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企业并购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并购与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密切联系。在现实的并购案例中,很多企业在并购之前不做规划,且在并购之后没有进行资源整合,因此导致并购后其主营业务竞争力下降,业绩不理想,资源利用率低下等。为解决并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众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经过深入研究并实践之后,资产剥离成为解决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失败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文献,总结资产剥离的相关概念、动因及资产剥离后的绩效表现,期望能对资产剥离的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4.
5.
6.
左登云 《中国经贸》2010,(24):58-58
资产剥离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包括公告期前后的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但剥离往往是公司在外部压力下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公司本身积极和系统的展开。要制定积极的业务组合方法,就需要接受所有的业务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的某一时刻都极有可能被剥离这一价值观念,从而做出有效的剥离决策。  相似文献   

7.
8.
企业改制核销剥离资产存在核算不规范、管理形式化、处置不及时、政策不到位、毁损持续化等问题.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核算,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规范处置,降低损失;奖罚分明,纠错防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战略剥离为研究对象,汇总了战略管理领域近三十年国际A类期刊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战略剥离主要研究的问题、相关理论、样本来源和研究单元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最后指出现有剥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重构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司重构是美国最先进行的一场管理革命,本文在简单讨论公司重构的背景之后,对公司重构的动因作出了分析,辅以例证。所引的案例大部分来自于中国本地,对指导我国的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公司重构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你在管理一项资产剥离时,是否只是提供了一些标准的信息模版、粗糙的价值乘数和未来贴现现金流估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体经济》2006,(5):F0003-F0004
为加强对苏州市属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剥离资产的管理,使企业改制时剥离资产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近期,苏州市国资委会同市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等二部门,印发了《苏州市市属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剥离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刘倩倩 《中国经贸》2013,(24):52-53
本文结合我国钻井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开展国内外钻井公司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钻井公司成本基础配置不合理,成本管理缺乏效率,须对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进行优化和控制,以培育和维持我国钻井公司持久的成本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国有公司资产监督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端 《特区经济》2005,(7):253-254
一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有的监督制约制度已不相适应,而新的监督制约机制尚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出现了监督的空缺即国有企业内部监控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公司法人治理松弛,产权制约软化,管理监督失控,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其背离了国有资产出资方  相似文献   

15.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动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冰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43-147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总是需要一定的动因,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不例外。文章从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技术创新激励、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19.
李彬 《特区经济》2010,(7):125-127
过去20年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爆炸性增长可归因于商业银行在旧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监管套利动因以及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流动性需求,并对房地产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次贷危机爆发、房地产泡沫破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将全面实施,将对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将分析次贷危机与新协议实施后,经济环境与监管框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部门的转型一直没有明确,如果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置部门重组后纳入到未来的存款保险机构,既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节约社会资源,又能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使不良资产的处置保持较低的成本,较好地解决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