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股指期货是指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1982年,第一张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美国股市数值线期货合约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诞生,从而开辟了股指衍生工具的先河。之后,股指期货便风靡全世界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目前.全世界共有数百种股指期货与期权合约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达的金融中心城市进行交易,成为仅次于利率期货的第二大金融衍生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第二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兼期货部主任姜洋表示。2007年初将推出首个金融期货品种——股指期货。目前,已有4家基金公司向证监会提交关于股指期货的研究报告。12月中下旬。证监会将召集部分基金公司再次会商,届时就基金公司投资股指期货,将会拿出意见稿。。。一00已经推出近两个月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其中一些特点令习惯国际成熟市场的投资者不知所措。这些所谓的“中国特性”是否合理?股指期货真实交易推出后,这些特点还会存在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推出股指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已成为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虽然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但基于期货交易机制的特点,股指期货仍存在潜在风险.文章在分析股指期货的一般性风险之外,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股指期货的独有风险,并重点从宏微观层面分析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构建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要注重宏、中、微观三个层面的风险控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产品,诞生于美国堪萨斯城商品交易所。作为重要的股票现货市场避险工具,股指期货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由于股指期货开展时间短本身证券市场发展使得我国股指货的开展面对特殊风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几点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出发,首先介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引出股指期货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然后从逆向思维的角度,通过运用期货随机定价模型对我国唯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试图推算出股指期货中的隐含波动率,获得该隐含波动率在反映未来市场波动风险方面的特性,为将来构造VIX指标寻找到适合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中国承诺将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股指期货产品,这也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与猜想。部分人士担心股指期货引进外资会引发金融危机。这是否与市场的运行实践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李泞旭  王云  梁琛 《中国经贸》2014,(9):99-100
本文使用高频数据通过VAR模型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收益率之间存在非对称领先滞后关系,研究了好坏消息和市场流动性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间非对称领先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现货市场对卖空机制的限制延后了现货股指对坏消息的反应,加剧了股指期货对现货股指在收益率上的领先关系;股指期货相对现货股指较高的流动性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对新信息的调整更为敏捷,使得股指期货相对于股指现货具有更强的价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资》2011,(10):86-87
传统的CPPI保本基金都是通过在股票上的买进卖出实现风险资产的配置,而有了股指期货之后,就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实现。另外也可以将股指期货单独作为风险资产做配置,运用股指期货来做风险资产或者利用股指期货来调仓  相似文献   

9.
王少飞  郑享清 《特区经济》2011,(10):109-111
2010年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监管体制,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笔者通过对美国、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体系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这些国家(地区)在股指期货发展中的共同点和经验教训,并对我国股指期货监管体制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娜 《特区经济》2010,(12):113-115
美、日、英、德四国股指期货监管模式的比较发现,不同国家的股指期货监管模式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各具特色,分别适应不同的实际情况。我国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凸现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股指期货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对解决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冰 《特区经济》2008,(2):109-110
股指期货是成熟资本市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也把股指期货产品的推出提上了议程。本文从当今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背景入手,指明了股指期货推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从传闻到获得准生证,也令创新型基金产品和指数化蓝筹基金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专业人士分析指出,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丰富未来基金产品创新的土壤,还可能为部分基金提供新的投资"支点"。  相似文献   

13.
赵岩 《走向世界》2010,(9):68-69
2010年伊始,终于传来股指期货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的消息,期待已久的股指期货即将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野和生活中,它是中国资本市场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自此走向多层次,变革将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的狙击,不论善意与否对于一级市场都有意义市场开始骚动,机构投资者的资本狙击战正在展开。四月中旬,不到10个交易日中,就有3只小盘股复牌后出现连续涨停,涨停原因如出一辙——遭遇泽熙投资异议。4月1日,黔源电力公告称,收到华润信托发来的函件,华润信托作为代表合计持有公司4.98%股份的股东(华润信托·泽熙1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持股3.62%;华润信托·泽熙6期单一资金信托计划持股1.36%),提请公司在2013年度股东大会上。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便引发了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爆炒,中国沪深股市中凡参股、控股期货公司的个股都受到了热烈追捧,成为市场又一暴利的机会。毫无疑问,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大革新。那么,为什么要推出股指期货?它的推出会对股票现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一、推出股指期货有何意义股指期货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特殊性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性,指出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风险存在特殊性,认为应该强化法治精神和信用精神,充实和加强我国股指期货风险防范机制,旨在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和正常运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在股价指数振荡上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709的走势)和股价指数振荡下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809的走势)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股价指数上行区间,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强于股指期货;在股价指数下行区间,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强于股指现货。这可能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的单边市场格局和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阶段的交易不活跃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呼声极高的股指期货,本文从中国金融改革新思维和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的关系等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恰当时机。  相似文献   

19.
焦阳 《魅力中国》2010,(29):398-398
今年四月,中国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股指期货的上市为中国股市带来了什么:规避风险,减少股市暴跌所带来的财富蒸发?还是会成为个别团体投机套利的工具?本文主要在交易规则上来分析股指期货的影响以及对股指期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新娥  王婷 《特区经济》2009,240(1):123-125
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处于模拟交易阶段,准备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指明了股指期货可能存在的一般风险,并进一步阐明中国股指期货可能存在的特殊风险,借鉴了发达国家经验并针对我国市场情况,提出了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与控制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