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贷资产化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从试点到发展的时间很短,有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完善。正是因为他的发展时间较短且没有健全的规范制度,使得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如何有效地辨识风险,寻找风险产生的因素,针对各类影响因素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对策,对保障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被证券化的资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型,一种是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资产,一种是金融机构的不良信贷资产,还有一种是企业收益专项资产。其中以不良资产本息偿还为现金流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类型,被认为是化解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增强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而得到众多商业银行的青睐。然而,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程序非常繁杂,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也就非常多,对其进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笔者就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展开论述,文章分别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起人、资产证券化的中心环节——SPV、信用评估机构、担保人以及受托管理人等五个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分别分析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的控制问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化已成了世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现代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从2005年12月起对银行业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试点,正经受着"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洗礼。本文介绍了我国大陆在资产证券化领域近12年的摸索、讨论和试点情况,并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金融体制建设的现实意义之后,提出了我国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及资产支持证券风险防范的6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盘珊珊 《商》2014,(2):161-162
目前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普遍集中于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以及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障碍和前景,对其风险分析方面理论文献较少。赵胜来、陈俊芳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定价研究》中总结了资产证券化普遍存在的四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信用风险、提前偿还风险和利率风险。与赵、陈不同的是,该文着重分析中国本土资产证券化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并增加了系统风险和证券化产品风险方面的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寻找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爆发了次级债危机并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次贷"曾给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究竟是这个金融工具本身出现了问题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了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其中的缘由,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商》2015,(10)
本文着重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本身固有的风险、发起人的道德风险、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投资者面临的提前偿付风险和产品结构过于复杂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这些风险的建议与措施,旨在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杨宽  王丹 《华商》2008,(10)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本金充足率,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并提高金融效率,对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单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基本机理的前提下,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现状,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闫雪晴 《上海商业》2023,(2):103-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凸显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性。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其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在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及机理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一金融工具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借贷人”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人”的职能,成为银行再造的新动向。本文将从风险与收益这一角度对资产证券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是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金融创新之一.这一金融工具的推出,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资金借贷人"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人"的职能,成为银行再造的新动向.本文将从风险与收益这一角度对资产证券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及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洪 《商业时代》2007,(2):75-77
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衍生证券技术与金融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创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当今金融市场的主流趋势,即资产证券化。2005年,资产证券化正式进入我国金融圈,最初的目的是处置银行的不良贷款。在资产被证券化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多方主体之间会签订各种金融合约,这就注定了银行证券化资产存在很高的风险,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各种潜在性风险很有可能转变为现实问题,使得与之相关的主体利益受到侵害与损失。本文集中于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就具体风险问题进行阐述,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问题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向前发展,商业银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的驱逐下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存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便利店"。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商业银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也发现了商业银行在现如今出现了金融风险,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被人们熟知并且这也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本文主要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了解探究,分析出商业银行所存在的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找出风险的种类与成因,并且在原因中分析出风险的解决方法,从而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操作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抵押债券以外的非抵押资产的证券化领域,它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是当今国外普遍使用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王开国博士在《资产证券化》一书中将其定义为: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原始权益人(卖方)将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入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进行资产转化的公司成为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Originator),发起人把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分  相似文献   

15.
刘娅 《消费导刊》2014,(7):13-14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规模也不断壮大,然而资产证券化也是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线。此文以会计的视角,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信息披露以及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的影响,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任立军 《商》2013,(9Z):128-128
作为现代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资产证券化将商业银行所发放的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变为可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研究表明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能降低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以其融资结构的创新和资本利用率高的特点,成为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我国的资本环境也适时引入了资产证券化,并已进行了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尝试。而风险隔离机制是资产证券化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环境出发,探讨资产证券化以及风险隔离机制的有关问题,主要从SPV的独立、SPV的设立方式以及资产转移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风险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PPP项目的投资热情不断升温,PPP资产证券化能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安排,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3~5年后或迎来爆发期。文章简要分析了PPP资产证券化面对的部分风险。  相似文献   

20.
孙菲 《中国商论》2021,(8):75-77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中央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属于国家提出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盘活存量房源、解决不同需求居民住房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住有所居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是盘活住房租赁存量资产、降低住房租赁企业杠杆率、优化运营模式的重要方式;同时作为标准化类资产,可满足资产管理产品多元化的投资需求,也有助于银行参与多层次的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拓展租赁住房领域客户合作广度和深度。目前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发行量较少、不同模式及产品间差异较大,在资产选择、交易结构设计、风控方案等安排上均有待成熟完善。本文对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状、产品模式、交易结构、主要风险点及风控要点,助力商业银行住房租赁支持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