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上海今后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上海市科委副总工程师、副研究员戴晓波本刊第八期刊发了拙作“上海今后的经济增长机会在哪里”,为寻求答案,我们将深入探讨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究竟在哪里。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体制下,增长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一、过去上海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2.
上海经济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尤其是90年代,上海经济快速起飞,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已超过了4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即将加入WTO也为上海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上海经济持续繁荣和快速增长的格局需要我们冷静分析、把握和培育上海经济发展的潜力,针对上海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出正确的调整和选择。 本文试图从增长方式的角度对上海经济的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上海需要进一步地转换增长方式,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带动…  相似文献   

3.
一、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讲到底就是生产要素重新配富、组合的意思。生产要素,按广义讲,除土地、资金、劳动力、原材料之外,可能要把技术、信息、管理也加进去。1.对上海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些判断(1)上海已享先进入了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的发展阶段。1993年以来,上海的工业增长中,基本上重化工的增长速度都比轻纺快。按发展中国家的一般规律讲,经过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增长,到一定时候,将会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阶段。这个判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基本…  相似文献   

4.
“九五”时期,上海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启动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科技的大发展提供了契机。上海的科技计划管理职能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以科技大项目为抓手,加强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企业、科技与市场三个结合,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投资”三位一体的改革创新,这是上海在向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一、认清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增强加快科技进步的紧迫感1.从上海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来看,上海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时机已经到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上海经济增长开始…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上海市计委研究所郁鸿胜上海“九·五”时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此,摸清上海“八·五”时期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准确判断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6.
上海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阶段。这一轮经济发展不同于过去以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两个发展阶段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以知识和技术来驱动,其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民营高科技企业是上海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对推动上海新一轮  相似文献   

7.
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推进上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海市计委总经济师祝兆松上海市计委副处长肖林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目标粗放增长是指主要依靠要素增加的增长;集约增长是指主要依靠要素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增长。经济集约化增长方式突出地体现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8.
形势判断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长表明:上海经济正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今年上半年,本市GDP同比实际增长10.3%,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上海市GTP增幅自93年至98年连年下降,98年、99年分别为10.1%、10.2%,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明显呈向上的态势,本市已连续六个月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拐点已形成,估计今年全年各月的经济增长率都将保持在10%以上。这表明,今后一段时期里,上海经济将稳定在10%或以上的增长平台上,全年经济增长率约达10.5%或…  相似文献   

9.
一、推进集团化是上海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举措1.集团化是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的集中度必然提高,必然会出现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而且是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可以说是到时候了。上海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跨上一个新台阶,人均GDP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近3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上海“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有力保证;也是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上海迎接挑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创造经济领域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对促进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八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92年以来,全市GDP连续四年保持14%以上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同期3个百分点;1996年上海GDP增长率达到13%,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投入要素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上海经济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看,上海的发展己经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0,内外部竟争环境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由于人均GDP即将达到5000美元,人力、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下一步发展的潜力。上海经济增长己经不能完全依靠原有的驱动方式,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和寻找新的增长点。 一、上海经济增长驱动方式出现新变化 上海经济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举世  相似文献   

12.
结构重组推动了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海市计委经济研究所对策室主任王三谦经济发展过程不仅是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连续过程,总量与结构在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中为经济生活创造了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条件。上海要加快发展,就必须下决心促进产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就是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上海郊区未来15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至2010年,上海将进入人均GDP5000—10000美元增长阶段。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旨在研究处于上述增长阶段中的上海,经济增长将如何影响收入分配,政府应如何采取措施,控制收入分配分化的趋势,使之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997年全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也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经济走势和环境变化,对上海经济也形成不小的冲击,使得上海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思想准备比较充分,及时地顺势应变,做好周密的工作部署。总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3号文件的精神,确立新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李正德当前,辽宁的科技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时期。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需要研究探讨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这里,我想就农业科技与生...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上海市统计局蔡旭初一、1996年经济走势总体态势1996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是“稳定总量、适度微调、深化改革”,经济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有必要从中央这一政策取向的背景出发,来判断上海经济发展的总...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对于我们研究经济增长规律、协调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部门来说,与其把它看成是一种目标模式,还不如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政策的出发点也就是要从这过程中动态地进行研究。虽然增长方式转变在当前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同时还存在许多妨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有些因素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消除的。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这既取决于我们整个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更取决于我们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业要转变增长方式,这是提高产出效益、经营效果和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也是在新的阶段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农业如果不能在增长方式转变上有所作为,就无法担负起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农业转变增长方式,应根据本身的产业特性和所处的生产力阶段来进行操作选择,不应完全拘泥于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做法。在工作的指导上,应首先澄清四点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农村经济的阶段与增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经济增长阶段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整体上中国农村经济目前已处于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但在贫穷落后地区,农村经济还处于资源推动的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然要求经济发展采用多元化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