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元国际化”的困境及其战略调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之后,“日元国际化”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但迄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为止,“日元国际化”始终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美国掌握着“金融霸权”的情况下,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国家”,企图通过直接的货币国际化挑战美元霸权的结果是悲剧性的,“日元国际化”进程自然陷入了困境。1997年之后,日本开始调整其以往的“日元国际化”战略,积极谋求提升日元在亚洲地区国际货币的地位,试图通过“日元亚洲化”来实现“日元国际化”的战略目标。这对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货币合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加强日元与人民币的协调与合作,将成为东亚地区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亚洲区域货币合作都进展甚微,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不俗成绩。事实上,在亚洲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政府应该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真实需求为基础的,从周边到区域、从区域到全球的可持续货币国际化之路。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国内结构性改革、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消除潜在金融风险隐患、鼓励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以及东盟国家的流通与使用、大力发展区域性熊猫债券市场、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利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期来推动新一轮亚洲货币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东亚金融合作,还是“日元亚洲化”战略和“人民币亚洲化”战略的实施都增大了人民币与日元在东亚区域内的交集。在这种情况下,日元和人民币的关系自然成为中日两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两国选择货币竞争,竞争所能得到的利益远远小于它所带来的危害;但是如果中日两国进行货币合作,则不仅能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两国货币亚洲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亚洲货币合作进程:中国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亚洲货币合作进程的具体设想是现阶段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中期目标是通过建立“华元圈”和“人民币——日元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长期目标是实现以人民币和日元为核心的单一货币。中国应为这一进程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6年1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李晓、丁一兵所著《亚洲的超越》一书,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分析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背景、可行性及路径选择,并结合“日元国际化”受挫的教训就“人民币亚洲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策略和步骤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晓、丁一兵多年来从事东亚汇率制度、金融体制及区域货币合作等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该书是他们近年来一系列研究成果的系统汇总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赵大春  李倩 《中国经贸》2010,(17):56-57
“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是人民币通往国际货币的现实路径。近年来,人民币在东南亚国家认可度不断提高,周边化和区域化成效显著,我国较早实行人民币结算的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的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保持在90%以上。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程度高、政治互信,应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东亚区域内,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多边层面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区域层面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同时也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尽管能够减少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也能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机会,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期,问题可能暴露得更多,风险可能更大。风险在于监管的难度加大、政策的取舍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布雷顿森林制度的解体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进一步暴露出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欧元面世催生国际货币新体系。本文立足于国际货币三元化发展的趋势 ,分析了目前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因素 ,并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在于实现人民币区域  相似文献   

9.
【日本《金融财政商贸》10月8日】优先实现货币稳定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将人民币作为可兑换货币广泛用于国际交易中。中国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交易中的人民币可兑换性。资本交易自由化因亚洲金融危机而不得不停止,但在外汇储备增加后,中国推进了直接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实现了经常项目交易与直接投资的“基本兑换性”。但是,中国尚未完全实现资本交易自由化。中国优先对国内外资本流动进行限制,通过央行干预市场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中日博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经验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与国际区域货币一体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国际区域内的"轴心国"推动和"锚货币"作用是货币一体化的重要条件,而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则会加速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因此,人民币应以东亚化作为其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并以东亚货币合作作为达此目的的桥梁.尽管对东亚而言,当前中日货币合作仍有很多障碍,但博弈分析表明,双方最优的均衡点是共同推动东亚货币合作.为此,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强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并致力于使中国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轴心国",使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锚货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了美元化的形成机制、现实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金融化角度来看,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黄金-美元体系、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制度-美元体系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美元体系即全球金融化体系,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以金融化为纽带实现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的美元国际货币权力进一步扩张;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主要以美元化方式实现,而全球美元化通过商品金融化、技术金融化和制度金融化等三重金融化机制实现,其中商品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形成基础,技术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催化剂,制度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根本保障;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元化给外围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外围国可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防止技术金融化、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三化”改革的危害等方式去美元化,中国须关注国家对本国金融权力的掌控,应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作为去美元化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最优货币区理论、GG-LL模型、“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理念构成了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而美元化、单一货币区以及其它区域货币协作形式是目前国际货币合作的既有模式,按照“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新思想、新理念,货币联盟应该是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理想路径,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力地推动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分析了美元化的形成机制、现实影响及其应对措施。从金融化角度来看,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黄金-美元体系、石油-美元体系以及制度-美元体系三个阶段;其中,制度-美元体系即全球金融化体系,是新自由主义制度下,以金融化为纽带实现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融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的美元国际货币权力进一步扩张;国际货币权力的扩张主要以美元化方式实现,而全球美元化通过商品金融化、技术金融化和制度金融化等三重金融化机制实现,其中商品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形成基础,技术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催化剂,制度金融化是全球美元化的根本保障;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美元化给外围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外围国可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防止技术金融化、充分认识新自由主义“三化”改革的危害等方式去美元化,中国须关注国家对本国金融权力的掌控,应把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作为去美元化根本战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以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为起点,分析推动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所应当采取的策略。作者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而且这次货币互换还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极大兴趣。作者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并借鉴国际上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和模式总结,探讨性地提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建议,同时指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只能是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5.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较多集中在货币供给方,国际货币供给的实现条件与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但在国际经济领域,货币是由市场上所有国家公共和私人代理人的决策和行动决定的。由于货币竞争格局的变化,交易网络的扩大,货币需求方与经贸伙伴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货币需求维度的研究亟待充实。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在近十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国际货币寡占市场结构出发,以拉美地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对象区域,作者认为,人民币在拉美地区流通域的扩展不仅面临着自身竞争力的约束,从需求角度更受到拉美地区宏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政策及政府治理等因素的影响。综合目前人民币的影响力与拉美地区国家的发展状况,人民币实现货币替代的可能性并不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阶段,中拉金融合作是扩大人民币在拉美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增强与拉美地区贸易投资联系,在拉美扩大人民币交易网络等都将促进人民币在拉美地区的国际化。当然,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币自身的稳定性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国际化以人民币区域化为起点。中国在东亚区域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参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建设构成人民币扩展在东亚区域使用的基础。将香港发展为在有限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下人民币走出国门的岸外市场,以及发挥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汇率协调中的作用是实现人民币区域化路径中的重要环节。这将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锚货币甚至载体货币。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币值稳定,同时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币国际信誉日益提高。推进人民币亚洲化还取决于一定的条件,国内方面主要是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贸易、外汇储备、开放共同构成的基础能力及发展走势状况,国际方面主要是亚洲经济合作框架内双赢搏弈共识下的接受意愿。推进人民币亚洲化需要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实行人民币结算制度,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建立人民币联系汇率,主动向亚洲金融合作靠拢。  相似文献   

18.
近日,“2012上海论坛”发表(2012上海论坛共识》,指出未来十年将是亚洲力量整体崛起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世界经济秩序调整”是亚洲必须重视的基本问题之一。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应在坚持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抓住这一时间窗口,参与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中国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当前,中国很难马上推进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在此约束下,为了缓解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退而求其次的政策就是结算货币的多元化。为此,日中金融合作协议决定,双方将大力推动日元、人民币的跨境交易,并且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市场。这种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推动结算货币多元化的趋势,广泛存在于亚洲各国。2013年5月3日,日本与东盟5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就推进金融合作问题达成一致。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实现结算货币多元化的同时,日元的国际使用也可能增加,有关机构的进一步的措施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20.
推进亚洲金融合作,从技术上说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次序,寻找一个适当的起点并在不同层次上相互促进。从区域货币基金到亚洲货币设想再到亚洲债券市场,人们对如何推动亚洲金融合作的认识逐渐深入。但是,从国际经济战略上说,各国也必然会借此谋求自身的利益并展开博弈。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大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是否会依然坚持日元国际化的思路,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中出现暂时困难时、在推进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上,日本是否会转向加强以日元为中心的区域资本市场建设,这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