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思想解放、体制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20多年,从经济体制上看,改革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所有制改革看,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从政府管理经济的睦,也是从政府垄断社会资源、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到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对 管理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申请人甘肃金耀陇投资公司,被申请人白银市政府,第三人白银市国土局、白银市鸿祥投资经营公司。2006年12月23日,市国土局(甲方)与金耀陇投资公司(乙方)签定了《白银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134万平方米土地出让给金耀陇投资公司,并约定该项目经批准后,乙方若在半年内未开工建设,不按期投资,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的,甲方将追究乙方违约责任,并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5.
6.
行政收费作为行政管理领域的一种行政职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而目前我国的行政收费局面不容乐观,呈现行政收费项目多、行政收费范围广、行政管理混乱的状况。本文主要从制定行政收费法律规范,探讨我国行政收费规范化管理以及完善行政收费监督体系的道路,以期实现我国的行政收费活动的民主、公正,从而实现我国行政收费法治化。 相似文献
7.
2007年我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委、省政府的经济工作方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财政收支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明显增多,在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案件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如何看待行政不作为的后果及危害性、如何有效遏制及惩治行政不作为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正确掌握是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10.
日前,西宁市行政机关压缩出来的十辆公车首次在西宁市公物拍卖中心的拍卖现场亮相。 西宁市公物拍卖中心受西宁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委托,对市属行政机关十辆压缩车辆进行公开拍卖。这是西宁市政府为减少全市行政机关经费开支,改变工作作风,加强反腐 相似文献
11.
推行阳光收入,实行阳光工资,统一行政机关福利,能够调动更多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上层建筑更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推行阳光收入,实行阳光工资,统一行政机关福利,能够调动更多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加快 政府职能转变,使上层建筑更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及时制止各种乱收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我市“清费、治乱、减负”工作经过多年来一系列整治措施的落实,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乱收费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形式,手段更加隐蔽、查处难度增大,规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行政事业性服务与收费的界定进行了分析,并对港口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港口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行政收费是行政主体对特定对象实施特定管理,提供特定服务,强制收取费用的行政行为。由于行政部门自身利益的驱动,常常导致收费的混乱,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法学的视角观之,行政收费的相关立法滞后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实体上都不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WTO规则的内在要求,必须规范行政行为,把行政收费纳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17.
为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浙江省政府最近发出通知,取消或暂停、减免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的收入和所需工作经费由各地、各部门自行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机关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财务行为,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经济犯罪现象的发生,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有效的运行,而且还可以维护政府机关单位良好的公共形象。文章通过行政机关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力加强行政机关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等两方面对行政机关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行政机关进行经济担保的法律责任雷中选借贷合同是借款人与贷款人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而签订的合同。贷款方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日期将款兑付给借款方,即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基本义务,他只有在合同规定的到期日,才有行使收回本息的权利。而借款方则是合同一生效就享受到... 相似文献