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1年12月29日,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伍德麦肯兹公司协办的“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同期发布《2022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近5000名国内外相关人士线上参会,分享研讨了“3060”目标实现路径、全球油气产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及重组变局等内容。与会专家认为,2022年,全球步入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及通胀水平基本触顶,全球产业链持续深度调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风险仍在,全球能源化工市场将受到国际政治博弈、供应安全和金融风险的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将进入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的新平衡期。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产业链影响较大,维护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产业链异质性的视角,基于经济数据剖析新冠疫情对煤炭、油气产业链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效应。新冠疫情对煤炭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较为巨大;油气产业链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者偏好及预期降低,石油价格总体将保持较低走势;新冠疫情使得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下滑,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分析认为,中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结合煤炭、油气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增强能源产业链韧性与柔性、促进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略。  相似文献   

3.
<正>海外电力绿地投资项目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开发、建设、运营和退出四个阶段。梳理不同阶段操作模式的特点和做法,并对国内企业进行海外电力绿地投资提出相关建议,意义重大。近年来,全球饱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矛盾凸显,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投资环境趋于恶化,但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然逆势增长,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目前,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疫情与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航天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现金流管理也面临压力与冲击,经济指标任务完成的挑战性加大。在“疫情时代”经济大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货膨胀高企,大国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全球原油贸易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西降东升”,美国、中东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西升东降”的特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美元/桶左右;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替代东北亚现货价格成为世界LNG价格高位引领者,世界LNG流向快速从亚洲转向欧洲,欧洲能源转型回归现实使得LNG重要性提升,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煤炭与核能重新得到重视。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进一步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合作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反映在实践中。除了这只“无形之手”.还有“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和行业间的调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三只“有形之手”对产业链的形成进行调控。“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过程就是现实中对产业链进行“四维调控”的过程和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即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产业链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四维对接、四维调控以及四种具体模式就构成了说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的“4+4+4”模型。  相似文献   

7.
戴宝华 《中国石化》2023,(10):36-38
<正>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引领国际能源合作走向“一体化、高端化、低碳化、本地化”。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号召,全方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深度融入全球能源产业链。10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中国石化在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推动国际能源合作走向一体化、高端化、低碳化、本地化,为打造国际能源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新冠病毒疫情后的复苏考验,全球油气市场呈现出4个“变”和5个“不变”:全球石油市场生产主体没有变化,“欧佩克+”减产机制仍然发挥作用,以布伦特、WTI为主的油价体系仍然发挥决定作用,低碳绿色的能源转型趋势没有变化;全球油气供应走向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美国在全球油气行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更侧重能源供应安全,全球能源消费心理变得更为低碳和绿色。2024年,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新能源蓬勃发展、局部性地缘事件突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油气市场将迎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9.
正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及未来石油消费带来"质"的变化,很可能有一部分汽油、柴油或是航空煤油会永远从油品需求总量上消失,全球石油消费可能很难再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石油消费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疫情时代石油需求恢复非常缓慢,恢复周期漫长,同时疫情也导致石油消费发生或正在发生"质变",而全球经济的衰退、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及低油价下市场提前透支需求,均对后期消费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全球石油需求恢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四川盆地天然气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消费行业和企业的多寡得出了天然气在四川盆地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举足轻重的结论。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天然气和利用推动了盆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文章还提出了“天然气产业链”的概念,初步分析了天然气工业本身、产业链上各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在发展中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全球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整体好转中缓慢复苏,但疫情反复,制造业和物流供给能力恢复缓慢,全球能源市场经历了供需矛盾的冲击,尤其在进入下半年后,原油、天然气、动力煤价格均大幅上涨.2021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71美元/桶,比上年上涨63%;WTI均价68美元/桶,比上年上涨72%.2021年12月21日,被...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供应链中断风险严重搅动国际油气市场,导致国际油气价格超预期上涨。WTI原油期货有史以来首次出现负油价即是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的预演。“供应链的平衡”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新因素。新冠疫情暴发前,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而在后疫情时代,供应端受到疫情反复、经济萎靡、交通基础设施不畅、劳动力短缺等多重因素冲击,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不断扩大。电子化交易加剧供应链风险对油气市场的冲击。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暴露了即时生产和低库存(Just In time)管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也催生了即时生产和低库存管理模式让位于稳产和适度库存(Just In case)管理模式的需求。中国企业因缺少能源定价工具,受制于卖方主导的价格指数。中国应不断完善油气期货生态圈,加快成品油期货和天然气期货上市步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世界经济同步复苏、形势向好但不确定性增大,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十九大”后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中心,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东处于新旧秩序交替期,较长时间内将呈现集体震荡状态.俄美博弈对国际能源形势影响很大,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国际油价复苏乏力,全球非化石能源进一步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石油工业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 “改革创新”成为整个石油工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2030年前对油品替代尚不具有颠覆性.美国重启原油出口将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成品油市场已步入调整升级阶段,2018年或将迎来全面市场化.未来5年全球LNG供应总体过剩,天然气价格将维持低位.2017年我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给冬季保供带来巨大困难,长期看需要引入机制性应对措施.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趋势.散煤治理是我国实施控煤治霾和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但财政补贴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球能源体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加速推动全球能源格局调整,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极大增加了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任务,从资源可获取、价格可承受、开发利用可持续和供需体系韧性4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保障能源安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泉 《中国石化》2022,(2):64-66
<正>时光如此之快、疫情如此之长。2022年已经到来。能源这一“初级产品”的供应变得愈加重要。“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相信全球能源市场及其治理水平将更好。2021年国际能源市场非同寻常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球能源市场虽未出现像2020年油价跌穿“地板”、达到-37.5美元/桶的极端境地,也未出现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竞合博弈上演“三国杀”的大戏,但仍有一番非同寻常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以来,国家能源重点提出“碳中和、碳达峰”发展目标。我国能源行业现阶段基本情况是主要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本文研究了煤电产业链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要提高电煤价格预测的准确程度,加大完善煤电市场价格体制,梳理了煤电之间的关系,保障煤电产业链的可靠性,保证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拉丁美洲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拉美各国均普遍重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仅设立了较高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还系统性推出针对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激励政策。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拉美地区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长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加快恢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的社会经济、实现清洁低碳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上半年,受需求恢复、美西方对俄制裁,以及货币宽松政策和财政刺激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扬,多个品种创阶段高位或历史新高。2022年6月起,美国加息更激进,随后全球多数央行跟进采取史无前例的加息措施,能源价格大幅回落。2023年,全球经济、地缘政治、新冠疫情和金融市场将综合影响能源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预计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附近,天然气价格在冬季有冲高可能,煤炭价格会高位回落。  相似文献   

20.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是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基于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构建包括4类一级指标、23类二级指标的能源国际合作指标体系,提出表征中国能源革命国际合作进展的方法,即能源国际合作指数。对比分析2015-2019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提出2030年的目标期望及对策建议。尽管2015-2019年中国能源国际合作进展成效显著,指数从62.4提升到68.3,但较2030年的目标值100仍有32%的差距。1)“海外油气资源来源多元稳定”较目标值尚有12%提升空间,未来重点要拓展天然气进口多元化和海外石油合作。2)“畅通‘一带一路’能源大通道”距目标值有37%的差距,未来应加强天然气、电力通道以及通道安全合作机制建设。3)“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距目标值需提升32%,未来应加强全产业链合作以及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跨国能源企业。4)“增强国际能源事务话语权”距目标值需提高51%,仍是未来需着重提升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