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旅游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的旅游需求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的重大胜利,各个行业逐渐回暖,在经过漫长的低谷期后,2023年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国家和各地区也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促进旅游消费,以提升旅游经济。当前,我国的旅游形式已经较为丰富,红色旅游、党建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成为了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其中,白酒工业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特色旅游项目,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方资源整合的重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
2004年10月到2005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承担了大连市政府资助的《大连市旅游资源详查、分类和评价》项目。可以说,本次普查——以及在河南等地进行的其他普查——都是对《国标》(即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的一次深刻的检验和实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的体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山西旅游》2006,(4):9-9
山西省旅游招商推介活动按照山西(上海)经济合作项目推介活动的总体安排,在省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以地分团的原则,各地旅游部门和招商项目主要参加各市分团,同时参加旅游分团,旅游分团共计参加人员约150人。此次旅游推介活动主要完成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南京路世纪广场对公众进行了旅游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省旅游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二是11个市全面进行了旅游推介活动。三是进行了旅游招商项目签约活动,邀请了50多位投资商、100多家旅行社、2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项目签约。推介活动从6月21日开始到6月23日结束,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马琳 《旅游学刊》2011,26(8):9-10
有关出境旅游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报告》中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因私出境旅游支出不断扩大。2009年,旅游项目在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逆差,2010年逆差继续扩大,高达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旅游贸易净收入减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旅游业曾经作为创汇行业为国家外汇储备增长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02,17(6):64-70
本文对普恩博士提出的新旅游理论及其预测提出了质疑,在新旧旅游的划分、大众旅游的性质和作用以及与替代旅游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与普恩博士迥异的见解。本文作者认为,大众旅游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大众旅游可能发生整体性的进化,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要求。但大众旅游与“新旅游”作为旅游消费的两极不仅是永远不会被相互替代,而且“新的”大众旅游还将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分类》问题的初步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效祖 《旅游学刊》2005,20(6):9-10
旅游资源分类是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重点的基础性工作。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基本上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就笔者近两年参加评审的甘肃省各市县的几十个旅游规划,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无不严格以“国标”为依据。但在应用过程中和笔者研究中,均发现“国标”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结构,在个别地方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国标”中存在的7个概念模糊、3个前后重复、9个类型缺项和3种类型细分,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7.
“后非典”时代和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特点需要我们对广西旅游市场的促销策略做出新的明智选择。一方面.政府在旅游促销中要扮演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旅游促销。本文针对广西旅游市场的实际,联系中国改革发展的新趋势,联系世界旅游市场发展的新情况和旅游者旅游心理的新变化.运用经济学、经济法学、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探讨了眼下拓展广西旅游市场的促销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旅游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中断了持续多年的增长势头,凸显了旅游脆弱性,也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但相关研究的广度、深度仍然不够。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 Space软件对收录在CNKI数据库中(1989—2021年)的关于旅游脆弱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统计及可视化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团队、研究内容等层面对国内旅游脆弱性研究进行回顾,进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相关成果在三个时间段逐步增多;第二,研究内容渐次展开,但还难以适应实践的要求;第三,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力量较为薄弱,缺乏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旅游时代》2014,(2):6-8
春节刚过,元宵将至,旅游业又迎来了一次高峰期,然而由于新旅游法的颁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旅游业,多多少少会有顾虑。针对《旅游法》出台以来,旅游行业出现的一些新声音,国家旅游局在年前印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有关规定的通知》,这是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声对《旅游法》条款进行解读,其内容如下:一、关于指定具体购物场所和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刊》2011,(3):F0002-F0002
一、会议目的 2011年是《旅游学刊》创刊25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年会的目的一是庆典,二是评选过去一年在本刊发表的、能代表中国旅游研究高水平的年度十佳论文,三是秉承学刊“学术性、权威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发挥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成果展示权威平台的独家优势,对未来5年的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进行展望,引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打造旅游经济发展升级版、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项具有鲜明外向化特点、高端服务业特质以及旅游项目创新特征的医疗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十分符合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战略所倡导的鼓励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立足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支持新业态发展的产业导向.医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十分迅猛,许多国家纷纷把医疗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予以扶持.在我国,这一产业正处于起步摸索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将要编制的“十三五”旅游规划中,深入研究我国医疗旅游这一专项市场的发展战略,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规划的市场研究历程(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春晓 《旅游学刊》2003,18(4):52-57
文章回顾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市场研究的发展历程。划分出了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起步与旅游市场的简单研究阶段(1980~1991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发展与旅游市场的探索研究阶段(1992~2000年)、中国旅游规划工作的成熟与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阶段(2001年以后)三个基本阶段,以旅游规划研究国际先进水平为参照,评述了各阶段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洋 《西部旅游》2023,(1):69-71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政府在《丹东市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做强生态旅游,协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是丹东市的支柱性产业,丹东市应该抓住此次辽东绿色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契机,在已有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财税政策为突破口,进一步化解旅游产业发展的难题,实现丹东市协同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丹东市在加快绿色经济区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完善丹东市全域旅游布局;二是多方面发展丹东特色旅游,打造属于自己的文旅品牌。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文章提出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设置多种融资渠道、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对扶持项目及企业进行减税降费等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规划是由政府主导对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行设定,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的旅游发展规划。它是各级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实施宏观指导和战略决策的依据,也是旅游一切建设性规划制定和旅游项目建设的根据,旅游规划具备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戴斌 《旅游学刊》2005,20(3):9-9
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中国旅游市场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结构上都已经在全球占有一个不可忽视并且日益上升的地位。特别是由于出境旅游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是国际旅游产业界的显话题。在这一背景下,“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尽管我们可以从入境旅游者的数量、外汇收入、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科技含量、专业人才的品质与数量、政府的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对这一战略目标加以解读,我们却无法否认这样一个基本的前提:在国际旅游产业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群的发育与成长是“旅游强国”的必然内涵。  相似文献   

16.
1982年秋,笔者参加南开大学建系工作之初,在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听到高等旅游教育负责人严肃地告诫说“旅游不是学问,不要去研究它”。从这位刚从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接受一年专业培训的高教负责人口中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能不令笔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17.
总结晋中这几年来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分析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争取在未来几年把我市的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真正把旅游牌亮起来。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俱乐部旅游:实施、意义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娟 《旅游学刊》2004,19(1):37-41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讨论国内新近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俱乐部旅游。文章首先分析这种旅游方式成功实施的三要素,即相关主体、旅游线路设计、物质准备及费用;其次,从旅游者、当地社区、旅游组织者以及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和遗产保护等角度,对俱乐部旅游进行收益分析,并同时与其他旅游方式进行效益比较;第三,通过讨论俱乐部旅游与“大众旅游”、“自助旅游”、“另类旅游”以及“活动旅游”等旅游概念的关系,对其进行学术定位;最后,从俱乐部旅游的易行性、潜在的参加者群体、与户外健身运动的关联性、以及中国户外运动资源等4个方面,指出俱乐部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山西旅游》2005,(4):4-5
2005年全省旅游行业,继续实施“三个转变”和“六项调整”,坚持一手抓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旅游市场开拓,使我省旅游业保持了持续旺势,  相似文献   

20.
《山西旅游》2005,(4):15-15
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设有旅游专业的院校已近五十所,然而,现有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却很难满足旅游教学要求,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已成为制约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此,省旅游局利用2005暑期在太原师范学院举办了为期8天的“山西省首届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骨干教师高级培训班”,在我省旅游教育与实践的接轨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