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涛 《财贸研究》2019,30(5):1-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减少是在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别变动二元背景下实现的。考虑城市常住流动人口情况,结合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背景状况,研究发现:不论是城市户籍常住人口还是流动人口,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城市总体上是亲贫的;经济增长的惠及程度并不均匀,城市贫困人口在1995—2007年间生活状况改善要落后于经济增长,2007年后才实现严格的亲贫增长;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别变动共同影响了中国城市贫困的变动轨迹,2007年前城市减贫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效应,2007年以后再分配效应日渐显著。据此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实现城市减贫的基本要求,调整再分配政策以及完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是应对城市贫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此情况下,中国城市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而随着收入不平等的恶化,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贫困研究的相关理论,采用CGSS的微观调查数据,借助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着重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城市相对贫困发生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增长的减贫效应不会自动产生;(2)不同纬度的人力资本均能有效地缓解中国城市的相对贫困问题;(3)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网络性资源,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未来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减贫作用的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别建立农村与城镇的时序数列模型,将贫困变动分解为由"经济增长引起的"和"收入分配引起的"两个部分,并进行绝对量、相时量比较以及动态的比较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长期弹性变化规律.文章分析得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效率"与"公平"的地位变动.以及收入分配在我国减贫工作中的关键地位,进而强调从对"量"的经济增长的追求转向"重"视质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十年以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被经济学界热烈地讨论。文章通过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虽然讨论还在继续,但学者们基本上一致地认为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不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经济增长能减少贫困,但初始的收入分配情况会影响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磊  张晨 《财贸经济》2018,(5):130-145
基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引入发展经济学的FGT贫困指数,分别从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三方面对西部地区贫困水平进行了测度分解.然后基于1999-2014年中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和经济增长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减缓农村贫困中呈现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当发展水平较低时,旅游业可以显著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但当旅游业发展水平依次跨越门槛值之后,上述贫困减缓效应则不再显著,并且还存在加剧农村贫困强度的潜在倾向.(2)当人均实际GDP低于第一门槛值时,旅游业并未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当人均实际GDP跨越门槛值之后,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和深度的边际效应呈相反变化;而当人均实际GDP处于门槛值8717元前后区制时,旅游业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3)以人均GDP增长率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旅游业减缓农村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具有正向非单调性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6.
张全红 《财贸研究》2021,32(11):27-36
从收入和多维两个角度来测算贫困能够综合揭示贫困程度和特征.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数据,测算了我国农村的收入贫困,并同多维贫困进行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对比,最后通过Logit模型分析了两种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从静态看,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60%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5%的收入贫困户;从动态转换看,2012-2014年间收入脱贫户中仅11%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劳动收入虽然对农户收入脱贫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对多维贫困及各指标的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沿黄经济带地区在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防范返贫和相对贫困治理仍然是重要研究议题.文章测度了2010-2019年河南省沿黄经济地区的贫困治理效率与规模,利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区域贫困治理效率与规模差异,并归纳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贫困治理效率高低交迭推进,在末期达到最高;贫困治理规模与城市经...  相似文献   

8.
《商》2015,(38):278-279
本文基于收入分布函数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一个衡量贫困程度和规模的指标"贫困深度",并给出了具体的测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贫困程度和贫困发生率,这能够为相关部门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住户调查年鉴》和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数据分阶段对农村反贫困绩效的推动因素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978-1985年,农村贫困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土地政策的内生性改革;1986-1993年,农村贫困率仍在迅速下降,经济增长因素起了主导作用,但边际收益在下降.尽管在1994-2000年,农村地区实施了开发式扶贫与社会救助“双轮驱动”的反贫困模式,但贫困率下降幅度不大,从贡献率来看,主要是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被分配因素的不合理带来的负向效应部分抵消.2001-2014年,农村贫困率有小幅上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因素对贫困的降低程度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扶贫瞄准机制所发挥的收入分配效应不高,导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要素的复合贡献率在下降.纵观农村三十多年的反贫困战略和路径,本文发现,经济增长因素是主导,随着贫困率和贫困缺口率的反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因素缓解贫困的贡献率将会上升.政府应从加大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尺度上来优化农村反贫困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寇璇  张楠  刘蓉 《财贸经济》2021,42(8):37-52
测算个税-转移支付体系在减少不平等中的效应及效率,从而保证财政工具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缓解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造了一种基于年龄调整的基尼系数测度同龄收入不均等,采用"匿名"与"非匿名"评价指标测度了个税、社保缴费和转移支付在再分配中的垂直效应、再排序效应和收入变动轨迹,并通过模拟最优分配方式测算支出效率及配置效率.结果 显示,基于年龄调整的基尼系数测算的收入不平等比基于传统基尼系数测算的收入不平等下降了2%;个税-转移支付体系整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达到4.9%左右,而2019年新个税的边际贡献率小于旧个税;转移支付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保证了相对贫困群体的向上流动;个税和转移支付的支出效率分别为71.27%和45.55%,配置效率分别为70.45%和46.84%.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同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保障初次分配公平,在设计再分配政策时注重完善个税综合税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分配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