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华 《企业文化》2007,(5):13-15
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中国的现实问题。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权利经常受到侵害,法律应该扶助弱者、规范强者。时隔整整一年,《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6年12月24日再次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法律草案曾于2005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审议。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3月20日将一审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并征求意  相似文献   

2.
稳定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保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以说,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与老百姓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为了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让劳动合同法能够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3月20日全文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变化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更加注重提升劳动者的地位,更加强调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如何利用新劳动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草案)》自今年3月份正式出台以来,引起社会各界争议之多,超乎立法者的预想。个中原因,在于劳动合同同时涉及到雇佣双方的切身权益,而雇佣双方代表了社会经济的主要活动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合同法(草案)》作为规范劳动合同的基本大法,受到大家关注自然不足为奇。但这部法律草案受到企业代表的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外资企业提出该法如果正式通过将从中国撤资,却是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重要法律。《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作了较大的调整。它的颁布实施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和管理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自2006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群众通过网络、报刊、书信等多种形式积极提出意见。截至2006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各地群众意见191849件,是历届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多的一次。●总的看法多数群众认为,《草案》结构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都比较科学,是一部真正关心弱势群体,保护职工群众利益的法律;但有的认为,《草案》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分层情况,《草案》的具体规定倾向高层的劳动者,建议《草案》从“高标准”的思路向…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改变企业用工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将对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3月24日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后,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更引起了劳动者们的极大兴趣。人们对这部与民众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法律能为自己提供更完善的保护充满了期待。在这部法律中,引人关注的地方很多,其中关于劳动合同中对劳动者竞业禁止的规定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有必要详细加以研究,以更好地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不只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也是推动企业规范性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一部法律。笔者从五个方面就《劳动合同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去年3月2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新的修改稿再次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将立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充分体现了立法过程的民主性,也使得立法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为我们制定相对公平的、完善的劳动合同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大家都在讨论劳动合同法的公正性、合理性时,加强劳动执法部门执法力度、造就一支能够切实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劳动执法队伍,才更是社会所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