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守旭 《上海标准化》1994,(4):15-15,42
产品质量以预防控制为主,是质量管理的重大发展。质量控制就是要把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为主转到预先控制为主的轨道上来。对影响产品质量的每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使得产品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处于严格控制之下,达到稳定、可靠、优质的目的。 单纯搞工序质量控制有局限性,不能满足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还必须搞好产品研制阶段的质量控制,这对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谈谈新产品研制过程质量控制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尤其以工序过程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工序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制造现场的综合反映。工序状态的优劣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工序质量的稳定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特别是主导因素发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服装产品质量抽捡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过程.产品抽样过程是否规范,抽检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服装产品质量检验结果是否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4.
控制图在卷烟卷制工序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峰 《中国质量》2009,(9):94-95
前言 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是及时反映和区分产品质量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的一种有效工具。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是区分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通过存控制图中对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进行捕点,并观察这些描点是否落在上控制限与下控制限之间,或在上控制限与下控制限之间的排列是否随机,  相似文献   

5.
建筑产品最终质量的好坏与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分不开的,要提高房屋产品质量就必须抓好施工阶段的各环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检测过程质量实施有效的事前控制,可极大地督促实验室对检测各环节的严格把关,促进实验室查找问题、整改不足,使得实验室的检测活动处于一种有效的受控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出具,及时地指导生产,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容器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承压设备,其制造过程控制比较严格.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压力容器的材料、制造工艺、制造过程等均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产品实现过程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中产品形成并提交给顾客的全部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能否赢得顾客满意的关键.关于产品实现,朱兰博士曾用质量螺旋圈来加以描述,并用其表达质量是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步曲来实现,使之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和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三、服务质量的控制图法 产品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从质量特性变动中找出规律性,剖析产生波动的原因,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在较理想的工艺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工程系统中软件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问题,着重阐述了软件生存周期内管理与控制的主要环节,探讨了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软件实施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存元 《质量春秋》2010,(11):51-53
工序检验是指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一或多个工序过程所完成的中间产品、成品通过观察、试验、测量等方法.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提供相应证据的活动。工序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连续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因此,工序检验不仅要检验产品.还要检查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即人、机、料、法、环、测(5M1E)。工序检验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①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定,即产品质量是否合格;②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决定工序是否继续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2.
陈梅 《价值工程》2014,(16):216-218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及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挤塑产品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多元回归预测挖掘为例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标准的技术性检查活动,是确保产品使用性能的关键。只有产品质量、安全性达标,才能让人们放心、安全地使用,并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产品质量检验通常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2种方法。需要做到检验过程的安全和便捷,以及确保检验的真实和准确,以尽量降低检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提高产品质量,以此来适应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消费的安全性。由于整个检验过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也较为复杂,从产品抽样、样品传递、仪器设备的控制、检验试剂的使用、检验方法的选择、检验环境的影响到检验人员的素质,即使只有细微差别,都可能对产品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时,应规范每个环节的检验行为,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让消费者能放心、安全的使用每一件产品,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文章从详细阐述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入手,分析影响到最终检验结果的因素,着重探讨如何控制这些因素,达到产品合规。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层面对产品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和认知,可以知道产品质量管理是在产品的具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因用控制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用户的具体需求.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是稳定的保证,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责任履行的前提.但是观察社会实践中对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难题仍然多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制约.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济钢第二炼钢厂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SPC,辨识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方坯连铸特殊工序,并通过控制连铸工序的中包温度、钢坯[S]含量等重要因素,优化 了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了产品内在质量,使生产过程达到稳定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于企业的市场定位有巨大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稳定发展,就要做好产品质量关,对计量检定工作进行严格地管理和控制.在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计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其在生产和质量检验中是必不可缺的.所以,要想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就应当注重检定工作质量的提高.然而,在计量工作的开展中,由于各种原因,量值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计量精确度较低,本文对提升计量检定工作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SPC控制图即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质量控制图数据的采集工作是质量过程监控的关键,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文章通过分析SPC控制图原理,确定了过程关键质量特性参数,将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抽样方法标准化,提出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原则。  相似文献   

18.
童剑  周国玲 《企业世界》2004,(10):34-35
企业进行“3C”认证与ISO9000论证,都是为了建立一套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组织作用和质量职能,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和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减少和消除质量缺陷、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达到用户满意和企业获利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SPC简介 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1),简称SPC,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在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可应用SPC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以便对过程的异常及时提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 SPC 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 W.A.Shewhart 休哈特发明,它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记录图表,用于连续的生产过程中,实时控制过程中关键的质量参数,它能及时判定生产过程是否发生变异或者有发生变异的趋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或避免坏品的产生,以达到提高产品品质,节约成本的目的。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企业的产品质量,通常采取事后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