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背后所依托的文化进行解读,试图找到中国山水画艺术衰落的原因及突破中国山水画传承和发展的“瓶颈”的出口. 相似文献
2.
董其志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2)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山水画的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所在,中国的山水画重要的是通过画家主观意识的认知和超越,使观者体会到无穷的美感与睿智. 相似文献
3.
4.
宋人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探索精神,其审美观念对后世山水画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如果宋朝人没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就没有后续山水画的持续发展。在宋代 画院不仅设备齐全而且具有一定规模 产生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山水画处于成熟阶段,能够把握住山水画清晰美观的精髓,展现了中国特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6.
7.
董其志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24)
宋代著名文人画家曾谈过:"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此话道出了山水画在中国画中自古以来的重要地位,揭示了画者及观者澄怀味象、传情达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远本人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人,把李唐创作中的局部构图技术变得更加简洁,发展其小斧劈皴为大斧斧劈皴,并让自己的画作都具有诗的意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图文互含诗画结构,确立了自己在绘画艺术领域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老庄思想和现代理论家关于“空白”的理解、对历代山水画家作品的分析以及画家们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通过“空白”对画面意境的营造,使大家对“空白”在中国山水画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使空白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具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同国家的经济一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而名家书画又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山水画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像股市的龙头股,影响着大盘的走势。有的人认为名家的作品投资风险大,建议大家多投资一些还不太出名的画家以减少风险,孰不知风险大回报也大,现代名家的作品,特别是山水画,还有着很大的升值空间,所以掌握一些投资的技巧也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13.
在群星璀灿的中国画坛,何镜涵的名字极为响亮。早在北京画院建院时,他就是画院八位终身画师之一,堪称当代中国画坛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何老的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感、独特的风格、非凡的气势,引起社会及书画艺术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了悟心境心师造化吾一日三省,以虔诚为人,以智慧做事,以心灵作画。师古融今为大智,守古抄袭为奴才,心境造化为天才。人有大志,画有大气;人品高,画自高;人品得休养,画品得天趣。了悟心境,心师造化。"心境"与"造化"二者兼具造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些人发现如今的山水画和古时的山水画存在区别却不知道其衍变的来龙去脉。作为中国画里面一个主要的分支门类,山水画虽然在起源上没有人物画那么早,在其出现后一直与人物画和花鸟画平行发展,成为人们特别是文人雅士所欣赏的一个画科。但随着西方思想的渐入,山水画已经不再被受西方思想和教育影响的新时期中国人所理解和欣赏,认为传统中国画是封建陋习的一种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前辈站出来运用当时他们所能运用的条件改良和发展中国画,到今天为止已经确立为目前这种中国画创作和品鉴模式,人们还在按照这种模式不断地教育下一代以图其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19.
平远山水画在审美方面具有意境美,具有逸、简、淡、空旷的特点以及与禅宗道家的美学相向的特征.从“逸”来讲,平远山水画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禅宗道家强调主体的内心精神隐逸情怀具有相向性.从“简”来讲,平远山水画其法简,与禅宗道家力求简炼的思想相同.从“淡”来讲,平远山水的渲淡体现了水墨的本色也体现了禅宗道家的虚静.从“空旷”来讲,平远山水画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