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进程, 产业转移趋势愈加明显, 其中, 东部地区的建筑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转出并由中西部地区承接, 由此引致能源强度在空间分布和收敛性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选取2004~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 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实证研究了产业转移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南低, 西北高的集聚特征; 能源强度存在条件β 收敛, 人均GDP的增长以及产业转移的推进促进了能源强度的收敛, 即省域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
张肃 《工业技术经济》2016,35(7):112-120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2002~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东、中、西部地区的对比,分析了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然后,通过分析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性,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具有阶段σ收敛性;不存在绝对β收敛的情况;通过包含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得出存在条件β收敛的结论;信息消费增长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虽为正值但并不显著,控制变量中仅有收入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江苏省总体以及13个市的能源强度与效率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对地区间能源效率进行能源效率统计图形的差异分析,运用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对能源效率收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区域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效率的不均衡性,从整体角度上看,各地区之间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明显减小,能源效率是趋向稳定的,但是从区域层面上,能源效率存在差异。能源效率低的地区的效率提高快于能源效率高的地区,最终赶上能源效率高的地区。地区生产率的增长、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收敛,通过弱化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实现低水平地区能源效率向高水平地区的收敛,能够明显地改善江苏省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
首先,把医药制造业的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创新和商业化两个阶段,建立动态网络SBM模型;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偏低;知识创新阶段效率值较低,商业化阶段效率值相对较高;在全国范围内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着β条件收敛,每个地区会收敛于自身的稳定水平;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在各省之间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地理空间俱乐部收敛,西部地区收敛速度都明显快于中、东部。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是:各级政府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来促进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长江经济带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面临着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的巨大压力。本文在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效率关系的基础上,依据 2001~ 2017年长江经济带 1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正向推进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的提升, 但是中游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未能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 上游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低于下游地区; 另外,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一重门槛和双重门槛效应。 提高技术吸收能力、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本文运用耦合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与次区域 (非长江经济带) 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 以揭示我国区域间三元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 我国区域间对外贸易-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处于中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明显高于非长江经济带区域, 其中东南地区耦合优势突出, 中、 西部地区年均耦合水平较低, 西南地区增速明显, 但东西差距拉大。 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 “N” 型发展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 低耦合集聚中心逐渐向西转移, 高耦合协调水平极在东南沿海不断增多并形成稳定集聚中心。 从驱动因素看, 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主要受到进出口总额和地区人均 GDP影响, 非长江 经济带则主要受进出口总额和第三产业增长影响。 为此, 本文提出长江经济带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推动 区域联动式、 集聚式、 协同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运用GMM 动态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质量的差异性影响。 结果显示: 整体上, 异质性产业集聚及其协同发展均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质量, 且制造业集聚与城市效率之间表现为 “U” 型关系; 从区域层面看, 制造业集聚均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 但中游地区表现不明显, 而生产性服务业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则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即前者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下游地区最强, 其次是中游地区, 在上游地区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两业协同集聚仅在下游地区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两业协同集聚效应的发挥不能仅依赖于单一产业的推动发展, 更需要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 因此, 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 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1~2017年88个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方差分解和收敛性检验方法实证考察了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TFP)贡献及其收敛模式,并将其与收入的收敛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TFP而非资本投入是国家高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力量;TFP与收入的收敛性质呈现出高度相似的特点,总体、东中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总体、东部国家高新区TFP的绝对β-收敛速度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总体、东中西与东北部国家高新区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TFP的条件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收敛速度;此外,在四大区域中,只有东部与中部国家高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能源结构优化是资源密集型地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地区创新能力对能源结构边际效应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创新能力在优化能源结构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能源结构较为低级,且呈现出“高→低→高”的时间变化趋势,经济带两端地区的能源结构层级高于中间地区;各地区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西南各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高于西北地区;区域创新在驱动能源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反向驱动效应;创新在驱动能源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随着创新能力跨越各门槛值,其驱动能力呈现出“反向驱动→强正向驱动→弱正向驱动”的态势。本文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域相关数据,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莫兰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空间收敛模型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以及区域差异进行探析。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但区域“数字鸿沟”现象严重,呈现出东、中、西区域梯度式递减特征;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演化不变”和“演化退步”两种类型,空间正相关性的省域数量大于空间负相关性的省域数量;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导因素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全国与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而西部地区在不考虑空间因素下存在绝对β收敛,不存在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11.
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和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测度了黄河流域9省区1999—2020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考虑因变量为截断数据的特性,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规模、环境规制5个驱动因素的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其对黄河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值较低,上、中、下游依次递增,地区差异明显。技术效率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从空间角度看,上游地区主要以低低集聚为主,下游地区则以高高集聚为主,四川和内蒙古存在由高低集聚向低低集聚演化的趋势。从驱动因素角度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黄河流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恰恰相反。并且各因素对上、中、下游地区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移作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 通过主成分分析、空间计量和 Monte-Carlo 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转移及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联动协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和离散力的组成上差异较大, 其中下游地区的吸引力来源主要是地区发展潜力和运输能力, 劳动供给、货币外部性和市场潜力则主要影响中上游地区; 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离散力上, 下游地区主要受到潜在生活成本和外部不经济的影响, 中上游地区主要受到农业土地依赖和劳动成本的影响; 在空间上, 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离散力上均呈现“U” 形, 合力则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 这一空间关系显著, 且结果稳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 2007~2016 年中国物流产业省级面板数据, 运用DEA 与 Malmquist 指数模型测算区域物流效率及改善程度, 分析其差异性特征及演变动因; 通过区域物流效率收敛性研究, 探求区域物流效率均衡发展规律及路径。 研究表明, 物流效率整体水平为 0.683, 区域物流效率差别显著; 进一步分析显示, 技术进步成为物流效率提升的核心动力; 全国及区域物流效率存在阶段性 σ 收敛与 β 收敛, 控制变量在区域物流效率收敛过程中作用不尽相同。 据此, 本文从体制改革、 技术推广、 区域合作、 政府引导、 信息共享五方面提出改善区域物流效率、 促进物流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③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与能源富集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效率主要因素。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以全社会用水量、能源消费量等作为生态投入,考虑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期望产出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废水排放量等环境非期望产出,测度中国省级层面水—能源复合生态效率。以2004—2017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为样本进行研究,并与全国总体水平、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总体低于全国和长江经济带,但2011年以来迅速改善,2017年生态效率高于全国及长江经济带;②黄河流域内部生态效率差异明显,2017年黄河流域生态效率大体呈斜"川"型,东、西部用水效率较高,中部除宁夏外生态效率较低;③环境库兹尼茨曲线检验显示黄河流域、全国总体、及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提高人均GDP对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改善最为明显;④环境压力模型检验显示黄河流域生态效率主要受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影响,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制造业占比正相关而与矿产资源储量指数等微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8个省区市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包含非合意性产出环境污染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检验了中国和分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情况,并基于经济结构和能源因素视角,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中国和分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同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能源价格因素呈弱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碳排放、 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之间的影响作用机制, 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 11个 省市 2005~2017 年间的样本数据, 建立碳排放、 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运用 脉冲响应分析和预测方差法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碳排放、 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之 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且两两之间的互动作用明显。 此外, 对长江经济带的上、 中、 下游进行方差分 析, 发现不同区域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不同视角解构大区域经济差异, 有助于明晰区域经济差异的真实现状, 有重点地推进经济均衡发展。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 个地级市2000 年、2005 年、2010 年、2015 年的统计数据, 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 并按尺度递减从全域、 区域、 省域、 城市4 个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 (ESDA) 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 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 研究发现: (1) 2000 ~2015 年, 全域经济差异以2010 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 且内部 “两极分化” 明显, 经济空间演化与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 相应在空间上呈现 “极化→扩散” 趋势; (2) 研究时段内, 从区域差异看, 上游地区经济差异增长明显, 干流沿线经济差异始终高于外围, 上游干流沿线经济差异逐年增大; 从省域差异看, 苏、 浙2 省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川、 鄂、 湘、 皖4 省经济差异增长明显, 云、 贵、 赣3 省经济差异波动增长; 从城市差看, 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市经济差异较小, Ⅱ型大城市经济差异较大, 2015 年Ⅰ型小城市经济差异增至最大; (3) 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 中西部长江干流沿线, 川、 鄂、湘、 皖 4省, Ⅰ型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是下阶段长江经济带推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 2005~2017 年丝路中道10 个省 (市) 区的面板数据, 通过对应分析法、 收敛性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工业绿色发展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丝路中道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同时明显存在 “东优、 中平、 西劣” 板块阶梯型差异特征, 而整体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存在日益收敛趋势; 产业结构优化度、 科技创新能力、 市场化程度与城镇化水平对工业绿色发展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在空间交互效应方面, 除相邻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能够推动本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外, 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度、 科技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均表现出空间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20.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是当前碳减实践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考察碳减排实践效果,论文对全国及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性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碳减排的影响,以考察节能政策的干预效果,找出碳排放驱动因素,为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碳强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间碳强度差异导致各区域在节能政策理解和减排行动方面未达成共识,总体碳减进程受阻;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状态因区域而异:东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同时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西南地区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或在碳战共识下或在政策干预下或在企业减碳行动下会逐步消除并趋向于各自的稳态水平,有利于各区域有条不紊地开展碳减排工作;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3种收敛均不存在,说明两个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难以消除,节能减排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