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买壳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提炼,形成了一个基于动态讨价还价博弈的"壳公司"定价模型,并由此得出买壳上市实质上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而双方得益权重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证券市场表现低迷,也为善于把握机会的民营企业提供了绝佳机遇。一些优秀国内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相对低潮的有利契机,运用娴熟的理财技术开展资本运作,成为资本市场一支日益显现的活跃力量。据统计,只浙江省就共有17家企业通过买壳上市,其中横店集团、浙江美都、莱茵达集团、伟星集团、杉杉集团、华立集团、精功集团等民企购并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地位,而万向集团、华立集团、金义集团、吉利集团等则在美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等证券市场成功实现买壳上市。为数众多的优秀民营企业备受全国瞩目,它们当中也有一些在近几年竞相进入了资本市场。可见,在国内外买壳上市,这已成为民企上市的主渠道,也是最为便捷的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找出影响买壳上市企业绩效变化的因素,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试图根据DEA的方法建立绩效评价模型,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从而对买壳上市前后的绩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许磊 《商业研究》2000,(1):152-153
由于国家对新股发行采取“额度管理、限极家数”政策,一些优势企业一时无法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或享受上市公司优惠政策,于是“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新上市公司通过“买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从而绝对地或相对地控制一家已上市的股份公司。买壳上市能够从总体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改善上市公司的形象,印证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上由于有些公司不符合证券交易所的严格条件,或者有符合条件却不愿意将自己的经营活动暴露在公众和竞争对手面前,于是为买壳上市提供了存在的环境。文章主要从买壳方的角度出发,把买壳上市作为一种多层次的兼并收购和利益追求行为,探索合适并具有操作性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徐超 《计划与市场》1998,(12):19-20
企业买壳上市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证券市场典型的买壳上市共发生25家.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按照国家法规和股票上市交易规则,通过协议方式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取得控股权后,对该上市公司的人员、资产、业务等进行重组,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与业务,实现自身资产与业务的间接上市.一个典型的买壳上市由两个交易组成:一是买壳交易,即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绝对或相对地控制该上市股  相似文献   

6.
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突出的问题,但国民经济中企业的分量也越来越重。部分共企业纷纷都以买壳借壳的方式打入资本市场,采用的方式可以获得"双赢"的结果,但是引起的问题也会很多。企业买壳上市面临着多重风险,如在融资上、价值评估上、财务上等风险,若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实质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文章简单分析了企业买壳上市及存在的风险,以及应对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白丁  王贺 《商场现代化》2008,(6):189-189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想通过买壳上市的手段来避开公司重组上市的烦琐程序,从而来达到在社会上广泛筹募资金的目地。然而企业买壳上市并非都能成功,有些企业花了不少成本,却未能买壳成功;有的企业即使买壳成功但是收益不大。因此买壳上市前一定认真研究企业的买壳成本、壳价格的合理性及预测买壳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8.
苏苑萍 《现代商业》2014,(3):144-145
买壳上市就是通过向一个已经在联交所上市的目标公司注入新的资产或业务,从而获得该上市公司的权益并使自己的业务上市。本文首先概述了并购与买壳上市的含义,分析了企业IPO与买壳上市的对比意义,详细论述了企业香港买壳上市并购的价值,并提出了相关要求与注意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上买壳上市的案例很多,大多数采取的都是股权转让的形式。但是收购方通过股权转让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后,其资产无法直接进入上市公司。本文介绍的一个买壳上市案例,采取的是股权转让加整体资产置换的方式,收购方在取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后资产也相应地进入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0.
在买壳上市的两个交易中,"壳"公司价格和优质资产转让价格的确定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也是非常关键的两个问题。本文要探讨的是买壳过程中"壳"公司的估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壳公司的估价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沪深证券市场及中小企业版上市的民营企业有200家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通过直接改制上市,三分之二是通过借壳买壳上市,而且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无数实践说明,民营企业上市有利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改变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大量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民营企业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必然有利于民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借助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并有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无论从健全中国股市本身而言,还是从发展经济的层面来看,都需要积极推动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12.
《商》2015,(13):169-1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发展,证券市场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中大批具有经济及资本优势的企业进入证券市场在提升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但是,具体来看,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市场经济中上市企业在证券市场中的发展,也有利于证券投资者实现风险最小化,本文从证券市场发展现状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风险,并基于风险问题探讨市场风险补偿机制,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企业及证券投资者风险最小化提供相应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春杰  王蕾 《北方经贸》2005,(1):105-106,109
买壳上市作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资本市场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也是企业进行资本扩张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自 1998年以后 ,买壳上市开始活跃 ,且近年来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研究买壳上市的实质、方式、程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对企业买壳上市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民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很多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是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受到政府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其中有很多民营企业不能正常上市,从而在逐渐融入证券市场的过程中获得更好地发展。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具体情况,对其绩效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上市之德国证券市场股票上市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力军 《财贸研究》2006,(6):125-129
中国企业在海外证券市场的上市不仅能够拓宽融资渠道,而且促进了这些企业按照国际市场规则进行经营,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但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点,涉及上市地法律环境、上市公司自身资质等多种因素。因此,中国企业对海外上市地点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上市的成功基础、上市成本以及维持挂牌的后期资金和技术成本等,尽量降低发行风险和成本,以期最大可能地取得海外融资成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海外买壳上市,其实是在变相规避国家政策管制.海外买壳上市除了种种误区和陷阱外.还存在政策上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作为上市公司,它必须遵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一般性要求;其次,作为商业银行,它还必须接受央行等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按一些特定的行业要求进行披露。故而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呈现出一种双重约束的格局,其披露产物是多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行业高风险性和公共性的特征,决定了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重点不仅包括一般上市公司常见的披露重点,而且特别关注一些风险因素。常见的商业银行风险包括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运作风险,而贷款和表外业务这两项业务又是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由于直接上市耗费时间较长,很多企业选择借壳上市,因此买壳与卖壳频现于企业的并购重组中。本文将主要针对万好万家的并购重组活动,从多角度对其"买壳"和"卖壳"过程进行分析,探究其并购重组的动机、各利益主体得失及资产重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整体上市"作为近期证券市场上的一项创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研究有关公司发出的已经实现整体上市或计划整体上市的有关公告,以及这些公司的财务和治理结构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整体上市的可行性,指出要实现整体上市的基本要求。通过回归分析、事项研究等方法对资产质量,股权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了资产质量和股权结构是整体上市的两道关口。  相似文献   

20.
两轮境外上市潮 中国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上上市,曾经历两次潮起潮落。 第一次始于1992年,国内各部委及各省的窗口公司,纷纷通过买壳的方式在香港上市。香港及国际投资者认为,投资这些具有中资背景的上市公司,他们可以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成果。这一次红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