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技术转移诸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指出了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在技术需求(Need)、资源(Resources)与能力(Ability)三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NRA”三者相辅相承,对于技术转移行为的成功实现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效均衡才能引发、诱导和保赞成功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2.
杨勇华 《经济学家》2008,67(1):18-24
技术变迁很大程度上是主流经济学未曾认真开启的"黑箱".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长足发展的演化经济学,对技术变迁进行了大量的演化探索,主要集中在技术变迁的一般演化过程研究、技术变迁与生物进化的类似性及演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技术变迁过程特定阶段的研究、技术变迁仿真模拟研究和技术变迁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在系统梳理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技术演化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技术政治角度讨论了中国农技推广体系变迁的内在逻辑,并讨论了技术的商品化如何导致了农业领域的去技术化.研究发现,在集体化时代,国有/集体农资企业和供销社体系共同支撑着农技推广体系,技术和农资均属于公共品.市场化改革之后,农业技术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公益性技术推广也与经营性技术推广彻底分离,技术开始转变为商品,并逐渐与劳动者分离.不过,经历了去技术化的农业劳动者并没有成为局部工人,而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消费主体.因此,资本之间的技术竞争一方面表现为以技术推广为名的农资销售竞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垄断性技术开发的竞争.然而,上述竞争都没有降低农业生产者获取技术和物资的成本.在农业生产者不断去技术化的情况下,即便他们保留了主要生产资料,也不得不深度从属于资本.  相似文献   

5.
技术转移担负着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间环节,也是我国科技与国际前沿接轨的重要路径。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及科技自身形态的演变,针对专利、发明等智力产品的战略投资和经营市场正在形成,并呈现出规模化、体系化和产业化趋势。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态势进一步加剧,并以此构筑贸易壁垒,对其它国家技术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我国必须针对技术转移现存问题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兵 《技术经济》2003,22(11):4-6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 ,制度因素总是作为既定的前提 ,即制度结构具有外生性特征。在新古典传统的经济模型中 ,暗含的假设包括 :明确界定的私有产权 ,完备的信息结构 ,足够的激励机制以及无摩擦的交易行为。在这些既定的假设下 ,消费者遵循效用最大化原则、厂商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经济活动。斯密一瓦尔拉斯一阿罗和德布鲁体系的全部努力都在于证明 ,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市场制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帕累托最优。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也由符合这种标准的总量生产函数来描述 ,所差别的是构造生产函数的假定和形成不同而已。所以 ,…  相似文献   

7.
在对技术转移诸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指出了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在技术需求(Need)、资源(Resources)与能力(Ability)3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NRA”3者相辅相承,对于技术转移行为的成功实现缺一不可,3者的有效均衡才能引发、诱导和保证成功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8.
在对技术转移诸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商品化的“NRA”技术转移理论。指出了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在技术需求(Need)、资源(Resources)与能力(Ability)3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NRA”3者相辅相承.对于技术转移行为的成功实现缺一不可,3者的有效均衡才能引发、诱导和保证成功的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9.
在本国企业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东道国的技术空白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文章通过构建一个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内资企业消化吸收投入决策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在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外溢过程中,内资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内资部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东道国的市场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动机。  相似文献   

10.
制度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市场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的技术转移经历了从技术非商品化向技术商品化的转变过程。本文回顾了这一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技术转移实现市场化所遇到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市场化的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风险管理作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对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管理风险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形式.风险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结果,金融风险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本文总结了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变迁并进行了必要的比较和分析,重点对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的优缺点、管理体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吸取近年来金融危机的教训和启示,针对我国对于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移:理论与政策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早期的技术传播理论到现今技术转移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技术转移的丰富内涵,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加速发展,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因和机制提出了若干理论。重视对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技术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进行技术联合,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缩短技术开发期。它实际上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技术交易,通过技术合作,合作方可以将各自互补的技术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结合在一起,即节省时间、资金,又提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对会计工作的需求量猛增,会计成了热门专业,各大院校都有大批的会计学习者.会计学科分为理论知识和实务教学,理论是基础,实务在理论知识上来进行.只有将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会计从业者.本文从三大方面来论述,首先介绍会计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会计理论与实务教学的相互渗透建议,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的“创业使命”和技术转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某种耦合。本文通过探讨三螺旋理论中关于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的经典逻辑关系以及借鉴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技术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基于三螺旋视角,从大学、政府和产业三方面提出了以建立创业型大学为契机来构建技术转移新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出现,影响了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效率。通过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合作创新的均衡产生条件及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减少逆向选择问题负面影响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适宜技术扩散问题建立Malthus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后者能较好地描述技术扩散的发展过程,指出适宜技术推广者的决策依赖于对市场容量的估计。根据对Logistic模型的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估计市场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关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事,然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许多问题,其效果不尽人意。本文从技术转移的理论入手,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2013—2017年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企业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技术生态位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将系统中心生态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于企业技术生态位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技术生态位的宽度及重叠度均与其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系统中心生态位进入正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宽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系统中心生态位深度负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宽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而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技术演化是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基于1999-2019年成渝地区142个县(市区)、637个专利技术领域的面板数据,考察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成渝地区技术演化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区域发展阶段和技术含量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演化均存在促进作用,同时,技术关联在先发地区和低技术含量领域的作用更显著,而技术转移在后发地区和高技术含量领域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关联、技术转移对区域技术演化存在“倒U”型影响,邻近地区技术演化对本地具有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建议成渝地区同时发挥技术关联与技术转移的作用,在发达区域技术关联强的领域加大要素投入,鼓励技术落后区域进行技术引进,加强区域协作,破除研发要素流动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