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以尽可能小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综合反映.就一个企业来说,经济效益的好坏与众多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经济效益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提高企业内在因素等方面作艰苦的努力.本文着重阐述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是与提高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仅就国营企业如何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一国营企业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在不断提高技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为社会生产工业产品,为国家和企业积累资金,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做出贡献。为了圆满地完成企业任务.这里就有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将原料投入转换为产成品产出,就是企业的组成系统。这里投入的资源包括厂房、机器设备、材料、能源和人力等。产出是指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输出与输入资金之比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尺度。以公式表示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企业经济运行围绕的中心。利润是企业经济的血液,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济追求的目标,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则无法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改善管理。因此,作为企业要盈利就要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俗的说,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求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所谓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1年为期)所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总量,用价值表示出来就是生产总值。劳动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用价值表现则反映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或者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自觉的培训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通过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 ,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根据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一基本概念 ,教育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相连的具有生产力属性 ,并表现为 :教育是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 ,是直接的生产过程 ,是一种生产劳动。因此 ,教育也存在经济效益问题。一、高等学校经济效益考核的意义经济效益是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值。高等学校的投入包括四部分 ,即教育经费投入、占用固定资产、教职…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未来问题辩论中的关键问题.经济增长的矛盾状况随着生产与消费规模、工业化程度和人类经济活动带给自然环境的负荷以及经济生活中的技术革新而不断加剧.不同的经济增长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同.作者认为,未来不可能要求尽可能的经济增长率.按可持续紧急发展构想的要求,在生产和利用使用价值时,应对整个社会劳动体制,社会化的再生工程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工资的降低会导致整个经济需求的减少.在环境保护方面企业投入较少,这就意味着,从整个经济来看,国民总产值就会减少,从长期来看,环境条件的恶化将扼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金活动贯穿始终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等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体现。只有强化财务管理,才能保持销售增长、成本降低、盈利提高和现金流平衡;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金活动贯穿始终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等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体现。只有强化财务管理,才能保证销售增长、成本降低、盈利提高和现金流平衡;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詹小旦 《当代经济》2006,(12):84-85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金活动贯穿始终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消费和所得等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来体现.只有强化财务管理,才能保证销售增长、成本降低、盈利提高和现金流平衡;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技术经济效果是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它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投入的劳动耗费与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技术经济效果=(劳动成果)/(劳动耗费) 从公式出发,可以分析评价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包括劳动耗费类、劳动成果类、时间因素类和经济效果类四大类,为了全面地反映技术经济效果还可以引伸出综合类指标和社会效果类指标。这样就构成了六大类指标,它们构成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技术方  相似文献   

10.
<正> 企业管理工作是社会各项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企业管理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尽可能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占用,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来保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这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本身性质和它肩负的任务所决定的。维持住自己的生命,将面临着破产或关、停、并、转的危险。因此,任坷企业都必须盈利,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工作,而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起飞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对迎接世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转型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不同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以计划为基础,以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凭借价值规律来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质上是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标准是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机制必须促使经济行为王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把追求各自的物质利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下场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实际运作也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循环经济强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强调减少资源消耗,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环境经营是循环经济的战略核心。  相似文献   

13.
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每个企业时刻都面临着开发新产品的任务,这既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努,以尽可能少的消耗生产出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取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本保证。本文拟对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新产品开发技术经济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铁苗同志的新着《综观经济效益论》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1角度新。以往,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认识是“经济活动中劳动耗费同劳动成果之间的对比”,或“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量同劳动成果的比较”.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效益的认识有了发展,有人提出,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消耗、占用的劳动量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关系”.尽管如此,还是不全面。第一,仍然仅从经济活动中的数量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益问题,忽视了经济效益的质量内涵;第二,只考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与成本的关系,没有考虑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刚 《经济论坛》2007,(8):28-31
循环经济是以物质闭环流动,引领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经济,它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洛阳要打造成一个生态化工业体系、生态化农业体系的新型城市,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消费方式,这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化城市转型、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公平与效率的概念公 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社会 ,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 ,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恩格斯说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 ,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公平因此含有较多价值判断的内容 ,基于不同的判断标准 ,就有不同理解。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是指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包括在收入分配领域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果 ,使特定数量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出。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 ,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 ,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 ,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 ,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 ,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 ,涉及到生产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二、邓小平理论关于“公平与效率”思想的阐述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关于“公平与效率”的思想阐述是极为精辟的。如何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科学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经济效益的表述并非完全一致,有的说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的认为是费用与效用的关系,也有的把它看成是所费与所得的关系,还有的把它看成是资源与成果的关系。或者也有人直接将其表述为上述两者的比率。我认为:这些表述只是从不同角度反映劳动耗费(包括劳动占用,下同)与劳动成果的比较,并无实质性的大的差别;并且,这也只是在一般的社会形态下才是正确和适用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样的理解问题,只是单纯地从经济效益的计算角度才有意义。如果联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特别是对宏观经济效益的定性,上述这些说法,就显得过于一般,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未确切地概括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质的规定性。首先,倘若不问社会性质,不结合生产关系形态,只是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有无效益、效益大小的一般意义上看,把经济效益定性为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的关系,这是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经济的致命弱点。”所谓经济效益,一般地说,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也就是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管理活动。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管理者越来越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整合有限资源.协调不同行业、不同人员及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学习本课程.主要应了解西方的各种管理思想及管理学流派.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提高管理的技巧并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管理活动。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管理者越来越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来整合有限资源、协调不同行业、不同人员及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学习本书,主要应了解西方的各种管理思想及管理流派,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提高管理的技巧并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