示了蓬勃生机。然而,许多地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困惑之一:过度依赖行政推动出现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市场经济逐步代替了计划经济,各级政府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行政功能逐步调整,直接介入经济的管理模式逐步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原来的一套工作机制出现了严重不相适应。困惑之二:难以应对生产经营者对服务需求提出的新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确定后,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的现状、国外及港台地区土地权属管理的做法以及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在进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中的经验,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为契机,就如何完善我国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制提出了推进立法建设、建立统一机构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之一的各级粮食局得以保留和巩固,这表明党和国家对粮食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就各级粮食部门的工作地位而言,各地仍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确定为行政机构,有的确定为事业机构;有的虽然是行政机构,但使用的又是事业编制,或行政、事业编制混合使用,即一部分人是行政编制,一部分人是事业编制.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改革遭遇新压力我国政府改革步履艰难,任重道远。这是因为:一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外部环境遇到了新的压力;二是我国政府改革有可能面临新的困难;三是我国政府改革要防止陷入新的误区;四是我国政府改革需要有新的战略突破。我国政府改革面临外部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引起了西方有些不愿意中国强大的国家的恐惧和嫉恨,中国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制约因素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有必要调整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替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需要从更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4.
要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有日趋加重之势,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从县乡财政收入的来源、增支减收政策、现行财政体制和行政体制、县乡政府的债务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县乡财政风险的成因。进而从重视风险防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政府间财力分配关系、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加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收支制度的改革、促进行政体制的改革和政府级次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县乡财政风险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层财政困难影响了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能力。多年来,上层政府通过税费改革等多种措施力图能够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基础上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大提升,省直管体制改革也是出于这种目的。然而,我国基层财政困难有着财政体制与行政级次的双重原因,尽管省直管体制有着强大的动力与现实优势,但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内外两种力量促使乡镇机构组织职能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预算法大幅压缩行政机关作为空间的背景下,政府必须调整和优化其公共治理模式,加快由命令行政向合同行政转变,政府合同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但是,目前政府合同普遍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管理的技术含量也较低,容易导致公共资金浪费、投资超计划,甚至发生腐败案件。因此,亟须从机制上予以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7.
1.机构要正名.近几年,政府机构改革频繁,在减机构、压编制的背景下,县级粮食局多数定为事业单位,甚至有的市级粮食局也未能保留行政单位牌子.因此行政执法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更好的开展执法工作,履行新<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部门的执法权利和义务,应恢复县级粮食部门为政府行政单位机构.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之一的各级粮食局得以保留和巩固,这表明党和国家对粮食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就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地位而言,各地仍然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确定为行政机构,有的确定为事业机构;有的虽然是行政机构,但使用的又是事业编制,或行政、事业编制混合使用,即一部分人是行政编制,一部分人是事业编制.  相似文献   

19.
概况1996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刚刚落下帷幕,新一轮的全国政府机构改革又紧锣密鼓,开幕登场。春华秋实。又一个金秋时节。又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四川省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从2000年4月开始,历时5个月,终于尘埃落定:保留的部、委、厅、局,其机构、编制、领导岗位和非领导岗位人员,均一一到位。倍受全省粮食职工关注的四川省粮食局机构改革,也终于随之揭开大幕,以其改革后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次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粮食行政管理机构的保留,比较明确。因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粮食是战略物资,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11,(2):84-84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杨林在《收入分配改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坛上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转型。他认为,从中国现实看,收入分配有总量问题,更有结构性问题。这些年,财税体制以及相关的结构性改革滞后,是收入分配关系难以理顺的主要原因。实现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目标,重在推进以调整财税体制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他建言。理顺初次分配关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以民富优先为目标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格局:建立再分配体系,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划分中央地方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分工与责任;建立公平分配的基础制度,重要的是通过政府转型,规范行政支出,杜绝与公权力相关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