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任卫峰 《经济导刊》2007,(11):229-231
在对世界各国货币运行体系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存在着的充满活力的货币创新--补充货币,它是官方货币体系的补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很好的利用该种货币形式,以弥补传统货币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关于“补充货币”内涵、性质及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充货币"是指社区内部使用某种东西(一般以劳动时间)作为支付手段的一项协议.其不能取代国家货币,只能是国家货币的补充形式和附属形式,发挥官方货币没有被设计、没有被完全满足的社会经济功能,但两者可以同时使用.补充货币是社区内根据居民的意愿自发形成的;更多地体现货币供给与需求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与赠与经济相协调,可以更好地促进社区的文明进步与和谐;收付不需支付利息,一般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从理论上探究,补充货币是劳动价值论的现实体现,是对货币商品本来面目的复归;是社会经济演化的产物;满足了借方、贷方和政府三方的需求,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蕴含道德价值判断,可以消除传统货币存在的货币异化、货币拜物教等弊端.  相似文献   

3.
目前补充货币的实践已遍及许多国家,其影响不断扩大。本文结合若干补充货币的实践,阐述了补充货币的运作机理与特征,分析了其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考察了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态势,最后提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官方发展援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由扶贫政策演变成一种战略工具,援助国人道主义帮助背后隐藏的政治经济动机逐渐引起各界关注。基于货币国际化战略这一全新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官方发展援助效用进行分析,发现官方发展援助能够有力的推进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在货币国际化较成熟阶段加大官方发展援助规模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经验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经济论坛》2006,(24):66-67
一、货币国际化条件货币可分为不可兑换货币、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世界货币这五个层次。货币国际化就是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该国GDP在世界…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外商对国内企业的出口支付可直接使用人民币,国内企业进口也可向外商直接支付人民币,国内贸易企业所面临的汇率风险开始向外商转移.同时,人民币境外流通和留存规模在逐渐升高,仅在香港一地人民币存款数额就高达数千亿元.香港、伦敦等地的金融机构也出现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在这些地方的流通量和交易额都在加快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国官方机构持有人民币资产,并将人民币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的构成部分之一.这些外国官方机构,不仅有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有一些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货币当局与日益增多的外国官方机构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与以往使用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相比,越来越多的新协议约定了人民币与协议对方国的货币相互交换和持有.  相似文献   

7.
全球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角度,从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两个纬度探究外汇储备、私人投资流动和国际储备资产需求等因素对不同国家经常项目均衡的影响。构建的跨国资产组合模型发现储备货币持有国的官方储备和外部私人投资流入对经常项目均衡有负效应,储备货币需求对储备货币提供国的经常项目也是负影响。使用1989—2013年58个储备货币持有国数据和1995—2011年7个储备货币供应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改变当前的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美元化是区域化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作为一种事实、一种过程或政策,在各国民间或官方活动中,美元化已成为区域货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元化既是区域货币合作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的发展也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新实践,推动着区域货币合作的发展.各国在实施美元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强化本位货币作用和计价货币作用、外汇储备应保持适度规模和多样性以及发挥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文佳 《经济问题探索》2014,(6):132-136,142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体现出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新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一个无法解决的制度性问题,国际上要求改革现行货币体系的呼声不断高涨。当贸易逆差的守成大国,由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困扰,很难承担许多相应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义务时,贸易顺差的新兴大国,由于相应经济结构和金融秩序的缺位,其货币尚无法成为全方位的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所拥有的大量官方国际储备,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获得日渐广泛的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利益博弈的视角深入分析当今的货币格局、以及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利益博弈,对于构建双赢的国际货币竞争机制、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征 《当代经济》2009,(22):10-11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显著特征是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支配地位,在金融交易、衍生品交易、贸易计价、官方储备和作为锚货币方面,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欧盟、东亚等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美国"双赤字"的巨额累积、美元的长期贬值,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安排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元本位下美元汇率的变动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针对美元贬值不可避免的事实,指出了美元贬值将导致全球金融动荡,提出了东亚经济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陶士贵  刘睿辰 《经济学家》2013,(10):103-104
货币作为一国官方指定的特有的经济交流媒介,与语言一样都是有着国家民族印记的文化载体,它们不仅在本国国内履行着相应的职能,有时还承担着国际交流媒介的责任。可是当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种货币,更有几千种语言,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货币和语言  相似文献   

12.
何平 《金融评论》2021,13(1):41-53
本文渐次考察了中国主要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制度特征及其规律,发现货币形态演进中消解掉的价值要素、职能偏重和担保品的外在化,必须由相应的社会制度来维系.单纯货币形态在技术上的改进,不可能改变其作为货币商品代表的性质.铜钱、纸币和白银主导货币地位的更替演进,在于弥补先行货币形态在特定货币职能上的缺陷,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货币形态演进的中国经验表明,数字货币的登场,重在特定场景下扩展支付手段、完善货币生态,而非完全替代传统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虚拟货币受到人们追捧程度的加深,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也越来越流行。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趋势将冲击传统金融市场及对实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发展将受到来自央行、传统金融市场的阻碍。保持虚拟货币体系稳定,使其成为目前货币市场的有效补充仍然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开始,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贸易、投融资领域开展本币结算,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却未取得明显进展。基于货币供给和需求角度,对其中的障碍因素进行剖析。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看,人民币与美元实力相差悬殊,中亚区域美元流动性相对充足,人民币结算市场有限。从货币需求角度来看,官方层面各国在本币结算合作中存在分歧与博弈,中亚各国政府不会排他性地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而私人层面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无法有效支撑人民币结算;中亚的美元货币替代,降低了人民币结算的收益;中亚地区部分国家生产力不足、出口产品少,令中国“市场提供者”的角色无法有效发挥,限制了人民币结算。因此,在本币结算的框架下,需要提升人民币交易便捷性,补齐供给短板;增加政府间深化合作,扩大官方层面对人民币的需求;培育人民币结算的市场力量,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合作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熊惠平 《广东经济》2009,(12):41-44
通过对克鲁格曼、列特尔和党爱民等的文献解读,有了补充货币及其社区货币中国试运行的四种选择路径:公益互助性的城市社区货币所昭示的时间经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农村流行的道义性“社区货币”中硬塞进一个信用券汪无助于扶贫济困;以名目繁多的消费券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分红试验显示出全民分红逐渐推广的重要迹象;对网络虚拟货币突破货币发行政府垄断之“门”的小小缺口,宜疏不宜堵。当下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施箐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56-58,134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国际储备资产。加强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种主要思路。在目前的情况下,建立以SDR为基础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仍是一个远景目标,但是扩大SDR的使用,使之成为主权信用储备货币的有效补充,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作为储蓄机构,其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大众、单位企业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商业银行交易的商品就是货币,而人民币作为我国的官方流通货币,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首先简述了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四类原因,其次分析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状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货币错配是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金融现象,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情况最为典型。本文指出既有的货币错配指标无法准确衡量甚至会错误衡量债权型错配,无法深刻认识新兴大国货币错配现象;作者提出合意顺差概念和CBCM指标,并据此测度和概括出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错配程度依次递减,具有线性增长、官方集中型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货币错配状况是由新兴大国净国外资产、本币升值预期以及政府基于本国和周边经济稳定性的干预而造成的,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燕 《现代财经》2002,22(8):62-64,F003
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造成对货币的需求量日趋增长,而当时长期活跃在流通领域的主要通货是铜钱,其他诸如谷、绢或者金银、铁钱等的货币的功能都要当有限。这是研究这一时期官方屡禁不止的铜钱私铸、剪凿现象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在新货币篮子的权重正式生效.2017年4(婴)1日,IMF在官方全球外汇储备数据中将人民币单列出来,宣告人民币成全球储备货币,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本文将重点阐述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给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