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理论上的一次大突破,实践上的一次大发展。目前,摆在信用社面前的光荣任务,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强化经营管理,为支持农业和农村商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信用社应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迎接挑战,转换经营机制,投身市场经济大潮?本文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不仅在理论上是重大突破,而且在实践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必将推动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促进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使我国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各部门、领域、环节的改革配套联动。我省金融部门要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按照“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目标,进  相似文献   

3.
试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机关后勤改革河南省财政厅行财处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转移。本文拟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郭萍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经历着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振兴财政,壮大国家综合实力,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体制如何适...  相似文献   

5.
郑晖 《中国金融》2012,(18):22-24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年来,我们党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在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自1994年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发展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发展和金融工作的大政方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其中之一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搞好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发展金融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完全建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经济转型期。也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过渡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可被称作前转型时期。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我国面临的全新任务是,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次代表大会和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进入新的时代,其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可以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过程称为后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 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我们必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快农村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9.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建立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新型工商税制。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按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又进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等一系列重大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我国对外承包业如何适应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承包市场的竞争,因此,有必要在总结对外承包业改革十多年来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对外承包业的现状与未来,以迎接市场经济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和人大八届一次全会后,国家专业银行应向商业银行转化,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当然,这是一个奋斗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以澄清疑点。疑点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银行体制、一个什么样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之服务;以及如何健康而高效地过渡到彼岸等,有待认真探索。核心是弄清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一、国有商业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必然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贯彻经济政策的、出色的传导工具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建国以来的经验总结。在今天,这句话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在,深化会计改革,不仅是会计部门、广大会计人员,而且成为经济管理部门的共同呼声。为了有利于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化和系统总结,必将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将推动财政理论的更新和发展。重新认识和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  相似文献   

14.
《理财》2013,(11):26-26
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业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不断发展,中国金融业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资源配置从计划转向市场,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在理论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在实践上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十四年来的经验总结。那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将会给银行工作带来哪些影响,提出哪些新的要求,银行内部管理和营运机制又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很有探讨的必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政策约束和宏观调控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运行和经济调节。按照社会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大突破,也是对传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根本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就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战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我国不断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党的十四大决定要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用若干年的时间来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不只是提法上的转变,而是要解决我国长期未解决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运行模式问题,将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世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当今世界是超越国界的经济竞争,而世界经济竞争就是效率的竞争。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中不落后,不挨打,搞市场经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又一次重要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项俊波 《中国金融》2012,(18):16-18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创造性的结合。伴随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程,我国保险市场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行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年后的今天,我国保险市场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保险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快速发展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展,保险业的空间越大。20年来,在党  相似文献   

19.
财政体制是指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原则和形式。自199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次深刻革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客观要求,分税制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定的,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形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完善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调控与服务经济的金融主体——专业银行积极顺应市场经济机制,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已成为符合规律与现实的改革方向。但是,如何顺利地实现转换则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与迫切任务。本文试图就当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过程中的存在壁垒及其消除策略作一些肤浅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