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不断创新,以基础交易货币与融资币种交叉组合的本外币融资业务(以下简称交叉币种融资业务)的迅猛发展,既成为涉外企业重要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和避险套利工具,又有助于银行实现新的盈利增长。但同时,既定的价格差也给无贸易背景融资套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潜藏的风险需引起关注。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就交叉币种融资产品的发展特征、风险成因进行探讨,继而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云南省中行成功叙做省内首笔交叉币种外汇利率掉期业务。该笔交易是云南省中行辖内首笔跨币种组合衍生业务,不仅为客户带来了一定的收益,还带动了贸易融资量、国际结算量、金融市场交易业务交易量的同步增长。中国银行交叉币种外汇利率掉期  相似文献   

3.
文章描述了跨境人民币发展的现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提出了跨境人民币的发展源自套利交易的驱动,然后按照低买高卖,存高借低,硬资产软负债的原则将套利交易机制分解成三种模式:纯利差套利,纯汇差套利以及"汇率+利率"组合套利,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继而分析了套利交易四个方面的影响: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套利交易的风险;最后为商业银行的跨境人民币产品提出了业务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腾跃 《中国金融家》2014,(11):101-103
"点心美味可口,一旦爱上就欲罢不能",从"点心债"即离岸人民币债券,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再到人民币借款等等,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企业尝到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甜头"。"中化集团在推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资金管理一直是重要工作之一。但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出台之前,贸易结算、海外融资币种单一、汇率风险较大,境内外资金不能有效调剂,困扰着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套利行为十分活跃。从银行角度来看,诸多人民币跨境产品主要围绕套利而设计;从企业角度分析,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多由套利需求驱动。本文旨在探寻跨境人民币项下套利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用于套利的衍生产品和具体套利模式,进而分析该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启动以来,跨境人民币套利行为十分活跃.从银行角度来看,诸多人民币跨境产品主要围绕套利而设计;从企业角度分析,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多由套利需求驱动.本文旨在探寻跨境人民币项下套利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用于套利的衍生产品和具体套利模式,进而分析该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币种挂牌交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平台.本文以延边地区为例对开展小币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小币种业务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贺强 《国际金融》2014,(1):68-71
目前,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领域叙做了大量的无风险套利业务。通过无风险套利业务,客户套取了真金白银的“利”;商业银行也吸引了各路资金纷至沓来,实现了自身资产负债的快速扩张。从微观的企业客户或者商业银行角度看,无风险套利业务确实套到了利益,实现了银企双赢,表面上看也确实没有风险。但是,无风险套利到底套了谁的利?无风险套利的根源在哪里?商业银行大量叙做无风险套利,是否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期对我省商业银行和涉汇企业了解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为强烈,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趋于紧张,企业多采取海外代付类业务进行汇率套利,大量的境外融资资金等待调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外利率持续走低的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利用境内外利差、汇差,充分发挥境内外市场客户资源和资金价格优势,通过贸易融资和金融衍生产品组合,适时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表外无风险套利组合产品。表外融资加大了外汇资金净流入,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同时存在规避外汇监管和监管套利的现象,亟待规范。一、业务模式当前,表外融资组合产品主要包括进口代付、进口保付加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下半年,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美元越跌越急,就像扶不起的阿斗。一些央行为之失望,减持美元储备、保全资产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行为。然而数字显示全球美元储备的绝对额并未因此而下跌,其是否真的在减少仍存悬疑。答案还未得到证实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推动美元持续走低。有人预测随着市场行情的恶化,美元可能将从有序下跌变成失控性暴跌。美元走势是否将愈跌愈烈?亚洲金融市场能否承受住美元下跌、本币升值的压力?美元疲软是否正在向亚洲金融市场转移风险?然而对于投机者而言,有风险就有机会,在对美联储连续降息的预期和美元疲软不振的走势下,用美元融资进行套利不失为理想的选择,美元能否取代日元成为市场套利交易融资的新秀?日元凭借套利交易平仓,投资者转换融资货币币种的情况下,能否借助美元疲软扭转其长期下跌走势?2008年国际汇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一系列的悬疑等待求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贸易融资快速增长,其隐藏的套利行为及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套利行为更加复杂、专业,套利空间随之放大,本文就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套利行为特点机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进杰 《时代金融》2014,(7Z):41-41
随着贸易融资快速增长,其隐藏的套利行为及其风险也随之增大,套利行为更加复杂、专业,套利空间随之放大,本文就新型贸易融资产品的套利行为特点机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进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人民币汇率避险需求明显增加,银行也适时推出了部分新型贸易融资组合产品,有效地满足了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多样化财务运作的需求。然而,银行新型贸易融资产品在运作模式、市场需求、套利成本收益等多个方面都对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和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加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何通过币种构成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为通过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分析,结合资产组合理论,对影响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当前合理的储备币种结构应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并逐步使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自人民币跨境使用启动以来,有关套利活动的争议骤起.本文在对人民币跨境套利机制、渠道及其影响进行理论剖析的基础上,指出人民币跨境套利活动固有其弊,但同样存在着积极的正面制度效应.人民币跨境套利活动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加快开放作出了探索;强化了市场发现价格机制的作用,为加快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推动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扩大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应在加强监控的基础上,以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为突破口,带动相关改革加快步伐,减少市场套利的土壤,降低境外持币者的套利动机.  相似文献   

17.
黄楠 《中国外汇》2010,(15):44-45
“7.2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得到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汇率机制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显著,人民币汇率风险凸显。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国际贸易业务中对结算币种的选择。涉外企业管理者应当就此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策略。  相似文献   

18.
“7.2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得到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汇率机制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显著,人民币汇率风险凸显。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国际贸易业务中对结算币种的选择。涉外企业管理者应当就此制定出相应的财务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少卿  王大贤 《南方金融》2012,(1):69-71,23
在当前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部分企业采取各种形式利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进行套利,加剧了"热钱"流入,也制约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本文在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套利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可能存在的套利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境人民币业务自2009年7月正式开展以来,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目前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相关业务领域的开放和配套政策的出台,一系列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涌现市场,但多数创新业务的背后存在着套利交易的驱动。本文对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现状和套利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应从加快金融改革、改进监管模式和转变创新方向三个方面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