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沟脑钼多金属矿区位于燕辽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基于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中AS25综合异常的勘查,研究区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钻探等勘查工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深入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南沟脑钼矿成矿类型为热液脉型矿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文基于研究区成矿一手资料,总结了找矿标志与成矿规律,并指出找矿方向:继续在花岗斑岩体(γπ_(52))周边区域找寻热液脉型矿体;花岗斑岩体(γπ_(52))富集钼成矿元素,不应排除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是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关键资源,目前矿产资源的紧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找矿困难造成的。据此本文主要从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目前深部找矿中面临的现实环境出发,结合浅表找矿与深部找矿之间的差异性,探讨了深部找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化学过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化学元素的迁移、集中和分散,地球及各地圈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共生组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勘查地球化学一般有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本文主要是论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金矿成矿机制多样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利用灰色多维预测有关原理,分析了区域地质地球化学扫面找矿和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两种新对策,并用实例展示了它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打开寻找贵州东部铜矿的新局面,本文通过对热液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在贵州东部寻找铜矿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作者在前人地质找矿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所做工作及自己对该区铜矿的认识,认为在黔东南一带还存在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现代找矿理论的发展向着理性综合、高度抽象和涵盖面广的方向大大地迈进着。"找矿模式"的建立和逐渐引人注目!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建立成功的找矿模式,离不开科学的和社会的条件。找矿模式的研究和运用也将极大地丰富现代找矿理论以及有效地指导找矿实践。因此,建立找矿模式不仅在地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哲学上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7.
张家营银金矿位于张北县东北部,地处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康保—围场深断裂与尚义—隆化深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配置齐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与张北蔡家营铅锌银典型矿床具有相似性。论文以张北县张家营银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物化探特征、矿体赋存及品位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控矿地质条件;通过与蔡家营铅锌银矿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问题,进而对其找矿前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的地质找矿工作越来越多地表明,不断扩展新的地质找矿思维,将是决定地质找矿成败的关键。当代地质找矿思维的主要特征:①实践是地质找矿思维的基础;②要全方位地进行地质找矿思维;③地质找矿思维的系统性;④在地质找矿思维中要重视定量分析;⑤多元地质找矿思维;⑥地质找矿思维的预测性;⑦创造性地进行地质找矿思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海相沉积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在贵州西部寻找钼镍矿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作者在前人地质找矿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所做工作及自己对水东钼镍矿的认识,认为在贵州西部纳雍一带还存在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1、介绍该书作者朱训多年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运用当代地质科学的新成就,结合自已丰富的地质实践,总结出完整的地质勘查中的理论思维,建立起系统的理论概念和新学科体系;2、介绍作者在建立系统理论概念和体系的过程和历史回顾;3、介绍了专著发表后学术理论界的评价和反响;特别是简述了地学界为主体的“找矿哲学专题研讨会”以及从以首都理论界为主体的“专题座谈会”的概况;4、扼要地略述了《概论》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华尖金矿矿床特征成因及找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华尖金矿的一床地质特征。通过对矿体特征、矿化类型、矿石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金的赋存状态、富集规律、围岩蚀变等的研究,认为华关金矿是在富金的太古界斜长角门岩中,通过燕山早期的重熔岩浆作用使金富集定位成矿的,据此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广西龙围矿区铅锌矿位于广西上林县明亮镇西北方向,区内探明铅锌矿资源储量目前已达到中型规模,区内含矿地层为泥盆系下统郁江莲花山组,大明山复背斜及F 1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共圈定2个铅锌矿体。区内地层岩性为铅锌矿体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燕山期花岗岩为铅锌矿体成矿母岩,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热液活动;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及次级裂隙发育,为铅锌矿体导岩、导矿及容矿构造,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赋矿空间。区内赋矿地层单一、断裂构造控矿、成矿物质来源广泛、成矿作用复杂,矿床属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岩浆岩及地层围岩,成矿阶段分为沉积阶段和含矿热液叠加改造阶段,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3.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查明矿床的赋存特征及与矿山开发有关的地质问题,在为矿山生产提供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保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由于不同矿床以及同一矿床不同矿段矿石的赋存特征、工艺特征等不同,又存在不同的环境地质等问题,往往造成很多不同的实际问题,给矿山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一些矿山近几年所暴露出的一些实际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期推动矿山地质综合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述地质找矿理论方法发展的同时,指出了传统找矿方法的局限性。随着找矿预测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普查找矿互作的深入开展,找矿系统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笔者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透视当前预测找矿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目前应研究的课题和任务。一是进行各种找矿方法信息第二次开发利用和不同找矿环节信息转换问题的研究;二是进行预测找矿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能控性的研究;三是进行现有各种找矿方法、信息系统整体性的研究;四是进行找矿预测模型和普查找矿准则的研究。地质找矿理论方法趋于整体化,找矿技术、信息的应用趋于综合化,信息第二次开发与找矿靶区预测趋于立体化是客观要求和必然。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中部狼山—渣尔泰山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典型的多金属成矿系列。本文运用综合信息成矿控矿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该成矿系列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引进了适合多矿种成矿系列找矿靶区定量预测的数学模型—多维加权特征分析,指出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祁雨沟地区爆发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系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ⅥA—4课题,由河北地质学院具体负责,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及主攻方向是:“调查研究工作区内爆发角砾岩及其含矿性,深入研究爆发角砾岩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总结该类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探索并恰当评价工作区内矿床的成矿远景,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7.
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边缘三级构造单元拗皱带内,属羌笛—扬子地层大区(Ⅲ)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Ⅲ1)大巴山分区(Ⅲ12)之紫阳—平利地层小区(Ⅲ11-2)。通过对石门湾铅锌矿床的详查,简明介绍了勘查区的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并圈定出6条铅锌矿(化)体且明确了矿体展布特征。在对矿床中主要矿体中矿石进行多项化学分析,不同矿段矿石基本分析,光谱半定量全分析等的基础上,认为矿石质量较优,矿石类型以硫化物矿石为主。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并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后期改造层控类型,成矿温度属中低温。认为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为矿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中北部是萤石矿的重要产出地,潜力巨大,但该地区属于偏远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低,制约了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充分分析李瑛萤石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基础上,选取ASTER卫星遥感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铁染羟基、碳酸盐化和硅酸盐化蚀变信息;利用Landsat 5和高分2号遥感数据,借助DEM地形渲染技术,结合地质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目视解译了容矿和控矿构造。最后,综合蚀变异常、线性构造等信息,圈定了3个成矿远景区。结果显示:围岩中的铁染羟基、碳酸盐化和硅酸盐化蚀变的异常信息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同时NW向张性断裂是控矿构造,且蚀变异常信息与控矿构造密集区套合良好。据此,建立了该区的萤石矿遥感找矿方法,可依据此方法对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进行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锡盟南部与冀西北地区,中生代以前的地质历史发展结果,包括大地构造背景、基本构造格架、构造运动发展过程、古老变质岩系分布、矿化作用等方面有极大的不同。燕山运动使这两个地区有了许多显著的共同点,如构造形迹、构造形式、形成建造、热液活动及成矿时代等方面。本文指出,通过加强构造地质、燕山期岩浆活动、蚀变与矿化等方面的研究,在锡盟南部地区找到与冀西北地区同类型的金及多金属矿床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大学陈光远教授以及邵伟、孙岱生同志主编的《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于1989年3月出版、发行。这是继1987年由陈光远教授等编著的《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之后,又一部,也是国内外第一部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著。金书除绪论外共分十一章,约60万字。各章图表整全,并附有精制矿石显微照片40幅。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与地质找矿实践有极为密切关系。在国内外这一新学科已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就。在多年来野外和室内工作中,本书著者们将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全面应用于胶东金矿的理论研究与找矿工作,实践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