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会学习》2012,(3):42-43
正一、引言近几年,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迅速增加,从2008年的169份到2009年的646份,再到2010年的731份,以及2011年的817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在2009年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披露散见于上市公司年报与大众媒体中,未见独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受此条件限制,国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样本一般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少数单独研究社会责任报告的文章则样本容量太少,上述研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局限。2006年,宝钢公司发布我国第一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2006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我国第一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此后有将近二十几家公司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进入2007、2008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趋势为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和视角。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制度背景,以2005-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行业、时间、驱动因素、形式、结构、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相关规律,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报告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4)》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新华网、正德至远社会责任机构连续第4年共同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4)》。《报告》以2014年度1007家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情况及报告管理等内容,辨析出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域的最新特点及未来趋势,同时选取华电、中国移动等8家企业作为典型案例,详述企业过程性管理的优秀实践,以供其他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2年我国企业共发布1006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同比增长逾60%.本文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2012年3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3.1为基础设计可持续发展报告评分体系,对中美不同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价和比较,指出我国两大主板市场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系的完善,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5.
王蕾 《中国保险》2009,(4):40-43
随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则来源于2007年中国人寿发布的我国保险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平安在2006年发布的一份题为《诚信平安企业公民之道》报告,阐述了“企业公民”概念,并承诺将在社会公益、灾难救助、环境保护等方面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在内容、质量、地区分布及第三方审核等方面的相关规范问题,提出规范内容、完善形式、加强引导及实施监督等措施。并以中联重科所发布的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11~2012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4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下,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多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促进公司财务业绩;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够直接促进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高公司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象越来越多,企业保证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立第三方出具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二是企业董事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出具的自我承诺。这两种保证形式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0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9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号传递理论,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意见具有正向的市场反应,而董事会承诺不具有市场反应。根据我国的制度背景、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从如何完善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标准、鉴证主体、鉴证客体、政府部门对董事会承诺的监管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企业声誉理论,以我国2008—2009年间沪深两市非ST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检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对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两者关系的影响,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的信号传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提升企业声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有效传递社会责任表现的信息,增强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之间的正向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并没有显著促进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声誉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尚无法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本文最后对改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和壳牌石油2006~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比较,分析了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异同之处,然后对改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提出了一些重要启示:统一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框架;完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信息反馈机制;开展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要体现平衡原则;选择适当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形式以提高披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对我国农业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且有利于公众监督。  相似文献   

12.
袁东霞 《财会学习》2013,(10):44-45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解读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3C(家电、IT,消费类电子)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经营商品涵盖了空调、冰洗、彩电、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OA办公、厨卫,以及百货、图书、家居等。本文以其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鉴证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一)苏宁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是苏宁公司公布的第4份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披露了公司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上市公司2012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与公司社会绩效的相关性来揭示社会责任报告反映信息的有效性,从而考察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与社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但社会绩效变量对社会责任报告水平解释能力较弱,表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存在一定的虚构内容。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使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落到实处。为认识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对于促进上市公司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为出发点,以权益资本成本为落脚点,探讨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且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首次披露"效应;但是对于同样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而言,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高低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于社会责任报告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也无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投资者普遍认为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传递的是一个有利的信号,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普遍较低,这些报告给投资者传递的信号并没能降低他们对企业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李梅芳 《财政监督》2013,(10):38-40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绝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更多地披露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绩效等正面信息,而对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等负面信息的披露不足。自愿披露的企业也往往采用一些策略来避免客观公正地传递负面信息,在研究大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六种常用策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改善报告信息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以2009-2014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企业会计稳健性越高,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越低;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程度越低;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会计稳健性对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小;反之,公司治理水平越低,会计稳健性对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大.会计稳健性和公司治理均有助于抑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行为,且具有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以2019-2021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数据为依据,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报告结构、报告可读性以及报告可靠性三个维度对企业印象管理动因与手段进行现状剖析和问题揭示,并据此找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的成因,进而提出,要降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印象管理操控空间,须完善编制制度,加强监管与反馈机制,提高企业管理层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性的企业非财务报告的在线目录网站CorporateRegister.com上的统计数据,截至07年底,已收集到全球范围内96个国家中4013家企业所发布的共计15342份社会责任报告。该机构所收集的报告1992年度只有26份,2006年则是2387份,2007年的报告数量截至9月25日数据更新时,已达1364份。关于CSR(企业社会责任),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明确的定位;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代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注、重视CSR。企业积极认真履行CSR,则在追求经济利益之外,为社区和社会增加了利益。这样的行为值得支持和宣传。本刊从这一期开始推出"跨国公司CSR"专栏,向读者介绍一些在履行CSR方面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本期我们将介绍六个日资企业的CSR理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6月2313,一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赫然出现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外网中,这是中国金融业中第一份关于银行作为现代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报告,为我国金融业吹入了一股责任与爱心的清新之风。一时间,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纷纷作出回应,这一举动也立刻成为众媒体捕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主要金融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国内银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工作,本文对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已发布的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框架、内容和措施的对比,以及报告所披露获奖情况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框架性的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