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4,(14):23-24
6月30日美联储利率调控呈现4年来首次上升,按照市场预期加息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1.25%,整个金融市场显得平稳。美元利率未来将有利于扶持美国财政政策,推进外资流入,对美国资本市场具有积极作用。而联想5月4日美联储例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笔者当初认为具有50%上调25个基本点的判断,受到难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加息、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决定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由1%提高25个基点,至1.25%。这是美联储自2000年5月以来第一次调高利率。截止到2004年12月份,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联邦基金利率达2%。考虑到美联储在2004年下半年的加息举措是在美国经济从强劲增长到有所回落之际发生的,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美联储加息的用意在于吸引国际资本向美国回流,而不是维持美元汇率,美元步入加息周期,将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政策构成压力。一美联储加息的经验公式和历史周期第一,从联邦基金利率的经验决定公式观察联储加息。在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安排下,美元作为最…  相似文献   

3.
一 2004~2006年美联储货币紧缩周期的若干特征在通货膨胀明显上升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膨胀引起对经济过热的忧虑及超低利率负面影响增大等因素迫使下,美联储于2004年6月30日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25%,到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已以相同幅度连续13次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4.25%,升息总幅度达325个基点,持续时间已达18个月,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达到2001年5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是格林斯潘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目前的1.75%提高0.25个百分点至2%,这是美联储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四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高管也表示,加息步伐不会停止。市场普遍预测,今年12月与明年1月,美元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两次加息。那么,此次利率微调,究竟会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带来多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5.
6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1.25%水平。这是美联储四年来经过多次降息之后的首次加息。消息传出之后立刻在国内引起反响,央行是否应该“跟进”加息,何时加息?  相似文献   

6.
陈怡璇 《上海国资》2016,(4):101-103
按照耶伦一贯的主张,为了提振就业和通胀率,加息可能未到最合适的时机自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在近10年来首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在随后的几周里,信心十足的美联储官员告诉市场,预计2016年还有四次加息。现在看来,这种导向明显太过乐观了。经济学家已经下调了增长预期。2016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FOMC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用行动证实了这一预期。原本预计于3月加息的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25%至0.5%水平不变。这一猝不及防的鸽派决议,直接造成隔夜非美货币普遍强势上涨,也使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中国政府鉴于经济发展速度居高不下,开始全面性地紧缩,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辉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连续降低利率之后,今年6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由1%提高到1.25%。8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宣布将基准利率再度上调25个基本点至4.75%,从而恢复到2001年9月的水平。为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自去年11月起,英格兰银行开始采取渐进式加息的货币政策,到今年6月已经4次加息。澳大利亚在今年8月9日公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由于通胀加速,央行将不得不提高利率。  相似文献   

8.
【台湾《全球观察》7月8日】在7月3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欧洲央行宣布将主导利率上调25个基点,从4.00%上调至4.25%。这是自2007年6月份将主导利率从3.75%上调至4.00%以来,欧洲央行首次加息。自2005年12月以来,欧洲央行已将主导利率累计上调了225个基点,从2.00%提高至4.25%。当前4.25%的主导利率,达到了2001年3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6月30日,美联储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由原来的1%提高到1.25%。中国经济界争论了半年的加息呼声又起。尤其是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5%,创7年来最高,达到人们公认的加息警戒线。一些经济学家力主立即加息。为了控制投资过热和物价上涨,今年中国央行采取了多项货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集中关注焦点在于美联储加息节奏,原来市场较为一致预期的9月20日美联储例会加息,逐渐分化为美联储将会暂时停止加息,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近期美国飓风冲击。此次飓风导致的美国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历史罕见的,进而金融市场已经出现美元普遍下跌趋势,其中与历史自然灾害和经济周期不同的是石油价格的暴涨,进而导致飓风给予美国经济双面打击。国际石油价格跃上70美元,使得美国石油金融战略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11.
自6月份欧洲央行将利率增加到2.75%后,全球廉价资金的时代已接近尾声:加拿大央行已经连续6次加息,美联储更是宣布自去年以来的第17次加息,其利率已经上升至5.25%.  相似文献   

12.
3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3.75%,这一决定已在市场的预期之中。另外,昨日英国央行宣布,其货币政策理事会决定维持基准利率5.25%不变。欧元加息的消息公布后,外汇市场上欧元汇率表现平淡,截至北京时间3月7日晚21点,欧元兑美元微跌至1.3146。这是欧洲央行自2005年12月份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7次上调利率25个基点,本轮加息启动前的利率水平是2%。对于欧洲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动向,此前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55家金融机构中有34家金融机构预计,欧洲央行今年第二季度会将利率升至4.00%,有5家预计到今年年底欧洲央行政策利率将升至4.25%或以上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刺激下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但美联储自2004年6月开始的17次加息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际市场的风云人物——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离任,伯南克接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4位美联储主席。此时,恰值美国经济调整关键时期,其核心点在于人们对美元利率前景的关注与争论。市场更为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延续性,最直接的关注则在于美联储对利率政策的把握。从目前趋势看美联储延续加息政策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5.
唐震斌 《新财经》2006,(7):114-114
美联储在5月10日例会上宣布继续加息25个基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暂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以评估连续16次加息后的效果,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货币政策的方向。然而,最近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加大,美联储在下一次例会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左小蕾 《新财经》2006,(10):25-25
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微小的降温信号都会引起全世界关注美联储8月8日的例会没有再次提升利率,不论是所谓加息周期的结束还是暂停加息,都明确揭示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心,不确定性大大上升。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近的一些变化是否是美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拐点?美国  相似文献   

17.
舒鑫 《新疆财经》2022,(3):16-29
2014年末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入加息周期,诱发全球资本回流,而我国正值金融风险集聚、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阶段,国内经济更易受国外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本文运用基于DAG-SVAR的溢出指数建模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3月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溢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息周期下联邦基金利率上升通过汇率渠道和投资者情绪渠道加大了中美股市波动溢出强度,但这种正向激励效应并非长期存在。(2)美元第二次加息后,激励效应由正转负出现了拐点。(3)我国提高长端利率水平会加剧资本市场波动溢出,金融强监管政策不利于我国经济抵御外部新信息冲击。为更好应对美联储加息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影响,央行等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性,加强内部优化,向市场提供充裕的流动性;同时,投资者也应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风险的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在一国宏观金融调控中,对基础货币和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的调控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日益明显,中央银行对其的控制办与影响力逐渐减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在其货币政策操作中,更加重视利率的作用,而将其准利率作为调控的直接目标。以美国为例:为应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扩散,美联储在1998年9月29日到11月17日,连续三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从5.5%调低至4.75%,有效地防止了美国股市的暴跃。而在1999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速过猛、股市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于6月30日至11月16日,又连续三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回调到5.5%,进入2000年后,美联储又两次调高联邦基金利率至6%,有效地防止了通货膨胀。但今年,为了保证美国经济在新世纪开始有较好的增长,防止经济衰退,于1月又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0.5个百分点,从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实践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利率政策使用之频繁,其已成为货币政策调控中最主要的工具,在我国,虽然利率还未市场化,政府调控利率不是通过某一基准利率的变化,影响相关为主体的利益以实现其政策意图的,但无论其采取何种方式,1996年至今的7次大幅度的往复上率调整,已经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利率的重要。然而,利率这一调控的政策效应,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国内大多学者是从我国行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中分析其政策效应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我国利率结构存在的问题中探析近几年利率政策效应不佳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4月底始,加息的讨论就伴随着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焦点。5月份的各项统计数据公布后,主张通过加息来配合宏观调控的论点曾一度占据上风。随后央行公开表示短期内不会加息,暂时平息了讨论。北京时间7月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其例会之后宣布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基于美联储的  相似文献   

20.
在近一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外币存款贷款利率终于在美元利率提高的压力下,开始上调。据报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行从 5月 29日起上调境内美元、英镑、欧元、港币四种外币的存、贷款利率以及加拿大元、瑞士法郎的存款利率。其他中资金融机构的上述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也同时上调。 为何提高外币利率   据悉,这次上调境内主要外币利率,主要是针对今年美国、欧洲中央银行连续加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持续升高的情况,为协调境内外币利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而采取的措施。   此次上调境内主要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