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苏两国经过长时间的谈判,终于于1924年5月31日正式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这个“协定”基本上是一个平等条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与大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因此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但已宣布中国东北三省“自治”的奉系军阀不承认“大纲协定”,奉系军阀头目张作霖纵容其属下指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权利为人剥夺,丧权辱国。于是,北京政府派鲍贵卿等赴奉疏通,并一再向苏联全权代表加拉罕表明:“中国  相似文献   

2.
塔塔尔族原为中国北部的游牧部落,16世纪中期被沙俄吞并,称"鞑靼人"。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激起鞑靼人进入中国新疆经商、定居。30年后《伊犁条约》的签订划定了中俄界限,鞑靼人跨界而居,成为中俄跨界塔塔尔-鞑靼族。至今历史的车轮已走过150多个春秋,漫长的岁月推动塔塔尔-鞑靼人与本国相邻民族语言接触,借用其语音、词汇、语法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黑河市是我国东北边境的一座口岸城市,位于黑龙江中游右岸,隔江与苏联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相望。黑河市市区(含城郊,不包括所辖农村)现有7万人口,是黑河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在18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之后,当时的大黑河屯(即今之黑河市)便逐渐被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赫哲人的传统丧葬习俗集中反映了赫哲人的灵魂不灭观,祖先崇拜观,宗教观,阴曹观,也充分体现了萨满在赫哲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各时代时间早晚的不同,尤其是由于居住地点的不同和受其他民族影响程度的不同,赫哲人的传统丧葬习俗有较大的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脉络仍然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是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瑗珲条约》签订一百三十年。《瑷珲条约》的正文只有一百八十字,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字数最少的一个条约,但却是丧失领土最多的一个条约。中俄《尼布楚界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中国。而《瑗珲条约》及其续约《北京条约》则将这些领土割让给俄国。《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互为因果的,是沙俄侵略野心和伪善面目大暴露的全过程,它不仅使沙俄最终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又为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制造了依据,在中国享有内地设领事馆和通  相似文献   

6.
南满铁路股份公司(简称满铁)是日本最大的殖民侵略机构和日本政府推行侵华大陆政策的急先锋,它的设立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围绕满铁的设立,在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涉,这些交涉对以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12月22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中日北京条约)。该条约正约第一款规定:“中国政府将俄国按照日俄和约第五款及第六款允让日本国之一切,概行允诺”。使日本继承俄国在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合法化。不过,在中日条约第二款还规定:“日本国政府承允按照中俄两国所订借地及造路原约实力遵行,嗣后遇事随时与中国政府妥商  相似文献   

7.
《中俄尼布楚条约》(1 689)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格尔必齐河源向东绵延至海的外兴安岭为界。这段边界的大部分界段被不平等的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1 858)和《北京条约》(1 860 )修改得面目全非 ,仅存在了 1 69年和 1 71年 ,故称其为早期中俄东段边界。清代中俄边界另两段迄止 :新疆一段为西段 ,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俄边界和唐努乌梁海即今俄罗斯境内的图瓦共和国的北部边界为中段 ,现已全部沦落境外。回溯 31 1年前中俄所签定的《尼布楚条约》是清帝国与邻国的第一个划界条约 ,这也是中俄两个…  相似文献   

8.
根据1858年5月签订的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第一条,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此后只准中俄两国船舶通航,他国船舶不准行走。这里所说的松花江是指黑龙江下游,为黑龙江与松花江合流至海部分;因该条规定:“黑龙江、  相似文献   

9.
在中俄关系史的译作和著作中,常常出现同一历史人物而译名各异的现象。例如,俄国御前大臣、尼布楚条约谈判时俄方首席代表ФёдорАлексеевичГолови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汉译本中译作“费岳多·阿列克歇耶维赤·柯罗文”;在《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中译为“费咬多罗”;《俄罗斯行程录》译作“蜚托啰”;《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及《俄国人在黑龙江》等书沿用“费要多罗”的  相似文献   

10.
埃文尼族(Эвены),旧称拉穆特人(Ламуты),系西伯利亚民族之一,属通古斯满语民族。人口12000人(据苏联1970年统计),操埃文尼语。目前埃文尼人主要居住在雅库特自治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基(伯力)边区、堪察加省、马加丹省、楚克奇自治州和科里亚克自治州,过去他们主要居住在极东北地区的大片山地原始林中。相传埃文  相似文献   

11.
晚清黑龙江沿岸的“合法”中俄贸易始于1858年《瑷珲条约》的签订。从1858年至1911年,晚清黑龙江沿岸的中俄贸易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发生和缓慢发展时期(1858年-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快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03年)、继续发展时期(1903年-1911年)。晚清黑龙江沿岸中俄贸易的发展特点为:俄国始终处于入超地位;双方贸易始终是发展的;双方都是获利的,但俄方获利颇多。  相似文献   

12.
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旧中国便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帝国主义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沙俄是最先染指我国东北的帝国主义。在铁路方面,沙俄以共同防日作为幌子,采取威逼利诱等卑鄙的手段,于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开始修筑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线——中国东省铁路,1898年沙俄通过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又取得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中东铁路支线的修筑权。1899年英俄签订了关于在清国铁路利益的协议,英国承认长城以北包括整个东北属于沙俄的势力范围。到1903年,中国东北境内一条丁字形铁路修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两端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  相似文献   

13.
隔着奔流而过的黑龙江,黑河市对岸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州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以下简称"布市")。布市传统名称为"海兰泡",原属中国,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被帝  相似文献   

14.
孟文柱  孟月贤 《黑河学刊》2007,(2):79-79,84
中俄两岸人民之间的贸易活动于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在1922年,民间边境贸易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转入新的贸易时期。黑河与布市在边境贸易中竞相发展,不久,已经是黑龙江上、中游两岸的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并取代了库马拉,成为中俄民间边境贸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图们江流经中、朝、俄三国国界,全长约520公里,其中,中朝界河504公里,唯有入海口的15公里为朝俄界河,但中国保留了沿江出海的权利。珲春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地方仅有15公里,图们江由这里流淌入日本海。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俄国武力威胁下,中俄先后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使黑龙  相似文献   

16.
一费雅喀族,自称尼夫赫,汉译为“人”之意。历史上,在不同时期,我国史书上又有不同的称呼:唐代称为“郡立”,金代叫做吉里迷,元代亦称吉里迷,或称帖烈灭,明代也称吉里迷,或称乞列迷,清代称作费雅喀,又写作非牙喀、飞牙喀。在清代,因为他们当时“赤臂无裤,以皮蔽前后”,所以赫哲人称之为“费牙喀”,即不穿裤之意。俄国人称之为基立亚克,或译作吉立亚克,今称尼夫赫。郡立、  相似文献   

17.
杨亮 《宁波通讯》2023,(18):60-61
<正>清初,英国殖民者屡屡觊觎宁波港,多次要求来宁波、定海一带开展贸易,均遭清廷拒绝和限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42年8月,清廷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次年又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1月1日,宁波港作为“条约口岸”开埠,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相继来甬设领事署或置领事。因对外贸易需要,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早春.沉寂多年的中苏边境贸易全面解禁,“去苏联,卖啥玩意儿都赚钱l”——夜之间.黑龙江边境的几乎所有口岸城市(地区),都变成了热闹而繁杂的大市场,数不清的边境百姓背起鼓囊囊的背包.一窝蜂地涌进苏联远东地区:廉价的牛仔裤、口香糖、运动衫、羽绒服……在当时的苏联人眼里,这些都是宝贝。 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中俄边贸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秋时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段的重点口岸城市(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了解中俄边贸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当地百姓生活。开始了对中俄边境贸易与合作的见证之旅。本刊将分四期连续刊载“中俄边贸见证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早春.沉寂多年的中苏边境贸易全面解禁。“去苏联,卖啥玩意儿都赚钱!”——一夜之间.黑龙江边境的几乎所有口岸城市(地区),都变成了热闹而繁杂的大市场,数不清的边境百姓背起鼓囊囊的背包.一窝蜂地涌进苏联远东地区:廉价的牛仔裤、口香糖、运动衫、羽绒服……在当时的苏联人眼里。这些都是宝贝。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中俄边贸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秋时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段的重点口岸城市(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了解中俄边贸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当地百姓生活.开始了对中俄边境贸易与合作的见证之旅。本刊将分四期连续刊载“中俄边贸见证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早春,沉寂多年的中苏边境贸易全面解禁。“去苏联,卖啥玩意儿都赚钱!”——一夜之间.黑龙江边境的几乎所有口岸城市(地区)。都变成了热闹而繁杂的大市场,数不清的边境百姓背起鼓囊囊的背包。一窝蜂地涌进苏联远东地区:廉价的牛仔裤、口香糖、运动衫、羽绒服……在当时的苏联人眼里.这些都是宝贝。 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中俄边贸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秋时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中俄边境黑龙江段的重点口岸城市(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了解中俄边贸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当地百姓生活,开始了对中俄边境贸易与合作的见证之旅。 本刊将分四期连续刊载“中俄边贸见证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